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真是幸运......遇到一位博众家之长的“零稿费‘编辑,下次若是能够把配图也发来那便是极好的啦
打铁要趁热,就着BobDylan这股子文艺风还没刮远,速速上文,一下皆为“零稿费”自说自话
这个帅子的小子是他?嗯嗯,谁没年轻过......
虽然不似处女座的同志有完美强迫症,但是为了保证题目的整齐划一,只好把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以以他名字命名的奖项来替代了。其实这次要写的是关于身处不同时代但在时空交错间偶然产生交集的四个名人的故事。
上个星期刷爆朋友圈的大事件,莫过于年诺贝尔文学奖出人意料的颁给了美国著名民谣摇滚唱作人,还是叫音乐诗人更合适的鲍勃迪伦,他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音乐人。瑞典科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对于鲍勃迪伦,说实话,我是不甚了解的,只是知道在很多作家的作品中都提及过这位著名的美国音乐人,标榜他的音乐是六七十年代美国嬉皮文化、反战运动的代表之一,并被推崇为“一个时代的声音”。而让我感到有些面红汗颜的是,我曾一度把他和美国著名导演伍迪艾伦搞混。
有相似点吗?乖乖...
诺贝尔奖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是瑞典著名发明家、化学家、工程师和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为了奖励为世界在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和平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而设立的奖项。去年我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方面的卓越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在文学奖方面,我国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获奖者是山东籍作家莫言,他的《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等作品也算是家喻户晓。
这次鲍勃迪伦的获奖之所以在朋友圈掀起轩然大波,一方面是因为他音乐人的身份,使得好多喜欢他的民谣摇滚音乐的粉丝不禁拍手叫好奔走相告这个从天而降的意外之喜;第二个原因,则在于迪伦的获奖意味着诺贝尔文学奖多年的陪跑者,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又一次抱憾而归与奖项失之交臂。好多人在祝贺鲍勃迪伦得奖的同时,也对村上的又一次铩羽而归表达了遗憾与惋惜之情,更有一些村上粉丝为他抱打不平,认为评委会对于这位日本小说家的评判太过严苛。
你能读懂村上春树眼睛里写了什么吗?
对于我,在上学的时候就喜欢他的作品了,至于是怎样的机缘现在也不大想的起来了。从《挪威的森林》到《海边的卡夫卡》、从《冷酷仙境和世界尽头》到《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从《且听风吟》到《1Q84》,村上比较有名的作品我基本都有读过。其中印象深刻的,是一本只写自己的有些自传性质的随笔,为跑步爱好者奉为跑步圣经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他对跑步和写作的坚持、坚守与坚韧不拔。但是想不到的是,这本书竟然一语成谶,冥冥中有些命中注定的味道,成为了他多年诺贝尔文学奖陪跑者身份的足以自嘲的注脚。而且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村上的作品中,曾经多次出现鲍勃迪伦的音乐,这么看来,中国的那句老话说得有理,英雄总是惺惺相惜的。
不要过分迷恋我这神一般的存在
大约公元前年,印度圣哲帕坦伽利创作了日后成为瑜伽士(yogi)习练瑜伽的第一本教材《瑜伽经》,瑜伽行法正式订为八支体系。帕坦伽利上师赋予了瑜伽所有理论和知识,形成了完整的瑜伽理论体系和实践系统,由此成为瑜伽兴起发展的滥觞,而帕坦伽利也成为瑜伽的鼻祖。
但是他老人家可能没有想到的是,多年以后,练习瑜伽的人越来越多,瑜伽也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人民都很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遗憾的是,大家似乎都只是记住了体式这一支,并把它等同于跑步、游泳、舞蹈或是健身等体育锻炼形式,这似乎与瑜伽本身的理念有些背道而驰了。就像一些瑜伽老师在结束习练后会说的结束语一样,希望大家通过瑜伽练习,达到身心灵的和谐统一,而瑜伽前面七支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第八支,就是三摩地服务的,即佛教所说的开悟。但是开悟这种有些宗教色彩的说法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有些太形而上了,完全没有吸引力,还不如体式练习给身体带来的变化,如一些肌肉关节损伤的辅助疗愈、修身减肥效果和炫酷的pose来得实在,起码摸得见看得着,还可以不时的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
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果没有体式练习的这些好处,可能也就不会有瑜伽今天的发扬光大。也正像这次鲍勃迪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才让大家知道,除了他的音乐之外,他的歌词中所包含的深刻诗意和艺术性,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诺贝尔设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奖项的初衷,本是为了表彰那些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时至今日,这个奖项已得到了全世界的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