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reyStern:自体心理学入门
时间:年4月14日8:30
地点:医院十层大楼学术报告厅
本次报告由DrJeffreyStern主讲,医院心理创伤病房心理治疗师曹思聪担任报告翻译。主题为:自体心理学入门。
报告主讲人:
JefferyStern英国语言和文学博士、IPA精神分析师
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主席,美国精神分析协会、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会员,培训分析师和督导精神分析师,《美国精神分析年鉴》副主编,著名的自体心理学家,著名的以精神分析视角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
现场报告(部分逐字稿):
自体心理学是在芝加哥科胡特,年去世,Jeffrey开始在那里学习。尽管没有能够有机会跟随科胡特一起学习,但他了解到,他能在这里深造也是得益于科本人的帮助。因为Jeffrey的学术背景是文学博士而不是医学博士,当时只能医学博士才能学习心理学,但科本人也非常热爱文学,还有音乐。科胡特认为美国的精神分析大门应该向文学打开而不是只限于医学。这点和弗洛伊德有些类似,弗洛伊德本身对文学也很感兴趣。他们都认为,精神分析不只限于传统医学才能做这件事。当年正是在科胡特本人施加了压力之下,Jeffrey才在芝加哥精神分析学学会上通过投票通过加入,他是美国第五位加入这个学会而没有医学背景。当年围绕着Jeffrey形成了一个学习小组,是阿洛德哥顿伯格,组织起来,他是科最得意的学生,也是自体心理学杂志,他帮助科完成了“精神分析治愈之道”这本书,Jeffrey成了阿诺德的弟子。他虽然没直接从科胡特那里学习,但能成为他学生的学生也是十分开心的。
Jeffrey本身是经典精先神分析学者。
Z生的案例是科胡特虚构的,可能是科胡特自己。他的问题被处理过,但没有被完全地处理过。
Jeffrey遇到的第二位精神分析师给他很多出乎意料的帮助。如此同时,在临床工作中,Jeffrey发现他的病人挣扎于创造性,自尊等问题上。Jeffrey认为是跟自体有关。Jeffrey发现他的病人时,他曾经用自我心理学的方法治疗,但感觉没效,但用了自体心理学后发现很有用,所以Jeffrey开始对自体心理学感兴趣并开始研究。
很多理论中,很难说哪种理论比另一种理论好,这需要我们自己在学习工作中去找到自己有感觉的理论。
自体心理学的焦点不是本我自我超我,而是在一个自我经验逼近,弗是经验远离。自体,那就是我,当别人问我怎么样,我说很好,那就是我,我不会说自我很好,本我很糟糕。但是如果我感觉很不舒服的话,我会说,这都不是我自己。
夸大自体里面要镜映。比如婴儿可能会微笑,会打隔,会有胃部或肠部的运动,这也会让母亲开心而去回应。孩子不会停下对母亲镜映。
Jeffrey说自己足够自恋,因为他出现在这里讲课。在座的学员是提供镜映的客体,如果大家能够冲Jeffrey点头微笑,而不是睡觉,Jeffrey就会像婴儿一样开心。
如果大家在自恋上发展不错,就不会无时无刻地去追求镜映。只有在讲课这样的事情上才有这样的需要。
治疗师能够倾听,回应病人,去理解他们一切的一切。在治疗中打哈欠,查邮件,病人就会变得非常不开心。科胡特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是:自恋,自大会慢慢地成熟,但它永远都不会消失。
治疗师需要去识别一个时刻非常重要:患者什么时候启动已经封闭的渴望。温尼科特也有同样的观点。当患者开始以种种方式去表达早期渴望的表现时,治疗师可以和他们去讨论他们早期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你小时候希望父母给你一些回应,但你的父母没有这样做,我今天告诉你,你其实是很棒的”,科胡特认为这样的回应是没有用的。治疗师需要和患者一起去探索患者早年的经历,去共情患者的感受和需要,相当于一个重新修通的过程。
现场学员问答环节:
上半场提问环节
问:自体心理学角度怎么理解恐惧症及强迫症?怎么治疗?
Jeffrey:很多时候我们会为OCD(强迫症)提供认知行为治疗,但自体心理学上,,症状什么时候出现,有什么表现,把症状和早期的创伤联结起来一起去看,从自恋发展中的创伤这个视角去讨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治疗师的直接的反应是减少或缓解症状。焦点不是白癜风的发病年龄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