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唯一的强迫症医院

每个周二下午的强迫专病门诊都会听到许多不同版本的有关强迫的故事,每个前来就诊的患者都好像掉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痛苦、焦虑、恐惧,为了走出这万劫不复的深渊,他们努力再努力,但却好像又“无能为力”,甚至越陷越深。

明明已经洗过手,但总觉得手没洗干净,哪哪都是细菌病毒,我洗洗洗……

每次出家门总是不踏实,门窗有没有关好?电源开关?煤气阀门呢?我检查检查再检查……

4-死,沙-杀,熊-凶……停不下来的联想,越想越不吉利,要倒霉了,怎么办?怎么办?

我明明很喜欢ta,但却控制不住的想暴力攻击ta,我得精神分裂症了吗?

每次坐地铁,总有想跳下去的冲动,我是要疯了吗?

每次见到异性,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目光,越控制却越不能转移我的目光,我很龌龊......

……9……数到停不下来。

车门必须要拉三次……走路必须踩到砖缝的十字……

虽然是不同的故事,但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会和我说:医生,我知道没有必要,但我就是控制不住。是的,明知没有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这就是强迫症最让人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的地方。强迫症甚至被戏称为精神癌症,并且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强迫症的群体也在不断扩大。截止到现在,强迫症已经正式被列为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

所谓精神疾病中的“癌症”—强迫症究竟有什么表现和特点呢?

强迫症是以持续存在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为特征。

强迫思维是反复的、持续出现的闯入性的想法、冲动或者表象,例如生病或变脏的想法、伤害家人的意象以及做禁忌之事的冲动等。

强迫行为是重复的行为或精神活动以应对强迫思维所带来的焦虑恐惧,或者必须非常刻板地遵守规则,例如过度的追求整齐对称、仪式化的动作、强迫性的计数等。

强迫症的首次发病年龄多在青春期或青春期前后,是一种多维度、多因素的精神心理疾病。强迫症的发生与病前人格因素密切相关,追求完美、高度责任感、缺乏安全感、犹豫不决、低自尊、灾难化思维模式等,这些个性特点跟家庭氛围的矛盾性/控制性,早年生活经历有关,特别是幼年创伤。

虽然强迫症被称为”精神疾病中的癌症”,但近年来随着精神药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强迫症的治疗取得不错疗效。其中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氟伏沙明、帕罗西汀等是治疗强迫症的一线药物,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治疗等心理治疗对强迫症同样有效,特别是认知行为治疗,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轻中度强迫症的首选治疗方式。

早期诊断与评估,专业规范的全病程治疗是强迫症取得疗效的关键因素

年4月首都医科医院荣获首批全国强迫症诊疗示范基地,也是北京地区唯一的强迫症诊疗示范基地。

该诊疗示范基地包括强迫症专病门诊、心理治疗门诊、临床心理病房,形成门诊初诊-住院治疗-门诊随访评估的全程诊疗模式。临床心理病房引进国际先进的治疗理念,实行基于评估的开放式人文管理,采用心理治疗与生物学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充分体现了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理念。

目前开展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中医治疗及心理治疗。其中心理治疗包括个体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团体、正念团体、运动团体、游戏团体。

该诊疗基地主要由首都医科医院李占江教授带领的临床心理团队负责,对强迫症的病理机制与综合治疗模式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研究与实践。

在国内率先开展手册指导下强迫症的规范化认知行为治疗及研究,首次编制了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强迫症认知行为治疗手册,并通过临床研究证实了该手册的适宜性及有效性,引进了国内首个青少年群体强迫自评问卷—莱顿强迫问卷,初步建立了中国标准化强迫症状诱发图片库,可以为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症状诱发材料。

同时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探索强迫症的大脑神经活动,发现患者的脑神经活动改变不仅局限在眶额回-纹状体-丘脑-皮层环路,也存在于小脑等脑区,拓宽了对于OCD病理机制的理解,并发现认知行为治疗能够逆转某些脑区的异常功能,首次表明认知行为治疗能够调节强迫症患者的脑自发活动协调性。

临床心理团队自年来一直开展认知行为治疗的相关培训和研究,与国外专家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多次邀请国际知名的强迫症CBT专家——英国巴斯大学PaulSalkovskis教授来院进行培训和督导,培养了10余名临床经验丰富的CBT治疗师骨干。

专家资源

主任医师

李占江杨蕴萍李晓虹

主任心理技师

姜长青

副主任医师

西英俊刘竞李颖陈群罗佳

主治医师

唐利荣孟繁强

主管护师

武平平

心理治疗师

马云崔洁邵啸

若有强迫的诊治需求,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l/10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