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al/医生+(doctorplus1)导语失眠的非药物治疗1.纠正失眠的主要方法是行为调整和心理调节,不宜长期依赖药物治疗。2.保持乐观、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应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3.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入眠,但是睡前3小时避免体育锻炼。4.睡前4-6个小时避免用咖啡因及尼古丁。5.避免使用酒精帮助睡眠。6.不要在睡前进食大量食物。7.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牛奶。8.避免日间过度睡眠,白天可适当短暂午睡或打盹片刻。9.作息时间规律,晚上在固定的时间就寝。10.上床后不要再想白天的事、工作问题,避免在床上坐其他活动,如看电视、谈话、进食、看书、考虑问题。11.如果卧床后不能迅速入睡,可起床稍微活动,等再有睡意时再上床,目的是使床与睡眠形成条件联系。12.既不要努力去睡眠,也不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思维,顺其自然。失眠的药物治疗一.安定类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
这类药物就是大家熟悉的安眠药,也是害怕成瘾的药物,它的优点是镇静催眠效果好,价格便宜,缺点是副作用偏大,如早晨醒来头晕,肌肉无力,还容易造成白天警觉性下降,不能从事开车这样的工作,长期大量使用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小常识:
①凡是药品后面是某某西泮或者某某唑仑的,都是安定类药物。
②药物依赖:包括心理依赖:内心深处渴望服用药物,即使不服药,只要身上有药就会很踏实。躯体依赖:一旦不服药,原来的症状如失眠,烦躁等会再次出现,还会出现心慌,恶心,出汗等多种躯体方面的症状。
如果产生药物依赖,一般来说患者会出现服药剂量越来越大,但是药效却越来越差的情况,这是依赖的表现。如果患者服药剂量在常用的范围内,药效一直很好,这种情况不认为患者出现了依赖,我在临床上就经常见到患者服用某种安定药时间很长,但是剂量不大,效果很好,也就不建议患者换药了。按照安定类药物的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1.短效的药物:药物起效快,药效消失得也快。1咪达唑仑:常用剂量7.5-15mg,睡前15-30分钟服用,建议短期临时使用。2三唑仑:常用剂量2.5-5mg,睡前15-30分钟服用,这个药物已经买不到了,停产了。2.中效的药物:镇静催眠效果肯定,第二天醒来副作用偏大,优点抗焦虑效果好。
1.艾司唑仑(舒乐安定):常用剂量1-3mg,睡前15-30分钟服用。
2.奥沙西泮:常用剂量15mg-30mg,睡前15-30分钟服用,也可以7.5-15mg临时服药抗焦虑。
3.阿普唑仑:(佳静安定)常用剂量0.4-0.8mg,睡前15-30分钟服用。也可以0.4mg临时服药抗焦虑。
4.劳拉西泮:(罗拉)常用剂量1-2mg,睡前15-30分钟服用。也可以0.5-1mg临时服药抗焦虑。3.长效药物:优点是镇静催眠效果在安定类药物中最强,缺点是副作用较大。
1.氯硝西泮(氯硝安定):常用剂量2-4mg,睡前15-30分钟服用。白天易出现头晕,身上乏力。药效最强,副作用也最大。
2.硝西泮(硝基安定):常用剂量5mg-15mg,睡前15-30分钟服用。
3.地西泮:(安定)常用剂量5-10mg,睡前15-30分钟服用。安定类药物的使用原则:
①间断服药原则:每周用药2-4次,能不用药就不用药,不长期大量服用。
②最低有效量原则:小剂量管用就不用大剂量。
③定期换药的原则:如果是病情需要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建议3-4周就换另一种安定类药物或者第三代安眠药,可以有效地避免依赖的产生。注意换药时,原来的药慢慢减,新加上的药慢慢加,一般来说3-5天减一次,一次减一半的药量。两种药物交叉服用一段按时间后,再撤掉原来的药物,把新药加到治疗量。如果是服用的短效安定药,减药的过程相应延长。
如果患者年龄偏大,服药剂量不大,疗效较好时,也可以不换药,只要安定类药物服用的剂量不增加,在正常范围内,疗效不减弱,就认为患者是需要而不是依赖。未完待续关联文章阅读↓↓:强迫症系列标题1: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强迫症的治疗和预后标题2: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他为啥反复洗手-漫谈强迫症的表现及诊断标题3:科普
国际通用的《耶鲁布朗强迫症严重程度标准量表》——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抑郁症系列标题1:科普
医院副主任医师赵振海:为什么抑郁症患者大多爱看内科?标题2: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抑郁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标题3: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抑郁症的非药物治疗及预后
焦虑症系列标题1: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焦虑症的表现有哪些?标题2: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焦虑症的诊断及药物治疗标题3: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点评焦虑症的几种用药方式标题4: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焦虑症的心理治疗标题5: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焦虑症自测
标题: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治心理疾病要防假中药
失眠系列科普1: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浅谈失眠北京中医药大学医院
心理门诊赵振海医生简介
赵振海 副主任医师
长按(扫描)
赵振海,男,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会员,中国性学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睡眠医学会理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班(中医心理治疗方向)
(北京市第二届西学中高级研究班)
北京大学医学硕士
山东济宁医学院大学本科毕业
大学本科毕业于济宁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精神医学与精神卫生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国内第一所设立精神医学专业本科的高等医学院校)。
后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医学硕士学位。
目前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在读。跟随著名中医院汪卫东教授系统学习本土的中医认知催眠疗法,中医发展心理疗法治疗精神疾病,探索研究精神疾病的心理学发病机制:异常人格发展及其治疗。
大学毕业后医院工作至年05月,多年来一直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曾在北医六院出门诊8年,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及强迫症的药物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正在学习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精神疾病,探索研究精神疾病发病的心理学机制。
.6月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医院工作,继续从事精神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提示:“医生+”客户端的线上医课堂在进行中,更多精彩课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l/11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