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一些家长抱怨:孩子平时成绩还可以,可是一到考试就不行。不是计算出问题就是卷子答不完。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很有可能是考试焦虑对孩子造成的消极影响。
种在考试情景下通考试焦虑是一过个体的认知评价激发的负面情绪反映,这种情绪会导致各种防御或者逃避考试的行为,并影响个人的认知、情绪以及认个健康。
考试焦虑是考试压力大心紧张的外在表现。可以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会有一些考试焦虑,适度的焦虑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注意力,考出好成绩。但是过度焦虑,却会影响正常发挥。例如有些考生考试前辗转反侧睡不着;还有些人开考之前频繁上厕所,严重者甚至出现呕吐或者腹泻;还有些人在考试过程中“大脑短路”,什么也想不起来;还有些表现在答题过程中遇到难题,大脑一片混乱,顿时整个人口渴、呼吸急促、脸烫、手心冒汗,腿也跟着不自觉抖起来。
无论是考前焦虑还是考试中的过分紧张,都对考生的心理和思维造成困扰,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考虑焦虑呢?为此我也做了专门的调查。孩子考试焦虑的原因分析1、担心自己考不好,影响自己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考不上重点高中,我可能就没有好大学可上了!”“高考要是落榜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是考试前听到很多考生的说法,可以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对考试的结果担心,对未知的未来担心。2、担心自己复习的不全面、不扎实,感觉还有很多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三角函数那个板块我觉得掌握的不好,万一遇到不会的题可完了!”尤其是考试前几天,经常会感觉越复习问题就越多,没掌握的内容越多,自己的担忧也跟着加剧。
3、担心考不好受到家长或者老师的责罚。
每次考试前儿子都反复和我确定一个问题:“妈妈,我要是考不好,你不会责怪我是吧!”直到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他才明显松口气,然后又会说:“考不好,老师是不是得罚我?”
害怕老师和家长对自己失望或者责备,往往成了孩子心理最沉重的负担。
4、担心考不好会受到别人的嘲笑或者鄙视。
“妈妈,我要是考不好,班里的乐乐(化名)又该笑话我了,上次他比我考得好,老拿成绩那事挖苦我。这次我不会又考不过他吧。”
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强,不甘于人后,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也会对考试的成绩过分在乎。
有些孩子在考试之前就像有强迫症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表达自己的担心。面对孩子对考试的焦虑和紧张,作为家长或者老师,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目的是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缓解孩子的紧张和焦虑。
帮助孩子缓解考试焦虑的有效方法
考试前缓解考试焦虑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和孩子做一次深入的长谈,帮助孩子卸下心理负担。
可以和孩子一起把考试担心的问题罗列出来,重估考试威胁。
担心考不好,考不上重点高中或者理想的大学。不妨告诉孩子考上普通高中或者别的大学又能怎样呢?普通高中也可以实现逆袭,还有冲刺的机会。考不上理想的大学还可以选择复读或者不理想的大学也不影响考研和就业,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严重。我高考那一年,头考试父亲跟我说:“考不上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回头去县里给你找学校复读。”当时听了父亲的话就感觉好像心里的焦虑被抽走了一大半。担心复习的不扎实,害怕遇到难题。告诉孩子平时复习的已经很全面了,真正的中考或者高考没有那么难。自己感觉到难的题,对别的同学而言一样不容易,不会做的暂时放下。担心家长的责备或者别人的嘲笑。家长明确表示无论孩子考的怎样自己都不介意,“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还要让孩子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正所谓“走自己的话,让别人说去吧。
二、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或者教给孩子学会“心理暗示”。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心理暗示可以分为语言、动作暗示和食物暗示。
例如孩子在考试之前,父母用坚定的眼神看着孩子,扶着孩子的肩膀告诉他:你平时学习已经很努力了,成绩一直不错,这次考试没什么可担心的,一定能考好!这样的动作和语言就属于心理暗示,会让孩子内心充满自信,多一些自我肯定。
还有食物暗示,这种方法也不错。记得有次儿子考试特别紧张,我就给他买了块巧克力,本身巧克力可以轻度缓解紧张和焦虑。但是我对他说:“听说吃巧克力能暂时提高人的智商,让人头脑清醒,赶紧吃点吧!”后来儿子考完后跟我说:“妈妈,别说,我吃了巧克力后确实感觉头脑清楚,思维敏捷。”
还可以教给孩子一些自我暗示的方法,例如不过多使用否定词,例如“不紧张,不害怕”等等,最好换成“我肯定没问题,我复习的已经很充分”等等。把那些可能引起焦虑或者担心的词换掉。
三、考试前一天提前去“踩考点”,睡前在脑海中把考试的流程预演一遍。
在考试前提前一天去“踩考点”,熟悉考试的环境,准确计算出路程上需要的时间,打出余量,以防迟到。睡觉前把第二天的考试流程在脑子中过一遍:几点起床,吃早餐,检查一遍需要带的考试证件和物品出门,到达考试地点。上完厕所后进入考场,等待发卷,拿到试卷后浏览试题,填卷头涂卡等等,一直到交卷出考场。
这样的“提前演练”可以帮助大脑提前适应考场的气氛和环境,有助于放松心态。
四、做做运动或者做点喜欢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
运动可以让身体产生内啡呔,极大缓解焦虑水平。最好让孩子平时保持有规律的运动,例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等。运动还可以释放肌肉紧张的多余的肾上腺,从而降低身体的焦虑和心理的压力。
还可以做做其它的事情缓解紧张情绪:听听轻快的音乐,看看有趣的电视节目,和家长玩玩游戏聊聊天,散散步或者和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一起玩耍。
除了减轻考试前的紧张焦虑情绪,考试中的焦虑也要教会孩子缓解。
坐到考场中等待老师发卷的过程中深呼吸几次,让身体放松下来。试卷拿到手以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试题的浏览和考试个人信息的填涂上。一般浏览完试题类型,孩子的心理会放松一大半,因为大部分题型都是平时复习和模拟测时练习过的。
遇到不会做的也不用紧张,把自己能拿到的分数先拿到手,不会做的放到最后。自己不会做的,别人也会感到困难,就这样暗示自己。
交完试卷出来不要着急和同学对答案,检查好个人物品,稍作放松,等待下一场考试。
总结。
无论中考还是高考,包括生活中的各种考试,不仅是对考生知识掌握水平的检测,还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测评。作为家长,我们本身不能过于焦虑,更不能把这种焦虑传达给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还要帮助孩子舒缓紧张焦虑的心情。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正常甚至超常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