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宝宝的秩序感敏感期?
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判断宝宝的秩序感是否来临:
1、对环境布局的“刻板”要求。
孩子发现某个东西脱离了常规放置的地方后,还会亲手把它还原到原来的位置,支配他这种行为的便是秩序感。如看书必须先看这本再看那本,积木必须放在玩具柜的第二层,爸爸的鞋必须放在妈妈的鞋左边等等。2、对事物所有权的极度敏感。
在秩序感的作用下,孩子会对特定物体的归属十分敏感,认为家里的物品是属于谁的,就是谁的,其他人都不能动用,否则,就是破坏了事物存在的法则,他会执着地纠正和维护。如果妈妈无意中把爸爸的拖鞋穿在了脚上,小家伙就会显得非常不满,非要妈妈脱下来还给爸爸才可以。3、对事件发生程序的完美要求和预先设计。
孩子习惯了事件发生的特定程序之后,就会渐渐偏好那种安排,一旦被调整,就会变得焦虑不安。比如,豆豆妈妈每天下班回家,给妈妈开门的总是豆豆。有一次,豆豆在玩积木,爸爸替妈妈开了门。豆豆发现后开始大哭,直到妈妈退出门外,由他重新开门方才罢休。如果宝宝有以上几点情况发生的话,那么恭喜我们的家长,宝宝的秩序感敏感期出现啦!这个时期,宝宝对秩序的要求表现得非常强烈,几乎到了固执的地步,也就是家长们俗称的执拗期。这个敏感期可以从两岁持续到四岁左右。秩序感的重要性有哪些?
1、当秩序得到满足时,孩子能感受到真正的平静和快乐。
2、良好的符合预期的秩序可以帮助孩子适应环境,而一个能良好适应的环境又能帮助孩子独立自理,建立自信。
3、事物的秩序和规律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最初的逻辑感,提升认知。
4、秩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长大后成为遵守秩序,创造秩序的合格社会人。
如何让宝宝顺利的度过敏感期呢?
首先,尊重孩子对于物权的执着。如果孩子不愿意,不要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或物品,更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小气”的标签。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学会交换、轮流玩的方法来缓解孩子对物权的执着;这个阶段,做父母的我们要注意别用“听话”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要有耐心去理解、接纳孩子的固执、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只要孩子在我们划出的安全的圈里,我们就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量让孩子按照她自己的想法去做。我们可以通过拥抱、讲孩子能听懂的道理、或者转移他的注意力、寻找替代目标等来平息孩子的情绪!切忌强行镇压!其次,父母要为宝宝做好榜样,培养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看过书后,玩过玩具后,鼓励宝宝一起收拾书,收拾玩具,饭前饭后要洗手,当别人帮助了我们,要说谢谢等。顺利度过秩序感敏感期有何好处?
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总是被强行制止,就无法遵从内心的感受,可能会失去自我,丧失安全感。秩序感是孩子与生俱来的,遵循每一个生命体本身就有的规律,尊重和适应他们的内在联系,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秩序敏感期的经历对孩子的一生都会造成影响,所以爸爸妈妈千万别把这当成“无理取闹”!蒙台梭利说:如果我们能帮助孩子平稳地度过秩序敏感期,假以时日,他做事就会非常有条理,一般不会怎么乱,在情绪管控方面也会非常优秀,人会显得非常平和。秩序的破坏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带来思维,感觉,情绪和心理的混乱,从而使心智和性格发展受到不良影响。所以当秩序敏感期到来,我们一定要保护,理解,尊重,协助我们的孩子,给他们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转发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