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例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早期白癜风治的好吗 http://m.39.net/pf/a_6698604.html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接下来我们看3例强迫症心理

1

来源:医院

翔翔(化名)上小学四年级。自从一个多月前翔翔的出现了许多奇怪的行为。根据父母反应,近一个月来,发现翔翔走在马路上总是要数电线杆,而且数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数。有时数着数着因旁人干扰忘记数的数目了,会表现得很焦躁,甚至要求回到起点重新数。尽管他们对孩子多次进行严厉地指责,仍无效。无奈之下父母带翔翔来到了心理门诊,经医生诊断翔翔是得了儿童强迫症。

面对心理医生翔翔诉说了他近一两个月之间的奇怪行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数电线杆,每次放学总是奶奶和我步行走回家,路上没什么好看的东西,无聊就数数电线杆玩。后来不知道怎么,一走到路上我就想数电线杆了,不数就觉得不舒服。”

儿童强迫症案例的诊断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现强迫性行为,如:走在马路上总是要数电线杆,而且数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数。有时数着数着因旁人干扰忘记数的数目了,会表现得很焦躁,甚至要求回到起点重新数。但患儿并不像成年的强迫症患者那样,有明显的内心矛盾和焦虑不安。一般来说,患儿对自己的强迫行为并不特别感到苦恼和伤心,只不过是刻板地重复这些行为而已。

2、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强迫性症状,如强迫意向、强迫观念、强迫情绪等。其症状表现也多种多样:如反复检查作业是否做对了。测验或考试时,看到衣服上有点脏或有点小线头之类的,就出现强迫观念。如不让他重复这些动作,他们反而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

3、焦虑。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胆怯、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综合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史、精神病家族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儿童精神障碍。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被评估诊断为儿童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案例的病因分析

经医生了解翔翔的母亲性格比较内向,对张某也要求很严格,尤其在卫生方面,每次都要求其洗手消毒后才能用餐。特别是在考试名次上,总是希望他在班级名列前5名。

造成儿童强迫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心理原因、生活环境、习惯等多个方面。翔翔的病因也就是在于父母对他的教育方面。家庭的教养方式严厉,父母工作忙;家长过分看重求助者的学习成绩,对他的心理发展缺乏全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l/10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