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知名母婴育儿领域媒体“超级育儿师”(ID:supernanny-ipcn),作者:陪宝宝写日记。
前几天看到一个图片,一个孩子把自己玩的奥特曼玩具整整齐齐地摆成一排,大概有几十个之多,看起来极其壮观。下面很多网友纷纷留言表示感同身受,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种孩子”。
我家孩子也有一样的“怪癖”,奥特曼、小汽车、喜欢的超级飞侠……但凡是能形成一个系列的玩具,玩完之后必定是要整齐地排成一排,最主要的是不让人动,一打乱顺序就开始又哭又闹。
有时候我收拾屋子把他的毛绒玩具弄乱了他就开始不乐意,非让我按原来摆放的颜色和形状重新摆放好才行。
不光如此,有人来家里敲门非得他亲自去开,别人开了就又哭又闹,非得把门关上再开一次才可以;早上送他上幼儿园,出门之前非要把鞋柜里的鞋一双双配对好,摆得整整齐齐。我站门口等得不耐烦了,想要帮助他或者跟他说晚上回来再摆都不行。
相信很多妈妈都曾经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我家孩子这样的行为,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太固执”,喜欢“没事找事”,于是就开始不断批评孩子,认为孩子太任性,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
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在某个阶段是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他的秩序敏感期到了。
1、什么是秩序敏感期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夫妇学年带着他们未满三岁的宝宝外出旅行,有一次来到一个城市,旅馆里没有婴儿床,他们就把宝宝放在大床上跟自己一起睡,可是这时宝宝就开始大哭不止,后来竟然开始出现抽搐现象,全身乏力,父母只好赶紧请了医生,而与医生同来的还有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看了看孩子,又问了一下情况,便将两个成人的枕头摆成一个小床的样子,在两个枕头中间留聘个空隙,上面铺上了一层床单。这些工作做完之后,把孩子放在两个枕头中间,原本大哭的孩子竟然马上停止了哭泣,过了不久就安静地睡着了。至此,孩子的病奇迹般地好了,父母这时才明白,原来孩子是因为失去了他熟悉的婴儿床而哭闹不止的。
蒙台梭利在该书中提到,孩子0~4岁这一时期是对秩序最敏感的时期,因为他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儿童把他自己出生时所在的环境固定为自己的秩序形式,这种形式其实就是他对秩序的需要和认识。一旦这个秩序被打乱,孩子就会哭闹不止乃至生病。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具有内部和外部两重秩序感,内部秩序感能让幼儿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与它们所处的相对位置,外部秩序感则是指幼儿感知、理解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与关系。
一般来说,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分为三个阶段,呈螺旋式上升:
首先是幼儿会因为秩序被破坏而大声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则会平静下来;
其次是开始自我意识萌芽状态,会为了维护秩序而进行反抗;
最后就是为了维护秩序而固执地再来一次,就如同开头说的非得自己开门,否则就要把门关上自己重新开一样。
而1-3岁的孩子,向内的秩序感逐渐转向为向外的秩序感,他会有强烈地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对物品的摆放位置、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物品的所有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果自己的要求遭到破坏则会感到难过、不安甚至焦虑,继而出现非常极端的反应。
由于这一时期的孩子为了维护自己对秩序的强烈要求,会显得难以变通甚至不可理喻,所以这一时期也可以称为执拗敏感期。
过了执拗敏感期之后,3-4岁孩子就会出现追求秩序完美的着急期,可称之为完美敏感期。这时,孩子对秩序的敏感会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不管在任何地方,我要遵守规则,你也要遵守规则,大家都遵守规则,并且逐渐从服从规则转化为把生活常规内化的状态。
2、秩序敏感期对孩子的重要性日本有位叫羽生善治的将棋天才,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比赛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会把自己的行李散放在宾馆里面,然后把宾馆房间摆放成自己熟悉的样子,这样就会让他心情非常轻松,以更好的状态去面临比赛。羽生善治的这个习惯,其实就是维持秩序感的一种方式。
当我们的孩子呱呱落地,他就从狭窄的子宫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可是由于他对周围环境的未知,会产生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欲望,这种欲望就是对秩序感的需求。
此时的孩子会希望一遍遍重复原有的秩序,这样才能不断地巩固自己的安全感,直到他能够把握这种秩序的恒定性,内化了守恒概念,知道在一定范围内秩序即便改变也不会影响什么后果,他才能更安心地进一步探索发现。
很多上小学的家长会抱怨说自己的孩子专注力差,无法持续地完成一项任务,其实这就是因为孩子的秩序感被破坏,从小生活在杂乱无章的环境里,使得他的情绪、人格以及专注力发展都受到了影响。
除了这个,秩序感还是孩子道德意识的起源之一,一个孩子因为不能把积木摆放整齐而哭泣,那是因为他觉得摆放整齐是对的,凌乱是错的,而自己想要把积木摆放标准,是他自律感的一种表现。
他开始意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也开始把行为和后果联系到一起,由此来看,秩序敏感期对孩子的道德意识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0-4岁这个阶段,让孩子拥有秩序感是孩子生命的一种需要,也会对他以后的习惯和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当孩子能够顺利度过这个阶段,那么孩子就会在上小学之始把自己的学习用品收拾得整整齐齐,形成良好的日常习惯。
而小时候的良好习惯会一直伴随孩子的成长,让他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清晰地明白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抓住重点成就自己。
3、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当我们知道秩序感在孩子一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作为父母,就要用足够的耐心去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而不是在孩子维护秩序感的时候认为“无理取闹”横加阻拦。我们该如何帮助或者配合孩子建立好秩序感呢?
01理解并尊重孩子我见到过许多父母,在孩子因为秩序被破坏大哭大闹时,都会大声批评孩子,认为孩子太过计较,也觉得孩子太麻烦。此时的我们其实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密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