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9岁男孩反复转圈,原是得了强迫症

晨晨今年9岁,大约半年前,他喜欢上了转圈,并经常重复这个动作;除此之外,晨晨的妈妈曹女士还发现,晨晨还经常不停地搓手,“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手不干净”。发现问题严重性后,医院检查,医生指出晨晨患上了强迫症。

医院心理科主任肖立群主任医师介绍,强迫症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十大致残疾病之一,是一种强迫思维与行为反复出现的精神疾病。不仅能造成患者心理痛苦,而且还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

纠正:强迫行为不等于强迫症

从家中出来后,总担心房门没有锁好,赶紧原路返回查看;隔几分钟就看看手机,老担心有漏接的电话或漏看的短信息……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出现这种“强迫行为”,一些人甚至怀疑自己得了“强迫症”。

医院心理科主任肖立群指出,“强迫行为”不等于强迫症。“强迫症以强迫思维和行为反复出现为特征。”肖立群介绍说,临床上,判定是否患有强迫症主要有两个参考标准,一是患者内心是否痛苦,二是患者的生活是否受到了明显影响。“患者明知那样做不好,但就是无法控制,因此深感痛苦、不安、焦虑。”

据介绍,遗传、环境、心理(精神)是诱发强迫症的三个主要因素。如果一个人的近亲中有强迫症患者,那么这个人患强迫症的几率就高于他人;另外,若一个人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造成精神长期紧张、焦虑不安,或者受到沉重的精神打击,也会诱发强迫症。“囤积障碍、抓痕障碍、拔毛癖等等,都是常见的临床症状。”肖立群说。

办法:心理与药物治疗同时抓

“来我院心理科就诊的患者,强迫症患者约占门诊量的30%。”肖立群指出,虽然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但很容易被忽视,不少患者都是在病情严重后才去就诊。

肖立群提醒广大读者,强迫症有很大的危害性,因为受到不由自主的思维纠缠,患者时常做一些没有意义的重复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与此同时,患者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痛苦,往往变得焦虑不安。一旦得不到及时治疗,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据介绍,对于强迫症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药物与心理“双重治疗”的方式。所谓药物治疗,是指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强迫症药物;所谓心理治疗,是指心理医生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对疾病有清醒的认识,消除其心中的困惑与不安。

肖立群指出,强迫症患者要学会锻炼自己的心志,对抗“强迫性思维”;同时,也要学会向家人、亲朋好友倾诉,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并要正视自己,积极主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武汉白癜风专科医院
治白癜风乌鲁木齐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by/48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