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小说的那些梗你都知道吗

简单来说,本人空有一些离奇想法却没时(neng)间(li)把它变成小说,所以决定把这些想法贡献出来。

这些想法最多只能称之为“梗”,离变成小说还有很远的距离。各位爱写小说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但本人不保证这些素材总是新颖的,并且从未被人使用。所以想要用,就要有被别人大骂“抄袭”和“老套”的觉悟。

梗1、同时出现的人

核心:一个怪人,在同一时间,在不同的地点出现。

例1:主人公A和主人公B在闲聊,A说他碰见了奇怪的人,B说他也碰见了。二人并不以为然,但一次偶然的巧合,A和B发现他们竟然在同一个时间不同的地点见到了那个怪人。一开始以为只是碰见了衣着打扮相似的人,或者是看错了等误会,也没太在意。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这也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于是二人决定展开调查,万万没想到,这也让他们惹祸上身。最后,二人为了自己,也要不惜一切代价找到答案。经过千辛万苦,答案终于找到,结果……

例2:同例1,区别在于后半段。万万那没想到,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那个可以分身的人并非个例,渐渐的,越来越的的生物或非生物出现了分身。同样一栋大楼,被复制若干份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而到了最后,主人公自己竟然也出现了分身。这个世界变得愈发迷离。

标签:分身时空错乱

梗2、脑后的鬼

核心:你永远无法仅依靠自己的眼睛观察到你身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那里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举例:在一个满是灰霾的城市,街上一个人也没有,除了一个正在奔跑的女孩,她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一个黑色的影子紧紧地跟在她身后。女孩一边跑时不时地回头看,无论她朝哪看,那个影子总是能躲在她的脑后无法被她看见。

看见我之后,女孩拉住我说:“救救我,有个东西跟在我后面,我看不见它,但我知道它就在我身后。”

我看了看她身后,是一片雾霾,影子已经不见了。我对她说:“刚才的确有,但现在已经不见了。”

“真的?”她看着我。

“千真万确。”我说。

从她的眼睛里我看出了不信任,我想要解释,但她却跑掉了,边跑边回头。这次,影子没有跟着她。

突然,我有一种冲动,想要回头看看那个影子是不是换了跟踪的对象,是不是在跟着我。

我回过头,什么也看不见。

于是,巨大的心理压力开始袭来。我不知道自己的身后是不是跟着这样的一个影子。于是我照镜子,问别人,虽然得到的是统一的回复:没有。但我仍然愈发害怕,别人告诉我可能是真的,因为当时影子可能躲开了。而现在呢,当我独处时,它会不会就跟在我脑后呢?而我又无法看见他!

我感到自己快要崩溃了,直到……

标签:盲区

梗3、脸盲

核心:脸盲症是一种罕见疾病,表现为无法记住人脸。一个举例就是一对夫妇,女方无法记住男方的脸,只能依靠声音来辨别对方。有一天,男方失音了,女方就不再认识这个人了。以及其他变种思路。

举例:薇儿的父亲死了,在接到继母打给她的电话之后,她几乎晕厥了过去。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都浑浑噩噩,甚至都记不清自己是怎么坐火车回到家里来的。

在灵堂,父亲的棺材安放在中央,薇儿大哭之后,问继母父亲是怎么死的。继母不正面回答。薇儿和继母的关系向来不合,于是认为继母一定有事隐瞒,于是便想要开棺,被继母阻止说服。虽然被说服,薇儿对继母的怀疑却愈发加深。

薇儿回到卧室,睡不着。翻看相册,竟然发现相册里所有照片,只要涉及到父亲母亲的,都被扣去了。薇儿大怒,质问继母为何要扣去自己父母的脸,母亲和父亲相继死去,是不是你干的!

继母说:“你疯了!”

薇儿:“我要找到证据,证明是你做的!”

接下来的剧情是薇儿开始寻找继母杀人的证据,警察局不管,薇儿自己调查。

当调查到自己的五爷的时候,五爷向薇儿讲述了有关无脸鬼的传说。传说中,自己的家族在清朝就曾经因为一位祖先的关系,得罪了无脸鬼。无脸鬼没有脸,但可以变化为他人的面目,前提是撕下那个人的脸皮,就像画皮。无脸鬼当时杀害了许多家人,并声称要杀光全家。最后被制服了,但现在无脸鬼又复出了?

五爷强调这只是一个传说,并不真实。

但第二天,薇儿发现,五爷全家都死了,脸被撕烂。薇儿想到那些相片的脸也被扣去,偷偷回家,打开棺木,父亲的脸皮果然也被撕下了。

于是薇儿确定继母就是那只无脸鬼。

继母露出本来面目,拿一把刀,要杀掉薇儿。认为薇儿长的还不错,比自己现在这幅皮囊要好很多。继母一边追杀薇儿,一边不断地变化着面容,一会是父亲,一会是母亲,一会是五爷。

薇儿被迫与继母搏斗,最终干掉了继母。

警察来了,看到杀人现场。薇儿向警察哭诉,说继母是无脸鬼,自己差点被杀。

警察却说:“终于抓到你了,你这个杀人犯!”

