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强迫症儿童如何逼死老母亲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又到了喜闻乐见的不婚不育宣传时间。

小孩半个月一来连续生病,胃口不佳,本来身上的膘就不多,这下掉得连我这个铁石心肠的人都惊叹了,这一根根的肋骨啊~

如果不是她头也不大,我都要怀疑我们家是渣滓洞,而她是受苦受难的小萝卜头。

今天她玩着玩着,忽然说要吃糖稀饭,我妈一听如奉圣旨,也不管糖稀饭是不是健康了,赶紧洗手作羹汤,浓浓炖上一小坨。

炖好了端上来,刚准备凉凉给她吃,祖宗过来一看,哭了:

这不是糖稀饭,这不是糖稀饭!

我妈莫名其妙,粳米稀饭,加一勺绵白糖,请问还有比这个更货真价实的糖稀饭吗?

不行,不是糖稀饭,不吃,哭。

我妈受不了了,打电话给我,你家小孩好端端要吃什么糖稀饭,做好了又不吃,哭半小时了!

按我妈的时间表,半小时大概也就最多就十分钟吧,心烦意乱时间就会变慢,能理解。

我说,什么糖稀饭,她怎么会要吃这个?

我妈说,我哪知道!她说要红的糖稀饭,红糖稀饭哪能吃,我就放白糖了……我再做一锅放红糖?

我懵逼了一下,然后想起来了:啊,她要吃红豆稀饭,不是红的稀饭,里面有小元宵的那种。

一问,小孩啜泣着点头,元宵,小元宵。

我让我妈别麻烦了,我给她从外面叫个外卖,二十分钟到。

我妈一听顿时破口大骂:

叫什么外卖!就你钱多!我出去买来做!

我被她的声音震得脑袋嗡嗡响,感觉她就要从电话里伸出手来揪我耳朵,为什么中老年女性的嗓门能这么大,中气能这么足,羡慕。

过了不知道多长时间,我妈再次打电话来,听声音已经在暴走边缘,我做了红豆稀饭,她还是不吃,说元宵不对,元宵能有什么不对的!

小孩在旁边哭得嗷嗷的:不要圆的,要方的,哇哇哇……

我疲惫地告诉母上大人,上次我们带她出去玩,吃了一碗赤豆元宵,里面的元宵是店家自制的,有点方,像骰子糖的样子。

差不多就是下面这个意思

方跟圆有什么区别呢,但是对于秩序敏感期的小孩,认定了就是不能更改的。

说要红豆稀饭,就不要白米稀饭,说要方元宵,就不要圆元宵,说要玻璃碗,就不要隔热碗,说用勺子,绝对不能碰筷子。

她哪管大人们为她一碗稀饭而劳民伤财的痛呢。

我妈沉默了几秒,觉得还是应该把锅甩我头上:

谁让你带她去吃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我不知道我小时候的秩序敏感期是怎么度过的,我妈是不是也像这样要什么给什么,想想就是不可能的吧。

再说我小时候据说是一个超级好带然后给啥都吃的小孩啊~~

我正沉浸在自我陶醉里的时候,听见我妈唠叨完了,甩下一句总结:

跟你小时候一个熊样!讨债鬼!

我不知道我小时候是什么熊瑶,但我知道现在这个小孩是什么熊样。

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不朽的道理,比如,人生很多时候就是没有道理可言的。

有时候明明是一件非常普通非常正常的事情,她忽然就瘪着嘴开始哭,我完全不知道哪里又碰到了她哪条脆弱敏感的神经。

说实话,我以前谈恋爱的时候如果能拿出现在对付她一半的功夫,估计早就……科科算了,你看我又说什么大实话呢~

小孩还不到两岁的时候吧,我有一次带她出去,上公交之前跟我妈告别,然后上车,刷卡,她忽然就哭了。

我以为她是看到我妈走了,还抱着她哄了好久,都不见效,到后来才听清楚她一直唠叨的都是啥:

我来刷,我来刷。

是的,我抢走了她刷公交卡的机会。

直到我让她拿着卡又走到刷卡器那再重新“滴”一回,这事才算完。

我们小区有门禁,每次出门都要刷一下,这个任务必然是她的,谁抢跟谁没完。

有一次我没带卡,前面一个人正好刷开了,我正准备快步走过去蹭一波,她老人家停在刷卡器那不走了。

我说,今天没带卡,我们不刷了。

她恍若未闻,费劲巴拉地扯开自己领子,把手往里伸。

我说,你痒痒吗?要不要我来抓?

她白了我一眼,挣开了我的手,继续执着地掏着什么东西。

正在我屏气凝神地判断这个小孩是不是已经fong了的时候,她掏出来贴身的小玉佩,放在刷卡器上,嘴里发出“滴”的一声,然后心满意足地走了。

小孩的执着就是这么可怕。

每天吃饭她一定要把碗里的饭都用勺子压平,然后舀一勺,压平,再一勺,压平,还一定要亲自操作。

她连每次从超市买东西的小票都要亲自交给出口等候的阿姨,然后听阿姨说一句“宝宝真能干!”

我其实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小票一定要盖个章或者划一道,但自从有了小孩,我就一点都不困惑了,世间万物肯定都是有道理的吧?

有一次从超市出来她情绪低落,问了一圈,是不是没买好吃的,是不是想要玩具,最后得出结论,是阿姨今天有点忙,没有夸她就直接放行了。

我看了早教书,上面说如果在秩序敏感期里没有安全过渡,那么此后很有可能带来安全感缺失,多动多疑,长时间把精力放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成绩不好,找不到工作,交往障碍,谈不了恋爱……

队友觉得这纯属胡扯,小孩怎么能这么惯着来,让她哭,哭累了就好了。

有一天队友带小孩下楼散步,没有按照小孩的惯例,每一步都踩在路边凸起的小石阶上,而是一把薅起来直接从大路走了。

事情的结果是,后来队友走出老远,又不得不把小孩薅回来,让她重新走一遍小石阶。

队友从此被教会了学做人,心有余悸地跟我说,妈的,她还真能哭。

晚上我们带小孩去淘气堡,一个摇摇车的画面是熊熊乐园,坐上去投币之后变成了圣诞歌,啊,怎么可以这样,不要这个,要熊熊乐园!

摇摇车的画面都是随机啊,好说歹说等到下一个,熊大熊二出现了,还是不行,因为这是他们长大了的,不是小时候。

队友说,当时恨不得像马景涛那样晃那个摇摇车,你为什么不放熊熊乐园!

感觉带小孩时间一长,谁都会变成神经病。

讲真,以前听人家吐槽小孩有多难缠,什么吃了一半的饼干不让乱动,捡回来的垃圾不让扔掉,玩具摆放的顺序千万不能错,如果不是自己养了孩子,我真的都觉得是大人们自己的戏太多。

现在终于明白,小孩的世界是不同的,他们的脑回路完全不可思议,他们自己给世界定下规矩,你再觉得不可理喻,也不要轻易去触碰他们敏感的神经。

如果你非要犯贱,那么她能用一百种方式让你生不如死。

我们怎么这么惨,小时候怕爹妈,长大了怕小孩。

小孩子为什么不是

浇浇水就长大的呢?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by/10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