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三种方法以供参考。
第一种方法:
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心放平、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把心放平、顺其自然”是指心里方面,就是当一些想法出现的时候,让它自然出现,不强迫自己一定不要去想。自然一词,在这里是指自然出现的念头让它自然去想,不去控制和强迫它停止。
“为所当为”是指行为方面,是做现在该做的事。接着顺其自然这句话,意思是,当一些念头想法出现的时候,不要强行控制它停止,想一想也没什么,但是现在该做饭了,你要去做饭,该读书了,你要去读书,做现在应该做的事,就是为所当为。
就是不让大脑过多干预,不当一回事,然后努力做别的事,而不是努力控制或者忘掉现在的状态。
不去排斥,不去分析,不去评判,就跟我们穿衣服一样,我们从来不觉得人类穿衣服有问题,为何?那是因为我们把衣服看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所谓顺其自然嘛。比如说你家里有闹钟,时间长了你就注意不到闹钟滴滴答答声音。火车站的周围的居民,睡觉也可以很香喷喷,这就是接纳了对他们的影响,自然来、自然去,就好像我们拿筷子吃饭,用笔写字、走路、刷牙一样,都是很协调流淌一般。你去刻意改变了,反而显得不自然。
第二种方法:
第一步:看清想法。学会辨别自己的强迫思维,离开想法,坚持不理不怕不对抗,想法只是想法。第二步:停止所有的强迫行为和仪式行为。第三步:接纳情绪。在停止强迫行为的过程中,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会持续一段时间,只要你坚持不去做强迫行为,而是带着这些焦虑恐惧等不舒服的感受继续做该做的事,情绪会按其规律随时间逐步缓解。成千上万次的这样坚持下来,你就赢了。强迫症最终会逐步淡出你的生活。
第三种方法:
对症状而言,就是要老老实实地接受症状,真正认识到对它抵制、反抗或回避、压制都是徒劳的,不要把症状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对其不加排斥和抵抗,带着症状学习和工作。应当说“顺应自然”是森田疗法中最基本的治疗原则。这条基本原则包含着下述多层涵义:
顺应自然地认识精神活动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
神经质症患者常常主观地认为自己对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种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种想法,有了就是不正常或者是不道德的,即极端的完善欲造成了强烈的劣等感。其结果如同高良武久所说:“如果有人无论如何要祛除一切邪念,就可能产生不正恐怖的强迫观念”。神经质症患者对这种心理采取抗拒的态度,他们一定要保持自己心理的绝对清净,结果必然出现心理冲突。改变这一点,就应接受人非圣贤这一事实;接受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嫉妒、狭隘之心的事实,认识到不好的想法在头脑中闪现,是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是一个人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变和决定的,但是否去做,却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决定的。因此不必去对抗自己的想法而需注意自己所采取的行动。
此外,认识精神活动的规律,还需认识精神拮抗作用,认识到人有对生的欲望和对死亡的恐怖这样两种相互对立的心理现象。接受这种心理现象,而不必为出现死亡的恐怖而恐惧不安,以至拼命排除这些令人恐惧的念头,使自己陷入激烈的精神内部冲突之中。例如,站在高处时,想到可能摔下去,这本是任何人都会有的想法。神经质症患者却认为这是异常现象而与之对抗,越对抗则越感到有可能摔下去。改变这种症状,只有认清精神拮抗作用,从心理上放弃对对立观念的抗拒,才可能减轻以致消除精神内部冲突。
顺应自然地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
神经质症患者原本无任何心身异常,只是因为他存在疑病素质,对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想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固着在这种感觉上,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是一种继发性恶性循环,是形成症状并使之继续的主要原因。
认清这一点,对自己的症状采取接受态度,一方面不会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因为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之上。以这样的方式打破精神交互作用而使症状得以减轻以至消除。例如,对人恐怖患者见人脸红,越怕脸红就越注意自己的表现,越注意越紧张,反而使自己脸红的感觉持续下去了。相反,接受脸红的症状,带着“脸红就脸红吧”的态度去与人交往,反而使自己不再注意这种感觉,从而使脸红的反应慢慢消退。
认识症状的规律还包括要认识到症状的改变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认识这一点才能坚持对症状视若平常,不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加以排斥,才可能真正消除精神交互作用的影响。
森田疗法认为改变神经质症状,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通常症状不会即刻消失,在症状仍存在的情况下,尽管痛苦也要接受。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确定意义能够见成效的事情。努力作应做之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任凭症状起伏,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信心。
神经质症患者本来具有强烈的生的欲望,但为死的恐怖所束缚,原有的精神能量均投入在对症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