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乐天,往昔一起的学习和生活画面就历历在目,而最生动的也是最打动我的是这一幅——倔强不服输的样子:嘴角紧抿成一条线,可爱的大眼睛泪花闪动,拳头紧握。看到她这种神态,我就知道乐天工作中又受了委屈,但是她不怕!画面跳转而定格到一群孩子的身上:高三(十三班)!严谨而生动的班风,钢铁一般的团队,傲人的战绩,这就是他们团队的光环,拉风!我们的乐天正是肖碧川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得力干将——十三班的大班长。作为班长,乐天担重任、为人先、巾帼风范!十三班浓墨重彩的厚重文化,我为肖老师和同学们点赞,我为乐天喝彩!
届高三的光荣榜上,乐天总是处在醒目的位置。乐天读书的劲头、乐天对于学习中问题的追问和探索精神,感召着所有的小伙伴们。
高三(十三班)是年级的一个炫目的名片,乐天是年级传说中美丽的彩虹!
——杨君范老师的推荐语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心理学家BertHellinger曾说:“在我看来,人只有一点点自由,那就是改变自己的自由。”接下来学姐整理的学习方法,希望对你们有一点点帮助。但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自由权,永远只在你们自己手中。
我没见过你,但是我懂你。从高考回过神来已经半年,但紧张感还是闭上眼睛就来。没有谁比我们更清楚你们学习的紧张,同时又能跳出圈子来反思高考的了,所以今天,废话不多说,学姐只想先送给你们学习干货。至于生活,我的班主任肖老师说过一句真理:“现阶段所有的烦恼,都是学习造成的。”学姐相信,只要你们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把成绩稳住,其他的一切,自然会成为浮云。
咱按部就班的来:
01语文高考语文,选择题是一大关键。一道题要么3分,要么0分,丢分丢的不要太爽快!所以我建议选择题动辄5道起步的同学,进行专门的选择题训练。
我的建议是:对于论述类文本阅读,连续三天,每次5道,连续定时刷,15道做完后再对答案,看看错的是否有相同之处。在做的时候,对于模棱两可的选项,一定要做标记,对答案的时候看解析,要彻底明白错在哪里,必要时做笔记记录。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和古诗,是同样的方法。而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文言文,由于文学性强,选择题占比较小,刻意训练时可以顺带把主观题的思路也简答一下,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如果选择题能控制在3道及以内,那么语文成绩就有很大概率得到质的飞跃。
02数学其实我本人数学成绩并不优秀,但有一个很优秀的数学老师—我的班主任肖老师,所以能给你们提供一些方法。
一、基本概念,课本知识。对于高一高二的同学,在学习数学时,最好能同步看课本。高三时我问过一个数学每次+的同学怎么学好数学,他说他就是看课本,高二的时候宁可不写作业也要先看课本。我当时真是后悔莫及啊!书中自有黄金屋,课本是远凌驾于其他一切教辅资料的。对于高三的同学,我知道时间宝贵,再来挨个看课本恐怕时间不够,那么我的建议是:找一本权威的教辅资料,集中看基本定义、定理。
二、错题本。错题本这东西,有利有弊。我记得最烦的就是抄题目,工工整整的写答题过程,可谓“算错5分钟,订错两小时”啊!
我的建议是:对于因为不会而错的题目,抄下题目,写下思路,记录知识点,不必工工整整的写下全部答题步骤,复习时盖住思路,自己先想一遍,在草稿纸上演算,然后对照答案即可,一切以效率为前提;而对于因为马虎而错的题目,只抄下题目和记录答案即可,与上一类题目分开记录,隔一段时间再做一遍,做对了就可以丢弃了。切记,不要为了纠错而纠错!我曾见过我后桌,也是个数学大佬的错题本,那真的是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错题本——归类、收藏好题、答题思路写的龙飞凤舞,除了他自己大概没有人能看懂,但是含金量极高。
03英语我高三英语学科在记忆方面做的比较少,因为六个科目记的东西太多了,对于单词、语法、短语总是觉得记不过来。但是必须记啊,所以我不是强行记忆,我的建议如下:
精读。拿到一道好题目(高考题、省联考题含金量都比较大),做完后要进行精读:划出短语,生词,语法点,放在文章中记忆。我在记忆时会读整个句子,而不是单个单词或短语。想来这也是在培养语感。
但是对于高一高二的同学,很抱歉,你们还是要把握好早读时间,全方位无死角地记忆单词和语法,不要怕忘,就怕你一遍都懒得记!
