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罗曼蒂克,但这部逼格爆棚的片子还是

有了一帮亮瞎眼的卡斯的加持,程耳这次在影像视听风格上憋劲儿放了大招,看得一帮文艺青年心花怒放。精准测量的严谨构图、极简处理的台词文本和表演、把镜头凑到演员脸盘子跟前的夸张特写,疯狂且精致的配乐、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的吴侬软语,包括猩红色的字幕,让影片处处充盈着风格化的暴力美学和黑色幽默,把形式感做到了国产电影的极致。但在故事和人物的塑造上,却明显感觉“身体被掏空”,失败的剪辑让本来就不完整的故事线雪上加霜,也把一大把本来有机会出彩的角色生硬阉割。这部我今年唯一期待的一部电影,成了一根只能闻到肉香的鸡肋。

克制而迷人的形式感,很美很罗曼蒂克

《罗曼蒂克消亡史》每一帧画面的美感都是经过测量的,颇有向极致形式美大师韦斯·安德森靠拢的感觉

导演程耳的影像语言一直都极具风格,相比于大场面的外景,他的作品尤其擅长封闭室内空间的呈现,有一种强迫症患者的工整和压抑。在这样的场景下,其影片中的人物也都惜字如金,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庄重的仪式感。

程耳作品《第三个人》剧照(高圆圆/徐铮主演)

程耳作品《边境风云》剧照《罗曼蒂克消亡史》中也类似出现了类似的镜头。

《罗曼蒂克》强迫症的画面构图

《罗曼蒂克消亡史》将这种仪式感做到了极致,每个演员都用舞台剧的方法绷紧了背端着演,还个个操练着一口温软的上海话,这是导演准备的一个秘密武器。在我听来,上海话无论是由男人还是女人来说,都自带一种似乎在撒娇撩骚,但又保持着一种傲娇冷漠的属性,听得耳朵痒痒的。

片中唯一的上海籍演员王传君,演绎起这个小瘪三的角色比其他人传神得多

但有意思的是,影片中所有的演员只有王传君是上海人,而且剩下的除了袁泉和浅野忠信,都是北方人。很多场景中,台词相对较多的葛大爷和章子怡,在上海话和普通话之间来回切换,藏不住的京味儿还是会让人出戏。

影片中的很多特写镜头有一种黑色喜剧的荒诞

虽然讲的是大时代背景下的故事,但导演依然偏执地还是以室内的中小景别为主,有很多把摄影机凑到演员的脸盘子跟前的特写,章子怡、霍思燕和袁泉都得到了这种待遇,有一种黑色喜剧的荒诞感。不过一旦把摄影机移到室外,导演的短板就暴露了。有几个室外的航拍镜头——真的什么都没拍到。

钢琴家赵胤胤和妻子演员陈数

配乐找来了王家卫的御用梅林茂和陈数的钢琴家老公赵胤胤,找来这两人并不难,难得是怎么去片子中去找到他们的位置和功能。这点程耳把握得很棒,用配乐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失败的剪辑和叙事,带起了整部电影的张力,配乐绝对是你看这部影片中无法忽视的一环。

虽然有导演之前的功力铺垫,但《罗曼蒂克》的视听语言所构建的暴力美学无疑是极具突破性的,让这部黑帮影片没有变成类似《上海滩》的类型电影,而呈现出一种克制而迷人的优雅,如同《王牌特工》中杀人前先系好袖扣的科林·弗斯,而这也许才是真正的上海黑帮的日常。

本该是上海滩的群像图,结果只便宜了浅野忠信

程耳每次的作品都是自编自导,他确实有这个自信,不管是《第三个人》、《边境风云》都可以看出剧本故事的扎实程度。他是国内少有的,能将影像和故事平衡得很好的导演。但《罗曼蒂克》的故事,他很不幸地搞砸了。

