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都有过这种经历:“最近走路,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数自己的脚步”、“经常出门老远了,我都要倒回家确认门锁好没……”如果程度不严重,可以不把它叫做“强迫症”;如果影响了生活和工作,那就只得把它称为‘精神疾病’中的一种:“强迫症”。那么强迫症都有哪些症状呢?
一、强迫观念:
即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一)强迫联想:反复回忆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
(二)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三)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二、强迫动作:
(一)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二)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三)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
三、强迫意向:
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四、强迫情绪:
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性恐惧。这种恐惧是对自己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会做出违反法律或社会规范甚至伤天害理的事,而不是像恐怖症患者那样对特殊物体、处境等的恐惧。
五、强迫恐惧:
此种恐惧与病人的强迫性思维有联系,病人害怕自己会出现对立思维,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害怕在某些场合自己会出现强迫,而感到恐惧,从而尽量逃避参加这样的场合。
六、强迫行为:
具体表现,可以是屈从性强迫行为,如反复检查煤气是否关好、门是否锁上;可以是对抗性强迫行为,如反复在内心告诫自己不要把强迫意向转变成实际行动;也可以是强迫性仪式动作,如进家门必须先跨左腿、出门之前必须按序化装等。此外还可以是强迫计数、强迫洗手、强迫眨眼、强迫摇头、强迫咬指甲等。
★现在的都市白领承担着过多的压力,各种心理问题也随之出现。有一部分白领就被强迫症所困扰,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方法,可以摆脱强迫症的困扰。
大多数人都有强迫心理,一遍遍的重复以至于陷入其中而无法自制,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如何摆脱这种强迫心理呢?
不要诚惶诚恐一听到“强迫”,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病,因此诚惶诚恐。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就像我们前面所讲到的“强迫心理”很多人都会有。这只能说是一种特质,具有这种特质的人,在遇到压力和挫折的时候,便容易以反复重复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焦虑。一旦背后的本质原因与压力源解决了,强迫症状也会自然而然消失的。。换个角度看“强迫”曾经有一位强企业的高管说,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有强迫症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凡要做成一件事,都需要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把一件事情做得深入,做得成功。而具有强迫特质的人,恰恰是这样的人。因此,强迫本身并不可怕,关键的问题在于,自身是否具有足够强的积极的能量。正确面对现实压力看一看,在强迫的背后,有哪些事情是令自己困扰的现实事件。比如,学习压力,同学关系等。接下来问自己:“我怎样才能更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如果自己没有答案,也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在他们的帮助下,安排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化解同学相处的矛盾。这些事情处理好了,强迫将会减轻。把着眼点放在积极的事情上当我们被强迫困扰的时候,最想解决的一件事便是要消除强迫。但是,我们人类心理有这样一个特点,也就是当你越想排除和消灭某种心理的时候,反而会越发把注意力集中于此,从而形成了注意与感觉的交互作用,使症状更加强烈。此时,最关键的是要把生活与注意力的中心转移到积极的建设性的事情中。当我们被这些建设性的事情所吸引,症状就像是没有了能量的细胞,逐渐减轻,直到消失。。每天给自己“放假”大凡有强迫性倾向的人都会有一个特点,便是容易“紧张”。每天给自己“放假”,便是一个放松的好方法。比如,每天都给自己一些随意的时间。这个时间不做具体安排和规定,由着性子,想发呆就发呆,想看电视就看电视。
医院介绍:
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医院,位于福州森林公园及福州儿童公园附近,占地45亩,建筑面积多平方米。
医院环境优雅,院内设有精神科、失眠抑郁科、中医针灸科、临床心理科等科室。开放4个病区及福州神康康复中心。目前共有张床位,家庭病房30间。医务及相关工作人员人,其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20人,中级职称43人。
医院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先后被定点为福州市精神残疾评定定点单位、福建省医疗保险、福州市医疗保险和福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定点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临床实践基地。我院将继续以优质的医疗服务、严谨的诊疗作风,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精神卫生工作作出贡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