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增长和传播的速度,远比人类理解和接受的速度要快,导致庞杂的信息如海浪般四面八方涌入我们的生活。
人如果在短期内接受大量信息而来不及分解消化,一旦超出机体的承受力,便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这种症状被称为“信息焦虑症”。
像“网络综合症”、“手机强迫症”等时代感很强的精神问题,实际上都是过量信息作用于人而产生的焦虑心理反应,都是信息焦虑症的表现。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焦虑症的年发病率达1.1%,终身患病率达5.1%。目前,中国轻型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达到14%,其中就包括能够被确诊的抑郁症、焦虑症等。像媒体从业者以及都市上班族这类群体,每日需接触“海量”信息,患上信息焦虑症可能性较大。
现代社会中
现代社会中,人们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大众传媒。丰富的传播媒介,使信息传播的数量和渠道日益增多。但同时,不论是否与我们自身相关,也不管其客观与否,大量庞杂信息不断冲击着受众的接受能力,使个人信息严重超载。加上快节奏生活使我们的生活逐渐被碎片化,人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办事效率大打折扣,心情变得浮躁起来,信息焦虑症也趁机而入。
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合伙人李笑来先生曾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信息过载的本质是——垃圾信息的过载。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逃避信息,而是更高效地面对和筛选信息。
在这个日益膨胀的信息世界里,我们要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筛选机制。首先,要明确信息获取的目的,有选择地接收有效的信息,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其次,应整理思路、归类信息,及时清理不需要的信息。此外,要减少沉迷于快餐式文字世界的时间,留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思考。
除了个人因素,刘爱民先生还谈到:“媒体也应该思考自身的问题。在执行传播信息的任务时,应当严格把关信息内容并且控制信息数量。”媒体应挖掘、传播更多有意义有营养的信息,而不是争做“标题党”、一味追求阅读量和商业效益。此外,媒体应精简和分类整理好信息,以方便人们获取有效信息。
图文编辑:王奇
责任编辑:王奇
发布:安大江淮青传中心
白癜风的专家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