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报告高三学生的类强迫症状分析及辅

在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的作用下,高三部分学生会产生类强迫症状:无法控制地去想跟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些症状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让学生担忧不已。笔者认为这些症状产生的关键在于这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焦虑情绪之间形成了条件性情绪反应,并陷入了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中。笔者设计了问题解决四步曲,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高三;焦虑;压力;心理

笔者是学校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近一年来辅导了不少高三学生。笔者发现高三学生的问题表面上各不相同,但本质上一样,都表现出类强迫症状:无法控制自己去想、做某些事情。

一、案例介绍

案例1:小陆,高三文科班学生,成绩一般。自述近一个月以来心情烦躁,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每到上课或自习时间,准备学习的时候,脑海中就不由得浮现父亲对自己的种种不好;亲戚对自己的轻视;以及想象自己怎样去向他们发泄不满。往往越想越愤怒,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学习时间总是在这样愤怒、不甘的情绪中过去。很想控制自己,但就是控制不了。

案例2:小蒙,复读生,自上一年高三开始,发现耳边不时地响起音乐声,或循环某一首歌,或几首歌轮换,总是无法控制。尝试着不去理会它,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发现做一些简单的题目时不会受影响,但音乐在耳边响起,无法静下来思考难题。以前是一个星期有一两天这样,现在慢慢发展为隔天一次,他估计很快就会发展为每天都这样。他认为这是导致他上一次高考发挥失常的原因。现在只要这一天出现这种情况,一定学习不了。他本人在网上查阅了许多资料,尝试过不少方法,发现效果都不大。

案例3:小李,高三理科班学生,成绩中上,是宿舍舍长。近段时间以来发现自己总是不放心宿舍的内务,总是要检查几遍才敢出门。走下楼梯后,又要折回去认真检查一遍,才放心去教室。这样导致他经常是最后一个离开宿舍,匆匆忙忙地赶到教室,浪费了很多学习时间。到了教室也会不时担心宿舍内务会不会有问题。他尝试过控制自己,不要去检查。但发现不检查心里更加难受。

类似的案例很多,都是是表现出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内心感到痛苦,影响到了学习,导致内心更加担心,症状更加严重。

二、原因分析

这样的案例表面上看起来有点像是强迫症,但不具备强迫症的诊断标准,笔者把它们称为类强迫症状。

这些症状是怎么产生的呢?根据对这类学生的了解发现一个现象:这类学生成绩中上,都有非常强烈的要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愿望,对自己现在的学习状态不满,认为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但经过几次考试后,发现自己的成绩不是没有任何进步,就是有所退步。内心很着急,怀疑自己,担心高考会考不好,但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这些症状都是在教室里自习的时候出现。发现症状后很紧张,很害怕这样下去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尝试过各种方法,不但没有效果,症状反而越来越严重了。这类学生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样的心理特点(心理压力大,情绪焦虑);同样的地点(教室);同样的情境(学习)。我们可以认为,是由于高考压力下产生的焦虑情绪导致了他们症状的发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人的学习、记忆、社会判断和创造力(Bradley;Forgas,,)。同时不断有研究证明,积极情绪(愉快)会让人表现出更有效率、更富创造性的想法和问题解决方式(Estradaetal.,)。相反,消极情绪(焦虑、伤心)会降低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情绪一致性处理理论认为,人在处理和提取信息时,对于那些和当前情绪一致的内容会表现出选择性的敏感化。也就是那些与个人目前的情绪相一致的材料更容易被发现、注意和深入加工,联系也更为细致(GilliganBower,)。

这部分同学由于某段时间处于焦虑情绪中,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随之降低。而学习效率降低会进一步导致他们的焦虑情绪。当焦虑情绪不断加强时,根据情绪一致性处理理论,他们会倾向于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
儿童白癜风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l/52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