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8月7号晚上8时左右,广州荔湾广场北塔四楼有一名男子欲跳楼,随后被荔湾警方解救,而昨晚(8月14日18时许)在荔湾广场南塔又发生一起坠楼事件,荔湾广场7天内2起跳楼事件,不禁让人引起了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跳楼自杀事件的频繁发生呢?
有人跳楼?!
广州荔湾警方通报:
15岁女孩自杀的消息让社会同仁扼腕叹息,更多是唏嘘不已,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自杀事件的频繁发生呢?这个15岁女孩自杀的背后,又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于年9月4日公布首份关于自杀行为的报告指出,每年有超过8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死亡人数已经超过战争和自然灾害致死人数之和,相当于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
来自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资料显示,自新世纪以来,中国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每年有26万余人死于自杀。自杀在我国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而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是首位死因。
为什么自杀,放弃珍贵的生命?
心理精神科专家有话说:研究发现,人自杀前据说8-9成有抑郁倾向,抑郁症可出现自杀念头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通俗地说,总是不开心、兴趣减退、疲劳感增加、活动减少,甚至还产生了睡眠障碍或某些躯体方面的不适感,那么你可能已经处在一种抑郁状态。而如果这种状态维持两周以上,且发展到悲痛欲绝、悲观厌世,甚至有自杀企图或行为,那可能得的就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人类头号心理杀手
以往提起抑郁症,我们就会想到演员张国荣、主持人崔永元等,而其实抑郁症就在我们身边。据相关媒体报道,我国每年20万人抑郁自杀,且呈年轻化趋势。
据报道,全世界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
抑郁症,在精神障碍中危害度低于精神分裂症,而患病数又少过焦虑症,但它却是对患者自身威胁最大的——据统计,自杀者中约有8成存在抑郁情绪。抑郁症患者有8成有自杀行为。从患病到死亡,抑郁症患者的终身自杀风险为6%,更有约15%抑郁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
五类人群易患抑郁症
一、事业有成的中年人。他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责任比较大,因此患抑郁症的比例最高,主要集中在35岁至50岁之间。
二、癌症患者。他们长时间患病,病痛的折磨容易让他们变得性格孤僻,进而患上抑郁症,而抑郁症会降低免疫力,从而使病情更加恶化。
三、教师。从事这类职业的人大多比较认真负责,而教师的工作又非常琐碎,如果心理调节不当,很容易被抑郁侵袭。
四、孕妇或初为人母的女性。专家说,这是因为很多女性还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心理准备。不过,通常这类人群的抑郁症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只要在治疗中让她们体会到做妈妈的喜悦,就很容易治愈。
五、发生婚外恋的人。专家分析说,因为这部分人通常瞒着配偶和家人,心理上很容易进入疲惫期,而一旦婚外恋被发现,家庭出现矛盾,却又不能处理,这时就很难支撑起自己。
总的来说,患上抑郁症的人群一般多为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一定社会地位、在别人眼里工作较好的人,尤其是高知、白领、文艺界及企业高管一族,由于所承受的竞争压力和精神压力更大,因此发病率较高。
另外,随着学习压力和竞争的加剧,学生中出现抑郁症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学生进入了青春叛逆期,这个时候如果不善于引导,加之学业、升学的压力,就容易诱发精神疾病。
心理专家指出:抑郁症并不可怕,是可以防治的,而且治疗效果不错。关键在于早发现、早疏导、早治疗。
如何缓解抑郁症?
随着抑郁症发病率的逐年递增,心理精神专家表示,如何来提高自身的耐受力是关键问题。除了确诊的抑郁症患者需接受药物治疗外,针对有抑郁情绪的市民,或是易遭抑郁情绪侵袭的群体,改变原有生活环境和习惯也非常重要。
一方面要构建温馨和睦的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给予的关怀和鼓励,能够带来正面的肯定信息,一定程度上消除不良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避免构成某些刺激因素。
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积极参与旅游、游泳、跑步、瑜伽等多种运动舒缓压力,因为运动可以促进大脑产生脑啡肽的分泌,而这是种能产生愉快感觉的化学物质,可以改善心理的抑郁情绪。如果一旦有了抑郁情绪,也应及时通过听音乐、写日记、向人诉说等多种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同时注意劳逸结合。
此外,从门诊患者的调查情况来看,不少患者都存在早醒睡不着的状况,且抑郁情绪呈现“早重夜轻”,这与白天晒了太阳的作用也密不可分。心理专家解释说,在治疗抑郁症的手段中,就有光照疗法,而挪威、冰岛等北欧居民冬天在室内布置大剂量阳光,戴着墨镜接受光照,防御抑郁症侵袭。因此,有了抑郁情绪,不妨出门多晒晒太阳。
多多关爱身边的人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舒缓压力,舒缓抑郁情绪,可以抵抗抑郁症。对脑力劳动者来说,运动显得尤为必要。在对抑郁症或伴有焦虑的患者的治疗中,专家就建议他们适量进行运动。
市民如果遭受了较大的压力,情绪低落,不妨去户外做下运动,跑步、散步均可。专家还建议,市民如发现自己思维迟钝、食欲下降、睡不好或早醒,且持续约一个月,在排除身体疾病后,可寻找心理专家帮助。市民也可通过本全国白癜风十佳医院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