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天才背后的悲哀亲手毁掉天才的,正

江西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大约在年,一位名叫鲍里斯·西迪斯(BorisSidis)的哈佛心理学教授在不余遗力地宣扬自己培养孩子的方式方法:人脑和肌肉一样,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他在自己的儿子身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培养实验”,终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震惊世人的天才!

童年西迪斯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鲍里斯的儿子小西迪斯,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了惊人的才智,被称为20世纪初的神童。

但是,小西迪斯并非天生如此。在他刚出生时,只能说是一般聪明,可是经过父亲的“改造”后,他逐渐能够自我学习,对各类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父亲鲍里斯是个什么人呢?他是20世纪幼教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妻子萨拉是名医生。他们想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天才,作为自己教育上面的“实验”。从此,“人造天才”之路便开启。

2岁阅读《纽约时报》;4岁用希腊文阅读《荷马史诗》;6岁自学解剖学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8岁通过MIT入学测试;能熟练使用英语、拉丁语、法语、德语等8种语言;并在11岁那年,被哈佛大学录取,成为该校史上最年轻的学生之一。

结果,小西迪斯没有让父母失望,一路超越着同龄人奔跑,达到让人望尘莫及的高度。可是,大家开始发现了这个天才儿童的不寻常,比如时而发出长久而怪异的痴笑,甚至因此被当医院。

毕业后,他为了躲避父母和媒体,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份工作换到另一份工作,而且只选择从事类似于体力活的工作。年7月的一个夏日,西迪斯的房东发现他在波士顿的一间小公寓里昏迷了,在家中奄奄一息,而那之后,他再也没有恢复知觉。死时一贫如洗。

其实,生活中有多少虎爸虎妈,也正在沿着“培养天才”的道路对孩子进行教育。

也许我们没有西迪斯的父亲那么极端,带着强烈的目的性与苛刻的手段,但是,父母望子成龙的想法还是根深蒂固的存在,对致力于培养出卓越的孩子乐此不疲。

01.

琳琅满目的“早教课程”

很多孩子,1岁不到就参加各种早教班,每周被爸爸妈妈拎着到处去上课:音乐课、游泳课、感统运动课等。3岁左右,孩子就开始参加各种培训班,每天除了上幼儿园,下课后少不了各种兴趣班:钢琴、绘画、舞蹈、朗诵、数学等层出不穷的课程。

“早教开发”和“早教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部分的父母都以为早教就是参加各种早教班,殊不知早教其实是一种生活的启蒙,最好的老师就是我们父母和生活本身。

3岁前看性格,所以,孩子早期教育应着重性格的培养,而不是智力。

小西迪斯的父亲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就安排了满当当的“早教课程”,他们在孩子的小床周围挂满了英文字母,并不断在孩子身边拼读这些字母。紧接着,又用各类教科书代替了儿童玩具。整个婴幼儿时期,西迪斯都被各种各样的几何、地理,以及外语知识包围,他没有可以交往的朋友,没有单纯娱乐的玩具,搞不懂同龄人的生活,更谈不上享受童年的乐趣。

这样的后果,导致了西迪斯形成过分压抑的性格,还伴随着强迫症,虽然智商超群,但在心理和情感上都无法融入周围的环境,所以,他在哈佛的日子并不快乐,无时无刻想逃离这个对自己充满“敌意”的学术界。

02.

过早失去童年的快乐

年少成名的大部分天才人物,绝大部分都拥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

流行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5岁就登台演出,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他却不堪回首。迈克尔的父亲,为了儿子们能够出人头地,从小就加以严格的纪律和刻苦的训练,没有娱乐、没有节日,只有日日夜夜的排练。

长大后的迈克尔,虽然早已成为超级巨星,但是内心却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没有一个正常的童年,没有一个完整的、真正的父母之爱。这种心理上的阴影是他后来很多的怪异行为的一个原因,给他带来的负面的影响是终身的。

一个没有快乐童年的“天才”,他的人格是残缺的。我们看似培养了一个成功的孩子,但是却忽略了孩子内在的成长状况,最终这些缺陷都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包括孩子的心理健康、特殊癖好、性格缺陷等。

03.

人生的意义比成为天才更重要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们一路追求如何让孩子的大脑更发达、让孩子超越同龄人,可是却不曾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终极努力的目标是什么。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为人父母往往对孩子抱有极大的野心,但父母过高的期望会让孩子提早进入焦虑状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长期生活在父母和周遭的高压之下,他人的失望和严苛的要求会让孩子倍感压抑,容易形成孤独内向的性格。

西迪斯在后来漫长的人生里,隐姓埋名,写了许多书,但大部分书籍从来未被广泛出版过。他在年写的一本书——《动画与无生命》,主要内容正是著名的黑洞理论,只是它的诞生是在斯蒂芬·霍金撰写同一主题之前的半个多世纪。

写作带给了他很多快乐,平凡的生活亦是,他的童年生活饱受压迫和创伤,长大之后,是自由给了他喘息的余地。这位“悲剧的天才”年少成名,辉煌一时,成年之后却泯然于众人,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但如果让西迪斯自己来选,一定是后半段人生更有存在的意义。

有几句话,关于什么事教育,写得很好:

教育就是给孩子时间“胡思乱想”。

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都发光。

教育就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教育就是你的每一次放手,他的每一点进步。

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主角。

教育就是陪伴,而不是陪着。

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

教育就是把自己变成孩子,把孩子变成自己。

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都用他自己的方式发光。

所以,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孩子培养成天才,而是用爱去灌溉,用陪伴去引导,用榜样去影响孩子,让孩子拥有美好的童年,健全的人格,释放天赋,度过有意义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l/14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