04物理很抱歉物理对我来说一直是洪水猛兽,我只能告诉你们我所见到的,物理大佬的做法:
一、刷题。犹记得班上物理大佬视《53》如瑰宝的样子,不得不说,五三确实是本宝书,但前提是你得做。
二、多问。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即使很小很小,也要去问!不要想当然,这是理科大忌;也不要认为这不会考,听说过墨菲定律吗?所以,学习物理,必然少不了蹲点物理老师,排队问题的经历!
05化学如果你喜欢化学——我有一个化学很优秀的室友,她热爱化学,后来也很顺利的考上了北师大化学系。我常常问她题,她也不是什么都会,但遇到不会的题,她一来回反问自己怎么会漏掉这个知识点?然后很严肃的对待,很认真的记忆。二来你若下次再问她类似的题,她一定会回答的很完美,即“事不过二”。
如果你不太喜欢化学——我曾经很讨厌化学,上了大学后,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跟随导师来到深圳市大鹏半岛地质博物馆,在那里,我看到了闪着点点光芒的黄铁矿、孔雀石、石灰石……真的很好看。我想到,对于化学提不起兴趣,怕是因为见的太少,对于化学总是停留在题目上的冰冷的文字。所以我建议:对于化学没有兴趣的同学,拿着你们题目上的化学式,上网搜一下,你会发现别样的化学。而且你会意识到,现在所学的化学,都是非常简单的化学!
06生物生物是我的一块心头好,从高一就很喜欢生物。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学习生物,你必须爱课本!
我的书本都是包了皮,翻烂,再用胶布粘起来。书上的旁栏思考题、课后题、课前课后拓展阅读,基本上每个字都过了不止一遍,因为都有可能考!我姑且提供一些学习课本的方法思路:
一、必修1、3,选修是绝对的重视读背。可是背什么,读什么呢?老师划的重点是必背,但眼界绝对不能仅限于老师划的。没划的大字部分,自己觉得有用的,要多读,读熟。也可以依照课本自己给自己出题。
TIPS:班上有个考上北航的同学,高三时就组织了一个生物小组,每天就干一件事:四五个人聚在一起,提问课本上的“冷门”(没有被老师划到的)内容和刷到的好题。
二、必修2相对其他三本更注重理解,最后一道压轴题也是非常重要。在复习时一定要带着脑子背诵。比如在背到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内容时,脑子里就应该浮现一个4*4的表格;在背到精子的形成过程时,脑子里就应该迅速从精原细胞到精子怎么变化的动态图播放一遍。我举得这两个例子都比较简单(主要是我也忘得差不多了嘿嘿),但希望你们在复习必须2时一定要保持清醒。
07理综别问,问就是刷题。
一、对于高三的同学:剩下的多天里,年级上会安排理综考试,班级也会自己组织考试,可能繁多的试卷会使你眼花缭乱。我的建议是:
1.每周末额外做一套理综试卷,自己批改订正,重要的是要计时,整套攻克。
2.每套理综卷都要认真订正,不要觉得“我做卷子都够累了,还订正什么。”如果你不订正,这套卷子的价值趋向于零。
3.形成自己的做题节奏,把握好时间。每个人擅长的点不一样。物理、化学、生物,哪个分配的时间多哪个少,都是依据自己的节奏来的。可以在练习时每完成一部分就记录一下时间,做完后反思一下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二、对于高二的同学:其实高二下学期就已经可以开始刷理综卷子了。我记得当时年级开始组织集体刷理综卷子的时候,班上就已经有人刷48套刷了一年了。高二开始刷卷子,重点不在于你得分有多高,重要的是练速度。不过高二学习任务重,如果课内的知识还没有掌握好的话,建议还是以当下学习为重。
好啦,学习上的建议就是这些。下面是闲话时间~喜欢学习的宝宝们可以左上角退出啦!
关于压力高三压力大是很正常的,甚至有时候你查觉不到,但压力已经把你的背压的直不起来了。
怎么缓解压力呢?我给的答案是——
staysimple说白了,就是那句:“我爱学习,我的心里只有学习。”
把除了学习以外杂七杂八的事情统统删除。起床第一件事是想早读读什么,睡前最后一件事是今天都学到了什么。你可能会说:这样的生活多枯燥啊!但是,亲爱的同学,上了大学,你就会发现,这样的枯燥是多么珍贵!被班主任按在教室自习是多么幸福!
