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一、不怕它。
很多人总“怕”强迫症的出现。
其实,这在正常人身上偶尔也会出现的,只不过当事人不在意罢了。
而强迫症患者由于怕这种思维的再现,于是,越怕就越会出现,越出现就越紧张,并不断把这种意识强化和巩固下来。
为什么一般人不会形成病态,而强迫症患者则会形成病态呢?究其原因,是个性缺陷在作祟。
因此,对于强迫症,患者首先要改变思路,即大家都有过这些思维,我也有,我和大家一样正常。
这样一来,就能逐步建立自信心。
有此依靠,就能在强迫症这只“纸老虎”面前站得住,和它进行战斗,并且战胜它。
二、不理它。
为什么很多患者与其斗争多年,却一直无法战胜它呢?原因就是不能做到“顺其自然”。
举例说明,强迫症就像拍皮球一样,皮球跳动代表着病态思维。
那么,怎样才能使球静止下来,即症状消失呢?答案就是停止拍球,球自然会静止下来。
对待强迫症也是如此,患者只有忽视它的存在,症状才会慢慢消失。
三、不刻意注意它。
有的患者经过初步治疗后,强迫症症状会大大减轻甚至很久不出现,这时,他可能会想症状好久没出现了,会不会再出现?这么一想,强迫症症状果真就出现了,而且带来新一轮恐惧强迫思维的“浪潮”。
这种反复是正常的。
我们提倡的态度是,爱来不来!来了我也不怕你!每出现一次反复,就用上述“三不”策略对待它,逐步摸清它的“脾气”,从而掌握对待它的有效办法。
通过“三不”的反复实践,患者就会感到一次比一次轻松,直到习惯了,什么“怕”也会不复存在!
预防措施
防病一向优先于治病,强迫症自然也不例外。在了解如何预防强迫症之前,我们先要知道的就是什么导致了强迫症,如此才能有的放矢。
对于引发强迫症的原因,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它既与遗传、大脑结构、神经递质有关,与社会环境也有关系。而相比较生物学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更容易被提前干预。即便是追求完美,易患强迫症的个性,也能在正确的环境影响下出现转变。
所以,从小注意个性的培养十分必要。家长不要给予过多的、过于刻板的条条框框,也不要强加给孩子过高的期望,因为由此产生的压力可能导致强迫症。屈英还特别提醒,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事事一丝不苟就是好事,其实这种个性反而容易导致他们成为强迫症患者的“后备军”。
而有强迫倾向的人,应多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从事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爱好,这能让人建立起新的兴奋点,抑制疾病的发作。此外,要采取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并学习对付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不要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挫折的品质,是预防的关键。预约加群
河北高三家长群:
衡中复读家长交流群:衡中家长群:衡二复读家长群:河北高中生心理衡水高三家长群:
衡水高二家长群:
年河北高考家长群:
使用QQ不方便的家长可以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