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忍不住刷手机一招教你搞定强迫症

最近,看到一部电视剧,让我深有感触。剧中说,二十二岁练习生暖暖离开女团后无处可去,在好朋友韩雪的帮助下,她搬到韩雪的家里。不巧的是,她遇到了韩雪的弟弟韩彻,在第一晚上她就收到了厚厚的暂住须知。里面提到:“榴莲、槟榔,韭菜...不允许存放冰箱”;“肉眼所有看见的东西,必须保持原样”;“早上7点之前,晚上9点之后,不允许发出任何噪声......”然而,这些须知可不是说说就算了,当第二天早上韩彻被做饭声音吵醒时,他一看时钟,断定暖暖7点之前就发出了噪声,更是第一时间去质问暖暖。韩彻用自己的要求去逼迫暖暖,有一丝差错都不能容忍,这简直妥妥的强迫症。反观我们的生活,有时,自己是不是也有些许的强迫症呢?进门,第一时间洗手;挤完牙膏,必须立马盖上盖;穿的鞋子,不管何时,必须摆放整齐......自己总是控制不住地要保持自己手部的清洁,坚持所用的物品都必须归回原位,甚至务必是有序的。总之,只有做到了极致的整洁,自己心里才能踏实。但是,任何人不可能长久一个人生活,不跟别人打交道。而一旦与人交往,强迫症就会成为横亘在我们与他人之间的阻碍,使得我们焦躁不安。01

强迫症不是洪水猛兽

生活中,总是能看到,有些人不自觉地将身边歪了的物品摆放整齐,甚至都不分时间场合。有个同事曾分享说:在大街上,看到有人歪着戴帽子,直接上手给人摆正了。而当事人回头一脸惊讶,因为别人就是喜欢那样歪歪的感觉。心理学上讲,强迫症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反复的、当事人无法自我控制的观念或行为,是一种焦虑障碍。也就是说,如果某一外在行为或内在思想在你的身上反复出现,如果不做、不去想,让你的内心感到极其不安,那么,几乎就可以断定这是强迫症。因其行为表现不同,又分为多种类型。上述朋友的行为,不能自已地把看到的事物收归整齐,就是典型的整齐强迫症。而常见的还有清洗、检查、仪式性和数字敏感类等强迫症。有清洗强迫症的人,但凡感觉自己碰到了脏的东西就要去反复洗手、洗澡或是洗衣服。有检查强迫症的人,常常是出门之前反复检查水龙头、电灯,确认其是否关好了,门是否锁好了。而有仪式性强迫症的人,则会在做某件事之前,做一些固定的动作,可能是在睡觉之前合上窗帘,或是起床后拉开窗帘。甚至有数字敏感类强迫症的人,他们可能会害怕数字4。因为4,谐音意味着“死”,所以,但凡跟“4”沾边的事物,他们都难以自控地抗拒。以上这些行为对于正常人来说,做与不做似乎没什么差别。但是,在强迫症的人眼里,这简直就是天大的事,如果不做,他们则会变得狂躁不安。除此之外,还有总想些没有意义的事的“穷思竭虑型”和“害怕被惩罚型”等强迫症。强迫症类型很多,但它并不是洪水猛兽,它是可治愈的。有句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们越是了解它,就越容易战胜它。02

摆脱强迫症,

离不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从心理学角度讲,强迫症是一种焦虑障碍,也是一种心理疾病。也就是说,要想摆脱强迫症,良好的心态很重要。有强迫症的人,总是无法控制强迫思维和行为,也很难做到只强迫或是要求自己,常把这种强迫强加到密切接触的家人身上。而家人的反应与态度,也会起到直接的影响。有的人认为,强迫症不是病,只是个人的习惯而已,不像感冒发烧那样,医院治疗。之前,有一个同事上班总是迟到,原因是,他每次出门之前,都一定要来回检查门窗、水龙头,甚至会反复确认门是否锁好。为此,他很苦恼,迫切想要找医生治疗,家人却回应“又不是什么病,花那冤枉钱干啥”。家人不理解,他感到孤立无援,常常陷入无助。也有人意识不到的自己的强迫症,但其家人,却又太过焦虑。我有个表弟就是如此,他有个专门杯子架,分别放置喝果汁、喝牛奶、喝水等的杯子,如果对应的位置放错了,就必须要将其刷干净晾晒消毒,再来使用。家人总提醒他,不用分得那么清楚,不必去晾晒消毒。我们都知道“禁果效应”,越是禁止,越会强化其行为。结果,家人越是强调,他越焦躁,强迫的症状也越严重,杯子分得更细了,增加了茶杯、漱口杯等,而且每次用之前,都要开水消毒。由此可见,有强迫症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面对强迫症,进而摆脱强迫症。03

摆脱强迫症,

最重要的是学会自助

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让我们内心跟充满力量,但最终,我们要想彻底摆脱强迫症,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自助。强迫症专家东振明说:“一切强迫症都是纸老虎!你具备所有战胜强迫症的内部资源!看清想法、选择行为、经历情绪。记住这三句话,你的强迫症就能好。”而且,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才更容易从根本上,解放自己,让我们生活更自在快乐。那具体我们如何自助呢?婚姻与家庭幸福研习社联合盖德强迫症研究中心主任东振明,倾情打造了强迫症自助指南课程课程,旨在带你走上自助之路,彻底摆脱强迫症。

课程介绍

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l/109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