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
印象笔迹第九期,由于考试临近,大家都很忙了。。。额。。。投稿也少了许多,因此我只好选择唯一一篇投稿作品了——笔名为“芭乐”同学的美文作品:”你不是一个人,所以不用害怕“。希望大家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要恐惧前行中的孤独。
你不是一个人,所以不用害怕
芭乐
一种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一个无从选择的幸福生活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而只是“被幸福”。(周濂)
当代哲学教授周濂在其新作《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中谈到,我愿意做人群中的那“一小撮”,并且“要做淡定的一小撮,而不是狂热的大多数”。把书握着,字词拼凑之时,对此尚未理解和消化。寻思这一小撮难道就是指冷淡的旁观者?笑而不语,看而不与...后来,又发现他们并不全是这样不作为。有别于闭门造车,他们这一小撮愿意埋头于自己两亩三分地里苦干,无止境的探索引发无穷尽的新难题,尔后又被驱使着去找寻新的办法。
锤子手机创始人XX罗,一门心思的想把“情怀”装进手机。看过他此前三期的发布会,“匠人”精神溢于言表。到底是培训机构的英语老师,与其说这是发布会,倒不如说是一场场主题演讲,座无虚席,欢声笑语一片。就他现场的宣传来看,媒体肯定他转行造机的决心,也肯定他高尚的“理想主义情怀”。然而,罗本人引以自豪的是他“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匠人”信念。为彰显分辨率,他及他的团队全世界各地收罗美图,然后只压缩到少数的几张背景。为突出播放器音质,手感,人性化设计,宣传...罗都会操着他一贯的诙谐腔调,来和受众分享他所作的努力。可他的这些努力,似乎并不在于满足锤粉的垂涎,更像是一个完美主义强迫症患者的自我满足。
说到底锤粉迷恋锤子手机,大抵是欣赏罗这份情怀在先,品质认可在后吧。自然,也有不少人冷嘲热讽罗,打着“理想主义情怀”名号,却只卖着普普通通的国产机。罗本人自信的调侃道,这估计就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罢。罗是一个人,一个人引领一个大团队,但我们却很难看到他的胆怯。他的“匠人”信念应该就是,“情怀”先行,并用自身实力让情怀落地。锤子在日后设计中肯定会不断借鉴、升级,但罗的“情怀”以及发布会上那些极前卫极独特的广告词,绝对是许多友商都愿意去效仿的。
突然联想到梭罗的一句话,“一个人赶路是最好的,不用等齐同行的人再决定出发,一个人走,便随时都可以准备出发”。
时至今日,我们似乎已经无从把自己交付出去,我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或借口,那个曾经能够让我们“变得坚强,变得宽广,敢于去承担,去挑战,去赢得”的“信仰”不见了,每个人都提溜着无处安放的自我在人群中游荡。
抱成团的人儿随处可见,似乎都喜欢以一个人所处的群体自居,甚至不惜丢掉自己。最大的阵营较量首数性别了,比如:“你们女人总是...”“我们男人最喜欢/看不惯...”;还有年代之间的较量,“我们70后,一致表示瞧不上现在的90后,没有责任心,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当然也会有地域之间的抗衡,甚至也有A粉丝群与B粉丝群之间的较量...大大小小的阵营较量,数不胜数。当你以某种特质和同一类人围成一个小群体时,你便顺带拥有了此群体的核心特质,因而会不自觉的以这一核心特质自居。同时,你还会借用另一群体的核心特质来揣度群体中的任意一个陌生人。我们的大脑会迅速加工这些信息,快到不能自知,也不知道人类是否天生就具备这一分类和定义技能?也弄不明白一个人为何喜欢以自身所处的群体自居?或许是,害怕一个人的立场太过薄弱,想追寻绝对的正确性;或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以群体自居或者以群体核心特质来揣度他人,是损人又不利己的。
毕竟,从个人特质到群体核心特质,形似于统计中加权平均的过程,平均值所引发的笑话已是层出不穷。到底,我们还是要学会劝慰自己学会用心去感受,学会适时推断,适时观察。勇敢做“淡定的一小撮”,你不是一个人,所以无需胆怯。
最后
由于考试临近,印象笔迹的投稿也少了很多,推送频率也降低了。但是同学们不用担心,只要我们收到了你的投稿,我们都会尽快的推送出去。希望大家积极投稿,有礼品等待着大家。投稿邮箱:
qq.庆国庆中科白癜风预约就诊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