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惟律的第36篇文章
作者〡李繁菅琳娜
封面图片:青岛圣弥厄尔教堂(DJN)
作者简介李繁,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级研究生(国际法学),执笔壹、贰部分;
菅琳娜,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级研究生(经济法学),执笔叁部分。
壹顺风顺水的日子,记不得多少了,但挣扎的日子总会让人想起。
十月初,我纠结于哪所学校、哪个专业,我思考一些现在看来很傻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考研?司考已经把我折磨得不成样子,新一轮的摧残又开始了。
那个时候,我发现,身边真是什么人都有。
学得本来就很好,日复一日一如既往勤奋学习的,大有人在(我的压力和内心憋得慌很大程度上因为这些人);学得不怎么好,靠心灵鸡汤活命的人,也存在;也有一种人,志不在考研,准备工作,所以看到他们每天睡到自然醒,玩得不亦乐乎,我就会问自己又是何苦?
考研越往后,周边陆续有人停下后撤,挥手告别,临了送上一句:你加油!那时我就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考研,放弃算了。我想,车到山前必有路,即使不考研,我也总会找到一条路。
不知司考过没过,不知考研考得考不上,这段时间又该如何过——这一系列问题,关乎信仰,关乎动力,好像大过考研本身。
但是,这些问题,我通通回答不了,玩什么又都很无聊,玩不下去。
“还是学会吧!这段时间反正没事干。”我就抱着这样的心态,试着走完这段路,停停走走。学累了就歇,歇好了就学;压力大,就写写日记。周围爱咋滴咋滴,与我无关,也没去想考不考得上。
其实,考研本没有那么多问题。
用杨绛的话说:年轻人就是想太多,读的书太少。
走完,这词在那时既沉重又轻松。
但是,走到黑,会有灯。
贰去年今日,离考研大约只剩不到两个月,我也问过自己: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看着办吧。
上财初试分为:英语、政治、专业课。
专业课共四门:宪法、法理、民法、民诉。题型是简答、论述和案例分析。
我觉得自己英语不好,于是上午花两小时复习阅读、长难句和作文。
法理比较难,宪法不好学。在专业课时间难以保障的情况下,我着重看法理,即便十月我看过一遍法理,但法理难度略大,考法灵活,我不得不投入更多时间。
11月,结合圣才考研笔记和沈宗灵的《法理学》,我又看了一遍法理和宪法。
我是个有强迫症的人,总觉得以前学过的忘了,就又想重新看以前的,加上法理和宪法很难的主观印象,花在法理和宪法的时间很多。
民法和民诉没时间看,就用司考的底子。杨洋的民诉讲义很薄,囫囵吞枣地过了一遍。
单就民法和民诉,若问复习司考有没有帮助?肯定有。要问作用多大?因人而异。若问看与不看的区别大不大?我的回答是:很有区别,好好复习的人能考到一百三左右。
叁英语
单词:背了一遍红宝书的大书,小书时常翻看,里面写着自己容易混乱的词。
阅读:开始听了何凯文的阅读理解20篇,我觉得这样子可以让我能够静下心来看长难句。真题非常重要,我做了三遍真题,并且每天早上都会读一遍昨天做的真题,培养语感。
写作:我用的是王江涛的书,其实大部分书都差不多。我提前一个月每天背诵一篇作文,然后自己总结。
政治
我报了启航的强化班,跟着从头到尾过了一遍。毕竟不是基础班,有些内容还是需要自己私下补充的。报班的作用可能是,能从厚厚的政治书中提炼重点。
真题方面,我买的是肖秀荣的题,作用是查缺补漏,很多知识点的具体内容需要做题来掌握。做题时可能感觉很多东西都没有记住,别着急,慢慢补充内容,最后就会产生质变。
法理、宪法
两门专业课分值分别为和50。我认为,法理和宪法是四门专业课里最重要的两门,因为这两门我们掌握的最差。
我用的是圣才考研笔记,先列一个提纲,然后慢慢一点一点记忆。圣才笔记的内容不少,我会先看重点,一遍记不住,记两遍,最后要达到基本不用看书,就能脱口而出一个问题的答案。
另外,这两门都会结合热点来考,比如去年考了滴滴打车。我认为,法与科技的章节需要掌握。
答题时,简答题应该当成论述题做,论述题当成小论文做(前后照应),案例分析当成围绕着案例的论述做(必须紧扣案例)。
答题的时间可能不够,必须加快速度,合理选择答题顺序,不要浪费时间。
民法、民诉
分值分别为和50。考研准备后期,时间很紧,所以民法、民诉准备的时间少之又少。因为民法底子较好,加上司考的知识还在,所以能勉强应付。另外,粗略翻了下王利明的民法学,特意记了下大家的观点,提高答题质量。
要保证自己的知识能够应付简答和论述,如果感觉自己不行,那还是从头到尾过一遍吧。
民诉是最后一天看了司考的内容,不过这样有些欠缺,如果时间够用,建议从头到尾过一遍书。
-END-
「惟律」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惟律∣一个惟心的儿童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有治好白癜风的患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