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检查冥思苦想hellip这是

青少年白癜风的危害 http://pf.39.net/bdfyy/bdfyw/160303/4779951.html

晓南说心理疾病是不是心理有问题?怎样才算是有心理疾病?得了以后可以不吃药吗?药物有副作用吗?能治好吗?......如果你也有这些困惑,或者对此好奇,也许你需要这个专栏:共读医生的书。我们想要借助医生的专业讲解,让更多人走近常见心理疾病,了解其识别与治疗。

该系列文章选编自这本医生的书

《常见心理疾病康复家属指南》

白汉平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整理:晓南心语

-案例-

小美,女,20岁,家居农村,成绩优秀。因为学习勤奋、遵守纪律、小心谨慎、严肃认真,高中时年年担任班长。因学习紧张,担心任班干部影响学习,曾向老师递出辞呈,被严厉批评。

以后常为此事冥思苦想,进退两难,有时辗转通宵,权衡利弊,犹豫不决,如是多日,自己觉得脑子里有两个人打架,学习成绩下降,做事六神无主,十分小心和仔细。

锁门后要反复开关几次,验证是否锁紧。吐痰时要左右巡视,待周围无人时才轻吐出,吐完之后还要审视良久,确信没有溅到别人身上才放心。有次借别人的桶打水,之后每次见到此人就忍不住确认自己是否还了桶,并反复致谢。

内容提要

1

这到底是什么疾病?

2

人群中的患病率是多少?

3

强迫症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4

治疗强迫症的药物如何起效?

5

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是什么?

6

强迫症能治愈吗?

1

这到底是什么疾病?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

2

人群中的患病率是多少?

年我国12个地区心理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在15~59岁人口中,患病率0.03%,占全部精神病病例的1.3%。城乡的患病率相近,女性患病率(0.%)高于男性患病率(0.%)。

3

强迫症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1)强迫观念

①强迫怀疑

对已经完成的事情有不确定感,如门窗是否关紧,钱物是否失落,尽管经过多次核实,甚至自己也清楚这种怀疑是没有必要或这件事情本身无关紧要,但心中仍不踏实;

②强迫回忆

不由自主地反复回忆以往经历,虽系琐事,仍挥之不去,无法摆脱;

③强迫性穷思竭虑

对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反复思索、创根究底。

(2)强迫情绪

强迫情绪主要指一种不必要的担心,如某患者坐公共汽车时总是把手放在头顶上,为的是万一车上有人丢失钱包以免涉嫌自己。

(3)强迫意向

患者感到有一种冲动要去做某种违背自己心愿的事,如某人见到电插座就像去触电,站在阳台上就想往下跳。患者不会真的去做,也知道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但这种冲动不止,欲罢不能。

(4)强迫行为

①强迫检查

如反复检查门是否锁紧,煤气是否关好,账目或稿件是否有错,因而重复检查验证,严重时检查数十遍也不放心。

②强迫洗涤

如反复洗手,反复洗涤衣物,明知过分,但无法自控。

③强迫计数

高楼大厦的门窗、数楼梯、数电杆、数地面砖等。

④强迫性仪式动作

患者经常重复某些动作,久而久之程序化。如某同学进寝室时习惯在门口先做个立正动作,然后再走进去。

4

药物怎样起效?

如氯丙咪嗪、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等具有抑制5-HT再摄取作用的药物,对强迫症有良好效果;而缺乏抑制5-HT再摄取作用的其他三环类抗抑郁剂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不佳。一些临床证据显示强迫症的发病可能与选择性基底节功能失调有关。

5

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应如何应对?

三环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多,如口干、视物模糊、便秘以及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SSRIs药物的副作用较少,约半数患者无副作用主诉,最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便稀、头疼、焦虑、失眠、多汗等。出现不良反应后,可以通过对症治疗、适当减少药量等方式减轻不良反应。

6

这个疾病能治愈吗?

约1/3的患者,首次症状出现于10~15岁;75%的患者起病于30岁前。大多数病例起病缓慢,无明显诱因,就诊时病程往往已达数年之久。

54%~61%的病例逐渐发展;24%~33%的病例呈波动病程;11%~14%的病例有完全缓解的间歇期。患者常有中度及重度社会功能障碍。药物治疗可以使本病的愈后有所改善。一些报告指出,起病年龄早、病程长、强迫行为频繁出现、伴有人格障碍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晓南说

年10月10日,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让我们一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l/124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