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患者的一个共同表现是不停的换治疗者与治疗法,其实所谓的治疗无效是没在使用的疗法坚持完。所以耐心研究完下述的文字对于您很重要。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你有强迫症吧?”类似的问话,近些年这句话渐渐成了熟识朋友之间的玩笑话。那么,什么样的行为算是强迫症呢?强迫症出现的症状又有哪些呢?
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看看以下这组图片中,哪张图最让你最受不了: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这已经开始不淡定了,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觉得不舒服呢?我们对完美的需求的真正原因其实是您对潜在安全的需求。
一个初一男生在课堂上只要遇上不理解的词语,就得停下来反复琢磨,使其无法继续听取教教师讲述的内容。情况愈演愈烈,最后只得住院进行药物治疗。
在我们与其进行心理矫治时发现他对种种完美的需求是对被抛弃感的恐惧。他根深蒂固的认为如果自己不是一个好孩子,爸爸妈妈就不要我了。虽然他自身完全感觉不到这种追求完美是过度的对安全感的补偿。
这是一只老虎,褐色的皮毛上有黑色的条纹,腹部是白色的皮毛,琥珀色的眼睛,四颗獠牙是撕碎肉食时的工具,大口中的舌头如同锉刀可磨碎食物,乍起的胡须是触觉器官,可感觉到触碰到了什么。
看好了这只老虎,看好了?
好,现在别看这只老虎,脑中想什么都行就是别想这只老虎
别想这只老虎
别想这只老虎
别想这只老虎
好了,刚才您脑中想到的是什么?
发现没?所谓脑中挥之不去的想法是不是自己有意克制时才造成的。
您自己、您身边的人有没有有没有下述表现:
遇一个错字、遇一难题、遇一句不解的话。都可以使自己不弄明白前、不澄清后或修正后无法继续正在做的事。
反复核对结果、反复检查门窗、煤气。这类反复洗涤、排序、核对、计数、默诵字词、祈祷等重复的行为。
不做完就受不了,尽管明知不必。
不向前走三步再退一步这种走法就会使自己的运势受损、如果物品不是某种特定的摆放将就会遭遇什么不测、如果不去按照某种特定顺序去想什么就会发生什么不幸……
这类想法是侵入性的、挥之不去的想法或记忆,虽然明知这些想法与记忆不是真实的。
觉得给予别人的眼神或表情是失态的、易被他人仇视或嘲弄的、看到某种物品就不自在得要失态……这类对某种物品、情景、表情立即唤起的惧怕、耻辱、敌对、愤怒感明知毫无道理,但也挥之不去。
这类情况往往被误认为是恐惧症的某种表现。坊间所说的目光恐惧症、余光恐惧症、口水恐惧症都是此类强迫类的问题。
是不是有很多人句句中枪,是不是开始怀疑自己是个强迫症资深患者?
其实在生活中多人偶尔都会出现类似上述的行为,我们也经常会用强迫症来形容身边那些过分完美主义、难以意识到的对潜在安全的需求形成的习惯我们视为是正常的。
一个人对安全与完美的需要,无论如何过份都可以视为是正常的,除非其自身感觉是失控的,并为这种失控而抓狂才可被视为是一种病态现象。一个作曲正在构思一小段乐曲,每次都有改变的乐曲可以也在脑中反复出现上万次,怎么不是正常的呢?
那到底什么才是强迫症呢?
不愿这么去想、不愿这么去做,可控制不住这么想、这么做,为了这种失控而抓狂,“为失控而抓狂”被称为“反强迫”,只有具有“反强迫”才构成强迫症的定义。
不具有此项就需要鉴别是否是强迫性人格的某种表现或是某种强迫习惯。
强迫型人格(obsess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