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生活节奏迅速,很多人时长出现身体疲倦、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等问题,很多时候并不是疾病所导致,而是压力太多所影响。
压力会直接影响身体状况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承受过大压力是,身体其实会有应激反应,诸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出汗等情况都是自然生理反应。但压力对身体的影响可不仅仅就是这样,我们将其分为急性影响及慢性影响,长期下来,甚至可能导致疾病或加速疾病恶化。
压力过大压力过大带来的急性影响
压力可能给人体带来立即性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感觉到疲劳、焦虑、难以入眠、注意力分散,甚至还会引起患者头疼、头晕、心跳加速、心率不齐、血压升高等状况。急性影响会降低人体免疫能力,增加患病几率。二对于本身就有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来说,这更容易导致疾病恶化。
压力过大带来的慢性影响
1、心血管疾病
长期压力会不断刺激交感神经及肾上腺素,使得血压上升、小动脉收缩、脂肪囤积,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及动脉硬化,最后引发高血压及心肌梗塞。
2、脑中风
情绪压力可能使血压变得起伏不定,如此一来容易冲击脑颈动脉内壁,可能使血管内硬化的斑块破裂或脱落,在血管中产生急性血栓,引发脑中风。
3、肠胃道疾病
长期压力可能促使胃酸过度分泌而造成胃溃疡,也可能改变肠胃蠕动,造成腹胀或腹泻,若长时间造成肠道功能异常,就容易引发肠躁症。
压力4、精神疾病
虽然压力并不会直接造成精神疾病,但是如果无法适时的调整或释放,就可能导致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累积下来就可能引发忧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精神官能症。
5、免疫功能失调
压力发生时,肾上腺皮质会分泌「皮质醇(又称压力荷尔蒙)」,试图对抗压力事件,不过持续的压力可能使皮质醇分泌过多,导致免疫系统长时间受到压抑,造成免疫功能失调。
6、糖尿病
长期的慢性压力会刺激皮质醇分泌,过量的皮质醇会使血糖持续增高,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另外,压力使肾上腺素过量分泌时,也会提高血糖。
若本身已是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情绪压力的控管,当压力导致皮质醇增加时,会间接压抑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不易控制,对身体造成伤害。
压力如何正确释放压力?
1、社交活动
面临压力时,切记不要孤军奋战,可以多跟朋友聊天、倾诉,把所面临的问题说出来,多一些对抗压力的管道。
2、时间管理
事先设定合理可行的目标,避免在仓促忙碌中累积压力,做好时间规划能让你更从容的面对繁琐事务,也有助于减轻工作或生活压力。
3、良好的生理机能
每日安排固定的运动时间、三餐正常饮食、充足睡眠,能帮助我们维持良好的体能及生理状态,也可减轻压力对健康的影响。
4、放松时间
适时安排休闲活动,例如运动、听音乐、玩游戏、旅游,只要是能让你感到愉快的活动,都有助于让紧绷的身体得到放松。
5、行为与想法改变
除了认清压力来源,也要适时给自己鼓励,改变对压力事件的看法,也能减轻负担。避免以不正当的行为宣泄压力,例如抽烟、酗酒。
6、专业协助
当压力造成身体负面的影响时,可以寻求专业咨询,例如心理咨商、医师协助,藉此缓解压力造成的身心不适,帮助稳定情绪、改善睡眠质量,通过心理咨商也能学习更多调适压力的方法。
寻求医生协助其实压力并非是坏事,适当的压力让我们更上进,但是如果压力超过临界点,过犹不及的情况下,会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对健康造成隐患。因此,当压力过大时,正确的释放压力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