先跟自己比,再和别人比犹记得每次成绩推送下来时,都要兴奋地看排名,划着平板跟前后左右比成绩。考的好了,洋洋得意;考的差了,伤心不已。后来,尤其高三下学期,我开始不再和别人比了,宁可只看自己的那一行数据。
考试前给自己定一个详细的目标,包括每科的分数,排名区间。成绩下来后跟自己的目标比较。
如果自己每一科的成绩,连自己定的目标还没达到,那么跟别人比又有什么意义呢?
下面贴上一个我很喜欢的文章。我曾把它打印下来贴在我宿舍的床头,觉得坚持不下去了就看一遍。我整理了一下,希望能对你们有帮助:
对于衡水中学的学生们,人们只选择性地记住了他们的高考成绩,而刻意忽视了那些高分学生的其他成绩:奥赛奖牌,文体竞赛,发明创造专利。实际上,年,衡水中学有30多人因为其他特长和全面发展,获得了清华、北大保送或者自主招生资格。
对分数的追求,是整个中国教育的问题,其本质是“尺子”的问题,是我们让孩子们追求什么的问题。几乎所有、高校都去衡水中学抢生源就说明,如果有错,也绝不是衡水中学的问题。
“素质教育”?先看看你是否衣食无忧
很多人,包括很多专家一讲到西方先进的教育,就以为只有幸福快乐,没有体罚惩戒,似乎先进的教育都是在无忧无虑、完全放羊、不用刻苦努力学习的情况下获得的。
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爱德华·休姆斯曾经写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文学《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惠妮中学成长纪实》,惠妮中学是旧金山一所著名的公办中学,加州排名第一,也就是“虎妈”的女儿所在的学校。书中的第一章如实记录了该校一名高三女生的一天:睡4个小时,灌4杯咖啡,考4.0的平均成绩(满分)。相比这位高三女生,衡水中学的孩子们,可能也算不上特别辛苦。
在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正式场合中不同学生穿的衣服都是不一样的,不同荣誉的学生穿不同的衣服以示区别。在很多学校,大规模长时间的体育锻炼全部是强制性的,无一例外,娇气就不要来。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36项军规”管制着学生,动辄就“杀无赦”——开除或勒令退学。如果论起严格来,我们很多学校恰恰是太松了,规矩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
但凡有所期望,就必然是辛苦的,只是你努力的方向与要求不同而已。即便到了美国,也同样面临考试成绩的压力,从来没有自由快乐无负担的精英教育。
没有学习压力的童年或许是快乐了,那么青年、中年、老年呢?他/她的这一份快乐可以持续吗?这里又不得不说一个“阶层固化”的沉重话题。
投胎是个技术活儿。对于有的人来说,确实是生下来就不需要去挤千军万马挤破头的那座独木桥。
他可以生于豪商之门,子承父业学会经商运营之道便能把家业发扬光大一生衣食无忧;
他也可以生于普通之家,但他必须拥有远超常人的悟性和能力,也必须有着“站在风口上的猪”那样的敏锐或运气,白手起家发家致富……
但对于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普通人呢?姑且不提出生在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考上一个好大学对他的人生乃至于对他的家族的到底意味着什么。只说对于像我们这样生在寻常人家、并非天赋异禀的普通大众,除了在高考以及人生旅程中的一个个考场上杀出一条血路,还能有多少其他的选项呢?
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找个好工作不是最现实、最迫切的需要吗?而要找到这样的工作,学历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标签!
日剧《女王的教室》说的是日本社会的情况,且看这一段台词:
老师:愚蠢和懒惰的人将会苦于差别待遇和不公平,聪明努力的人将享有各种特权度过充实的人生,这就是社会。你们知道这个社会有多少人过着人们羡慕的生活,知道吗?只有仅仅的6%。在日本,人中只有6人能过上幸福生活。这个班上有24个学生,也就是说,将来能过上幸福生活的只有一两个人,其他的94%每天只有发著牢骚生活着。如果你们想成为那6%的话,只有从现在开始努力,取得好成绩,考个好大学。
学生:我觉得不是只有进个好大学才是幸福的人生啊,还有运动、音乐什么的。
老师:靠运动、艺术成功的可能性更小,那些一流的人才都是从小就接受一流老师们的英才教育,头悬梁椎剌股地努力着。你们这些凡人可以吗?
