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音频-
文
雪儿
声
木木
我们一直在说强迫症的本质是对死亡的恐惧,其潜藏的是个体对生命的强烈渴望。
很多强迫症状和恐惧都是由对生命的渴望延伸出来,与其说患者担忧现状,不如说他们想活得更好。
很多患者一开始并不认同也看不到自己焦虑的背后是对死亡的恐惧,而小云(化名)的疑病症的症状就是恐惧死亡的直观展现。
01
作为家中第二个孩子,父母经常会对她提起自己从未谋面的哥哥。
那年她还在母亲腹中五个月的时候,母亲因为一时疏忽,间接导致哥哥在一场意外中不幸离开,悲伤过度的母亲在痛苦中将七个月的她匆忙生下。
哥哥的不幸离世,让母亲一直活在自责和内疚中。而这份自责逐渐转变成了对她的小心谨慎。
从她出生之时,母亲一直把她保护的很好,除了学习上的突破,她很少能够独立去面对一些挑战。
母亲总是告诉她,外面非常危险,哥哥的死就是源于疏忽导致的意外。
因此,外面的世界对小云来说,意味着危险与不安全。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她也逐渐形成了对自己固有的看法:小云,你是不可以的,你没有能力应对那些危险。
然而,源自生命天生的渴望与好奇,让小云从心底生出对外面世界的美好向往。
她无法压制住自己的这些期待,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心理冲突愈发的强烈。
就在小云快要突破自己,探索新的世界之时,一件事情给了她重重的一击。
02
前年,高龄的奶奶因为疾病去世,她参加了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葬礼。
孝衣、哭声、墓地,死亡从没有如此接近与真实。
原来,人们拼尽全力活下来,死亡与衰败却在瞬间发生,生命脆弱至此。小云一下被恐惧击中,惊骇不已。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小云的脑海中总是无意间闪现出葬礼的种种细节,头脑中也会自行“脑补”那些父母口中奶奶离开时的挣扎与恐惧。
她开始联想到了自己,一种莫名的恐慌感席卷而来。
她发现,死亡其实离她很近:因为早产,所以,自己身体脆弱。因为母亲说,世界不安全,所以,意外无处不在。
她开始沿袭母亲对待她的方式来对待自己,虽然以前她会因为母亲的过于保护而在心底里抗争过,但此刻她却无比认同。
她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再也不敢跨出一步。
的确,如小云所说,意外确实无处不在。
而她面对这样的事实,采取的方式只是无力的对抗,而不是接受和适应。
因此,小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活越来越糟糕。和很多其他的疑病患者一样,小云不停的担忧自己的身体,生活被无数检查占满。
直到医生告诉自己没有问题,各项指标很正常,自己才安心一点。
但没过多久,焦虑担心又涌上心头,然后开始新一轮检查与确认。
就这样,小云一次又一次,一轮又一轮消耗着自己,浑然不知生活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到失控。
直到后来做了很多的努力,才慢慢发觉自己的问题不是出在身体上,而是心理上。于是,她开始改变治疗方向。
03
经过一年的咨询和实践,小云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在上一次的咨询中,她告诉咨询师,她的生活有了很大的突破。
部门领导安排出差,以前的她会毫不犹豫选择拒绝,但这一次,她主动提出了申请。
虽然出差时,她仍然会恐惧,担心自己在陌生的城市发生意外,但她还是决定尝试一下,因为沿途自己期待很久的风景给了她很大的勇气。
与她之前的恐怖预想相反,她安全的回来了,工作也完成的很顺利。
她说:“说出来可能会有很多人都不理解,不就是出差麽,不就是出远门麽,多简单!”
“对呀,多简单,但对于我而言,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
小云表示,现在的她,很少和别人做比较了。
以前如果有人认为一件事非常简单,而自己面对这件事时出现了焦虑,就会出现强烈的自责。
怪自己为什么要怕为什么要担心,为什么那么懦弱为什么不能像别人一样胆大。
现在的她认为,每个人的起点并不一样,每个人对待不同的事会有不同的感受,并无对错。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顺应自己的恐惧,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调来。
因为不管起点多低,只要能够坚持为所当为,那么未来就不会糟糕,而企图迎合别人,生搬硬套别人的方式才是前进的阻碍。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旋律,每个音符按照相应的节奏有序进行着。强迫症患者的生活就是乱入了错误音符的曲谱,节奏错乱,杂音繁多。
这些不和谐的奏章让他们的人生变得艰涩、困难。而心理的治疗,就是对这些不和谐的音调进行梳理,将过往情绪疏导与化解。
如今,小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节奏,生活的曲调越来越轻快顺畅。
END
文:雪儿,木木心理咨询师,擅长强迫、抑郁、焦虑等心理咨询。
声:木木,木木心理首席咨询师,15年强迫症康复者,致力于通过森田疗法疗愈更多强迫症、焦虑症患者。
原创文章,版权归木木心理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插图来源于百度图片;以上内容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
木木:最懂你的心灵疗愈师
无论漂泊到何处
这里都是你的灵魂树洞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