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是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来获取知识,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
只要固定在某个角度对事物进行认知,无论是谁,难免会都会作出片面、有失偏颇、甚至完全错误的评价或判断。
强迫症患者总是执着于自我为中心的顺向思维去看待强迫和周围的一切。
常言道:上半夜为自己想,下半夜为别人想。意思就是要将心比心,不要光从自己角度出发,也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一想。
通过换位思考,看到的自然不是片面的,而是相对比较全面的、客观的事物原貌。基于这种认知,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就会坦然。
打个比方说:如果当庭放个响屁,正常人也会认为不雅观,也会感到难为情。没有人愿意当众放屁,也都认为放屁不雅,却几乎没有人会认为放屁是不正常的,除非他是一个不正常的人。正常人之所以认为放屁是正常的,是因为他们不光只知道自己会放屁,也发现别人也会放屁。既然放屁是人皆有之,是不可避免的生理现象,自然就没有人去无端地责备自己,或者怨天尤人。
神经质类症的人却总是把自然界发生的一些不雅之事、不当之事、有悖伦理的想法、冲动、缺陷,或者让人感到愤怒、恐惧、讨厌等诸多烦恼的事情视为不正常的,而产生了异常的心理因素。
有了这些不正常的心理因素后,就会采用一些自以为是的手段,诸如排斥、对抗、压制、逃避等来对付,而这种不同寻常的态度必然会导致水涨船高的反抗力。
患者之所以认为强迫是不正常的,是因为只知道世上只有他会强迫,只有他的强迫才是真正的强迫,才是最严重的强迫,才是人生的最大障碍、最大的不幸。他们总是站在似乎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去观察、思考问题,从不会站在对立面去换位思考。
试想下:如果跟屁大的事情去较真,结果会怎样?
世上有许许多多的小事情都是无法避免或者无法根除的,因为它们是自然的产物,是宇宙的一分子,不能凭着个人的主观意志去改变。
虽然放屁不雅,但世界上恐怕没有人能禁止或杜绝放屁;虽然细菌令人可恶,但世上恐怕无人能根除手上的细菌;虽然身后的影子犹如长尾巴一样令人讨厌,但世上无人能消除路灯下的身影;虽然强迫难登大雅之堂,世上恐怕无人能根除偶尔发生的强迫现象……
有位江苏的女士,列举了他她身边两位有强迫的正常人:“一个是我的前男友,他喜欢木工,他有不停干木工活的“毛病”,常常一个人深更半夜爬起来干起了木工活,诸如做些小木玩具,做几个小凳子,尽管他家里的凳子堆积如山,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干。可他从来没有在意过,他觉得这个很正常。反而我出现强迫的几率比他低,却常常感到很难过。我对他的强迫现象感到难受,而他却觉得我钻牛角尖,责怪我,骂我神经病,说正常的爱好在意它干什么”。
南昌一位朋友解脱后回到家乡,看到一位也有强迫的同学,出于好心,就建议此人也来解决强迫问题。这人竟然告诉他说:“你让一个自己不认为是强迫症患者的人去治强迫,不觉得荒唐可笑吗?”
强迫症患者认为:强迫是其人生最大的障碍。如果没有强迫,自己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他们从来不敢“照镜子”,找找自己的主观原因,总是“闭着眼睛”看问题。把一切问题的根源归结到客观原因,也就是说,强迫成了他们失败的唯一理由和挡箭牌。按照他们的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要把强迫消灭了,强迫的一切心理症状统统消失。
同样的强迫问题,正常人与强迫症患者对它的看法竟然如此不同。
强迫症患者认为:只要有强迫,就一定会跟他一样感到痛苦。“将心比心嘛”。当他们一旦发现:原来许多强迫者,甚至强迫非常严重的人,丝毫不感到痛苦和纠结,他们会大吃一惊,如同发现了新大陆。这对他们的改变错误认知有极大的意义。
江西的小华发现自己的老板,反复检查门锁的强迫现象超严重。因为他自己也有强迫,虽然很轻微,却十分痛苦和纠结。当他每天看到老板没完没了的检查门锁,感同身受,难以忍受,于是就离开不干了。小华找到我们陈述此事后,我们叫他跟那位老板打个电话,问问他对强迫感受究竟咋样。谁知,老板的回答竟然让他目瞪口呆:“我痛苦的是赚不到钱,反复检查门锁咋了?不痛不痒,痛苦个啥?你真是个神经病啊!”听罢老板的感言,小华这才发觉自己对强迫过于自作多情了。
二、前期认知开始发觉强迫的时候,患者只是和平常人一样偶尔出现一些强迫,或者发生习惯性的强迫,患者对此没有任何介意。只是在某种机缘下,患者看到了强迫的狰狞的一面,这才让他们念念不忘。
某女士有些洁癖,有事没事就到卫生间洗澡。本来她习以为常了,但一件事,让她的人生发生了转折。那天她在朋友家玩牌,手气正好,突然感觉身子痒痒的,浑身不自在,不得不离开赌场。
事后她耿耿于怀,对自己爱洗澡的习惯有了新的认知,发现了它有害的一面——影响了自己。从那时起,她开始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