是的,用数据说话,冷静而理性,现实得可怕。
有媒体曾经对考上名校的衡水中学学生进行回访,结果几乎%的学生都表示,如果让他们再做选择,还是会去这所学校,因为他们觉得,对于他们这些偏远乡村的孩子来说,想要离开乡土走得更好,只有走这一条路,没有别的更好选择。
首先要活下去,然后努力活得好,最后才是活得有尊严。
高分低能?放大个案毫无意义
“高分低能”这个词几乎是伴随着“素质教育”一起出现的。
人们总是觉得获得高分的人往往都是只懂得傻读书的书呆子,人们总是愿意相信学霸们在人际交往、生活自理、创新创造等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
个别媒体迎合着这种“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阿Q心理,时不时地爆出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硕博连读的魏永康、14岁考入沈阳工业大学的王思涵等学霸,因为生活能力实在太差而被迫退学的新闻。
有一个事实被大家忽略了:在“史上最难就业年”说法出现的年,中科大少年班理科实验二班的毕业生,其中一半的人已经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即将留学深造,另外一半人已经确定在国内名校或科研院所继续深造,追踪统计显示,他们的前辈学长们,九成以上获得名校的博士、硕士学位,七成以上活跃在海内外经济、IT、金融等高大上的领域,多人已成为国际顶尖科学家。
有人会不服了——现在是“双创”时代,学霸们的“钱途”又如何呢?
年至年,全国高校累计接收校友捐赠总额达亿,约占中国大学接收社会捐赠总额的31%,全国共有30所高校突破1亿,跻身校友捐赠“亿元俱乐部”。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校友捐款超10亿,跻身中国大学校友捐赠“十亿俱乐部”。
手里没钱,何来这种饮水思源的慷慨捐赠?
诚然,曾经出现过一种现象,或者这种现象现在依然存在着——“成绩一等的替人打工,成绩二等的当上老板”,还流传着“造原子弹的,比不过卖茶叶蛋的”。
这只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成为成功人士的概率,是个硕士高还是个小学生高?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考公务员、进央企等所谓“好工作”,学历条件都是“硬一杯”?
别被忽悠了,不要低估这个社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们,他们对现实情况的掌控以及未来趋势的预测,怎么可能在你我之下?不承认这种差别,实际上是一种变种的“反智主义”,是一种新时代的“读书无用论”。
当老板也有很多种类型,有的确实是志存高远不甘平庸,有的却实是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对前者,我们称之为“创业”;对后者,我们称之为“谋生”。
对于学霸们来说,谙熟历史、了解人性,反应快、想得深,读懂各种明里暗里的信息只在须臾之间,有必要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而担忧吗?
对于学霸们来说,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需要通过会洗衣服、会做饭来体现,霍金的身体除了脑子能动其他哪里都不能动,但也阻止不了他成为当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一切的创新和创造都是在“巨人的肩上”稍稍垫了一下脚尖而已,连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都有问题的人能作出划时代的创新?现在可不是拍脑袋搞发明的时代了。
学霸们,始于高分,但并非止于高分。高分只是一个起点,让他们能够傲立于人生之巅,可以在更高的人生维度上,轻而易举地碾压我等学渣。
快乐学习?小心被冷鸡汤呛着
这世间的事情,可以想一下。大凡快乐的,多半是有害的;大凡痛苦的,多半是有益的。
睡觉天天睡到自然醒快乐不?想吃什么就敞开肚子胡吃海塞快乐不?熬夜喝酒泡吧上网打游戏快乐不?
可为什么我们不敢放纵自己追求这种快乐呢?
因为这是有害的,这种一时的所谓“快乐”必然导致更多更大更长时间的不快乐。快乐学习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炒作过度的伪命题。
学习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既讲究量的积累,又需要质的突破,既要思路开阔,又要强迫症一般的仔细认真。
学习的结果获得了正向的反馈,无疑是快乐的,但追求正向成果的过程,则多半是不那么快乐的。如果过程是快乐的,那么我便有理由怀疑它的效率。
“在今天这个社会,只有高考是最公平的东西。”
“每日三思:我来学校做什么?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得怎样?”
“闭上眼睛就睡,睁开眼睛就学。”
“找到差距是一种水平,承认差距是一种气度,缩小差距是一种能力。”
“如果能在这个炼狱里生活下去,以后走到社会,走到哪里都可以适应。”
如果你们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小烦恼,可以询问班主任,喜欢的任课老师,或者加我的问我也可以~
最后,送给你们一句从初中就激励着我的话: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龄选择安逸。学弟学妹们,加油呀,我在大学等着你们!
联系方式郑州市三全路中段(高中校区)联系-E-mail:zz7zg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