荷兰不只有梵高当大部分人对荷兰的印象还停留在风车、郁金香、阿姆斯特丹的时候,本期特约小编都已经在荷兰的绘画艺术中沉醉不已啦。如果你知道的荷兰画家只有梵高(哎?不知道==),那现在就赶紧让小编带你了(zhuang)解(bi)带你飞吧!油画的发明者扬·凡·艾克被人们称为“油画的发明者”,当然不是因为他发明了油画,而是他用掺有稀释油的调料液来代替蛋黄调和颜色,使得画面更精细透亮。要知道,在他之前的整个中世纪,画家们都采用蛋黄做调和剂,作画难度和成品效果可想而知。扬·凡·艾克的改进就如同乔布斯发明了iPhone一样,惊呆了他的小伙伴们。伦勃朗这个名字,在绘画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有名到什么程度?西方绘画史上有三幅名作中的名作,分别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维拉斯奎兹的《宫娥》,以及……伦勃朗的《夜巡》。伦勃朗是一个天才。他14岁进入莱顿大学,在17世纪30年代就成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画家,那时他才20出头。当时的荷兰正处于“黄金时代”,被誉为“海上马车夫”,它的艺术、科技、贸易受到全世界的赞誉。然而这个时代的全部的重要的画家(你没有看错),都是伦勃朗的徒弟(你真的没有看错)。《杜尔博士的解剖课》学生们一个个表情专注、目不转睛老师则气定神闲、娓娓道来手部还有特写伦勃朗自创的光影效果和富有戏剧性的画面捕捉使他广受好评。当时还流行团体肖像画,俗称团体照。一般团体照都是排排站每人露个头那种,伦勃朗却把构图法融入进去,使画面极富张力,一下子让团体照升级为艺术照。《杜尔博士的解剖课》一经面世即引起轰动,于是伦勃朗再接再厉,创作了《夜巡》。《夜巡》关于《夜巡》,有一件事必须要提,其实夜巡画的场景原本是白天,可是它被民兵们带回去之后,因为太大无法挂在门厅里面,民兵们就自行把周遍裁掉,使得整幅画丧失了原有的平衡。而挂这幅画的大厅是烧泥炭明火取暖的,泥炭的灰在画上落了厚厚一层煤灰,使得整幅画色彩变得黯淡。荷兰还出了一个伟大的画家,他也是个天才,他的名字叫做——维米尔。维米尔与作品高产的伦勃朗恰恰相反,他的传世作品只有35件!这并不是因为他太懒,而是因为维米尔是个完美主义者……维米尔一生不得志,直到死后年才被评论家发现,是个被遗忘的大师。他这一辈子从未踏出过故乡戴尔福特一步,和妻儿隐居在城郊的一座别墅里,画中的人物也多为家中女仆、妻儿和登门拜访的朋友,简直就是宅男的典范。《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她眼波流转,双唇微张似有话要说却不知何故没说出口耳垂上的珍珠耳环圆润饱满更衬托出少女的柔美《代尔夫特》维米尔最出名之处在于他对观众视觉的把控,他非常喜欢通过画面上的细节来操纵观众的视线,比如上面这幅《代尔夫特》。这幅画中一共画了15个人,这些人藏得很深,其作用就是引导观众的视线。水面近看并无任何特殊之处,但远看或者用余光看就给人以波光粼粼的感觉。这一切都是维米尔精心安排的,其目的就是烘托小镇宁静祥和的气氛!《小街》上面这幅《小街》中画面的右下角,墙上有一个不知为什么被打开到如此地步的红色窗门。你不要以为这是哪个强迫症患者一定要让窗门贴着墙,这又是维米尔安排的。因为眼睛会不由自主地被鲜艳的色彩吸引,所以红色的窗门阻断了观众的视线,使其能折回去继续流连在画面上。如果大家对绘画有了那么一点点兴趣,可以借阅顾爷的《小顾聊绘画》,个人觉得这是最有意思的启蒙书了。
不要问主页君这期话题为什么这么文!艺!
本来就是由你们决定的叻~
不要吝啬好主意
下期想看什么也快点告诉我吧!
文案:马含露排版:陈莺莺
北京专治男性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名医亲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bfbzz/9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