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丁香园
强迫症(OCD)和聚焦于躯体的重复行为障碍,以重复进行、难以抑制的功能损害性习惯行为为特点,《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中将其归类于「强迫及相关障碍」。其药物治疗主要包括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谷氨酸能药物(如N-乙酰半胱氨酸),然而许多个体对这些药物治疗的反应不佳,急需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来自芝加哥大学Grant医生和哥本哈根大学的Odlaug两位学者在JournalofClinicalPsychopharmacology年6月刊上发表了使用水飞蓟素治疗强迫症及相关障碍的病例报道,研究发现患者症状改善而无明显副反应。
水飞蓟素是由水飞蓟植物中提取并广泛用于肝病治疗的一种药物,其主要成分黄酮木脂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改善多巴胺系统功能的作用。水飞蓟素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潜在的副反应包括轻度恶心、腹泻和消化不良。文中作者分别介绍了水飞蓟素治疗拔毛癖、强迫症和咬指甲癖并取得良好疗效的案例。
病例1
拔毛癖是一种以反复拔除毛发为主的疾病,终生患病率约为1%-3.4%。
J女士,18岁,白人,大学生,14岁拔毛癖起病,去年起病情加重。J女士每天花费约30-45分钟拔眉,并因此有明显的社交功能障碍(例如,从未约会)。
既往接受过4个月的每周一次的习惯逆转治疗,疗效不佳。接受水飞蓟素治疗前,检查无物质滥用、精神病症状、躁狂症、强迫症和焦虑障碍病史,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拔毛癖症状严重程度量表(NIMH-TSS)评分为11分(中等严重)。治疗期间,未服用其他药物,所用的水飞蓟素起始剂量为每天两次,每次毫克。
治疗6周后,病人报告已连续4天没有拔毛;4个月后几乎完全停止拔毛(每周有1-2次持续2-3分钟的拔毛);5个月后NIMH-TSS评分为3分,无副反应。
病例2
M女士,30岁,已婚,强迫症状为严重的污染性强迫思维和清洗强迫行为。起病于24岁,去年起加重并造成功能损害。每天约有2小时的强迫思维,90分钟的清洗和回避行为(例如,不触碰东西),强迫症状已损害其家庭关系(与丈夫分开)。
其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为22分(中等严重),因个人拒绝及医保原因既往无OCD的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史。水飞蓟素治疗每天2次,每次毫克,但实际每日2次用药,每次毫克。治疗8周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分12分,无副反应,而且过去3个月症状缓解状态一直维持。
病例3
病理性咬指甲癖是指咬指甲「超过指甲游离缘而低于软组织边界」,并常常产生低自尊感、慢性指甲下感染和牙龈肿痛。
E先生,25岁,单身,非洲裔美国人,病理性咬指甲癖。E先生咬指甲行为始于7岁,每天耗时约2小时。手指检查表现为皮肤红肿,指甲脱离,甲床表面整体受损。症状无连续缓解期,无精神病性症状,无药物治疗史。
水飞蓟素毫克治疗2周有显著改善,4周后咬指甲冲动消失,指甲显著恢复。
但由于改善后病人自觉无需用药而停药,2周后咬指甲行为再度回到治疗前水平。重新严格治疗4周后,病人症状再次消失,且无副反应报告。
最后,作者提出了3种独立的可能假说以解释水飞蓟素的治疗作用。
1.目前已知氧化应激与神经退行性进程、部分心理疾病(包括OCD)相关,尽管黄酮木脂素(水飞蓟素主要成分)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尚不充分,水飞蓟素产生的多种代谢物通过口服可在体内达到最大全身浓度,进而抑制自由基和氮氧化物形成。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代谢物浓度可达到有效的外周抗氧化作用,但尚不清楚其对人体的神经生物学作用达到何种程度。
2.多巴胺系统对许多认知功能(如记忆、注意、任务切换与反应抑制)具有调节作用,多巴胺递质紊乱在OCD及相关行为障碍的病理生理方面有重要作用。水飞蓟素可能降低前额叶皮质的多巴胺能损失,改善多巴胺能相关的执行功能。换言之,前额叶多巴胺系统的药理学调控能通过强化对行为自上而下的控制,实现针对强迫症反复行为核心症状的改善。
3.还有证据显示,额叶皮质区多巴胺水平增加可能是水飞蓟素对单胺氧化酶(MAO)的抑制作用,因而可能提高执行功能。通过这些病例,作者认为水飞蓟素可能是强迫谱系障碍潜在的有效治疗方式,但仍需对照研究以证实这些观察结果,解释生物学机制,确定合适用药剂量。
仁康开讲啦胆囊炎的治疗疱疹性口炎发病比较突然新妈妈一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