影片故事取材自程耳的同名短篇小说集,注意—是短篇小说集,所以影片中如此支离破碎的故事线,也就容易理解了。

群戏本来就不好控制,似乎导演这次太执着于影像形式感,结果让影片的故事变成最后只剩下浅野忠信这一条线是完整的。剪辑这次也砸了,想要和《边境风云》一样继续玩时空跳切,首先故事逻辑得过硬,才能经得起打乱重组,比如曹保平的《追凶者也》。这次故事和人设已经坏了,程导的剪刀还放错了位置,应有的剧情铺陈全部被剪掉,反而该剪掉的却一直啰嗦地炫技剪切。

影片开头其实铺陈得相当精彩,这个场景没有任何对白,将三个人的身份差别全交代,并且成功地用画外音交代了另一个场景的故事。

群戏本来就不好控制,似乎导演这次太执着于影像形式感,结果让影片的故事变成最后只剩下浅野忠信这一条线是完整的。剪辑这次也砸了,想要和《边境风云》一样继续玩时空跳切,首先故事逻辑得过硬,才能经得起打乱重组,比如曹保平的《追凶者也》。这次故事和人设已经坏了,程导的剪刀还放错了位置,应有的剧情铺陈全部被剪掉,反而该拿掉的却一直啰嗦地炫技剪切。

举几个剪辑的例子:

片中有一个叫小张的角色,前边用大量的笔墨在讲他的故事,对于这部惜字如金的电影来说已经很奢侈,我以为所谓的小张就是杜淳饰演的车夫,结果之后真正的小张一出镜就立刻被枪杀,一切都是如此的莫名其妙,不明所以。之后闫妮也跟着奇怪地中枪,临死时手中的信也没有了后续。

与之相反的是,章子怡和浅野忠信的床戏表现力平平,却不厌其烦地涌现,同一个镜头甚至反复出现了两次。

浅野忠信的角色着墨用心最多,也最出彩,而其他角色基本上都被拦腰砍断或者阉割,缺少必要的铺陈和后续,人物没有了正常的内心逻辑,显得别扭而莫名其妙。减法式的表演让所有演员都面临着巨大挑战,是不是好演员,功力立见分晓。

章子怡和葛大爷的表演明显有一种困兽的感觉,看着戏份都不少,表演也挑不出错,但就是有一种使不上劲儿的别扭。

杜淳饰演的车夫,本来是个很有故事的角色,却完全没有后续,完全成为葛优身边的一个隐形随从。

同样没有被展开故事的闫妮戏份更少,但她演技实在太厉害,在一帮戏精里照样出挑,和杜淳场在门房那的对话可以入选教科书了,完全演出了角色不动声色的凶狠和城府。

袁泉的戏份是不少,但似乎和整部电影没有太多关系。

相对来说,王传君、杜江、霍思燕的这条线还算完整,杜江很幸运,在一群大牌明星都翻船的情况下,他的故事竟然是圆满的。

至于打酱油的韩庚和钟汉良,粉丝们就当他们没来过吧

罗曼蒂克在哪里消亡?

就在闫妮和袁泉的那场下午茶里

除了上海话和俯拍的弄堂屋顶之外,大部分场景都在室内拍摄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并没有露出太多的上海痕迹,似乎把电影的背景搬到重庆、南京似乎都是成立的。但作为最早在上海文学中出现的舶来语——罗曼蒂克,只能在上海消亡。

影片中所有的上海式罗曼蒂克,都在一种禁欲的优雅和冲动的放浪中来回冲撞,直至最后消亡。最典型的就在闫妮和袁泉的那场戏里。一个遵循老式封建秩序的厨娘,和一个具有现代摩登意识的明星,在一个有阳光照射进来的下午,在一张西洋餐桌上相对而坐,悠闲地享用着可能是从新新百货买来的起司点心。她们的话题从最新的艺术电影,转到戴先生的鸽子蛋钻戒,闫妮心怀城府的步步紧逼和袁泉心如死灰的愤怒绝望,都在这优雅香甜的氛围和吴侬软语的浸泡之下,隐藏得美好而祥和。我猜想,那就是上海式罗曼蒂克的日常。(完)









































长春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d/64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