薇儿不解。

警察于是开始解密……

原来,薇儿从小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叫脸盲症。她无法记住人脸,并因此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于是疯掉,导致她只要看到人脸就情不自禁地想办法去剥下那张脸皮。她的母亲就是这样被杀死的,照片上的脸也是她扣掉的。父亲终于治好了薇儿的病,也重新找了个妻子。结果谁知道,薇儿再次发病,杀死了父亲。为了父亲的临终遗言,继医院,谁知道薇儿再次发病,还杀死了五爷。继母决定强行把薇儿送回精神病院,结果惨遭杀害。

听了警察的话,薇儿表示不信,并哭着后退,坚持那就是无脸鬼捣的鬼。一不留神,差点落下悬崖。警察抓住她,想救她上来。薇儿看到警察的脸也在发生变化,大叫着,松手落下悬崖香消玉殒。

众警察纷纷表示惋惜,但那个警察,却不经意地做了一个很女性化的动作。

无脸鬼和脸盲症,究竟哪个才是真的呢?

标签:心理疾病

梗4、爱丽丝漫游仙境

核心: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作者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叫做爱丽丝漫游仙境综合症的疾病。获得此病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感官异常。比如看到的东西要比真实的大很多倍。亦或是自以为看到的是A,实际上却是B。

举例:楚楚可人的女孩乘坐游轮,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里,轮船触礁,大部分人都落水死去。几个幸存者爬上岸,在恐慌之后,开始求生之路。渐渐的,他们发现此岛的恐怖程度要远大于他们的想象。小说可以以标准的探险小说(如盗墓笔记)来写和设置悬念,求生众历经骸骨洞穴和类似恶魔城中著名boss死人军团这样的场景和怪物,可谓九生一死。

但无论探险怎么进行,读者和求生众却发现事情变得越来越异常,他们似乎永无出头之日,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捉弄他们。一个人突然发现了问题所在,为什么他们探险了这么久,仍然是黑天和电闪雷鸣。天早该亮了啊。

所有人的表竟然都停住了。

然后……

由于未想到的原因,医院。真象浮出水面,原来医生是女孩的养父,从小强暴女孩。为了逃避法律制裁,美其名曰用心理干预疗法治愈她,但实际上企图在噩梦里杀死她。噩梦里的怪物都是养父的安排,如果在梦里杀死了她,女孩就将死去。

医生出现,打晕女孩。回到梦境,梦境崩塌。医生变成最终boss,与之决斗。彻底崩塌,回到现实。本以为一切都结束了,看着地上的医生尸体,女孩发觉了异常。医院外面漆黑一片,电闪雷鸣,就像梦境。

最终的结局是:医生是好人,女孩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综合症的患者。之前经历得一切都不是梦,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只是异常的感官导致了这个悲惨的故事。医生的心理干预疗法失败,还搭上了一条命。

标签:心理疾病

梗5、哥本哈根坍塌论

核心:

1、世界本是虚无,只有被观测到,才会立刻坍塌,形成实体。当月亮不被观察的时候,就是不存在的。

2、你可能死过无数次。你开枪自杀,将分裂出平行世界。一个是你死了的,另一个是你走运没死成的。对于没死成的这个世界的你来说,发生了奇迹,你没死成。每次出现这种可能性时,总有一个世界是你没死的。所以对于那个世界的你,是不死之身

3、在光的干涉实验中,一种理论是,粒子在被观察之前,处于一种既穿越左缝又穿越右缝的叠加状态(参考既死又活的薛定谔之猫)。只有被观察者观察后,才能确定穿过左缝还是右缝。

4、在上帝的角度上来看,这个穿越左缝的粒子和穿越右缝的粒子其实只是同一个粒子的投影。

5、上帝是谁?

举例:主人公侥幸在车祸中存活,却看到了自己的尸体,他不禁庆幸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福未到,祸先来。一个打扮得像死神的人出现,并不断地杀死他。主人公每次都看见自己的尸体,可自己却总是活着的。为了弄清真相,他和“死神”搏斗并杀了后者,揭下面具后发现,“死神”只是普通人。

“死神”临死前说“你必须得死,否则世界将会灭亡。”并且给了主人公一个地址。

主人公好奇地来到这地址,原来是“死神”的家。“死神”是狂热的量子物理爱好者。主人公阅读资料,发现有关哥本哈根坍塌论和平行世界的相关理论。得知,自己能看到自己的试题,实际上是看到了自己在“自己已死”世界中的投影。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不对而且危险的,代表时空出现了错乱。主人公的存在是个错误,就像是植入程序的病毒,应该被彻底消灭,否则“上帝”会毁掉世界。

但上帝是谁呢?

主人公很疑惑。

主人公一开始想自杀,但转念一想,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自杀解决不了问题。在另一个平行时空他还会存活死不了。于是他决定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这个世界因为主人公的存在而“程序错乱了”,种种迹象表明,“上帝”正准备毁灭这个错乱的世界。

主人公决定对抗到底,结果……

标签:宇宙真相平行世界时空错乱

梗6、无夜之城

核心:未来某年,由于污染愈发严重,现在的雾霾已经严重到让地球变得暗无天日。地球被严重雾霾终日笼罩,黑夜契合一片,白昼昏暗血红,地面上没有任何植物,全都是高耸入云的大厦和排放着黑烟的烟囱。人类的居所完全密闭,任何离开居所到达室外的行为都等同于自杀(室外的毒气和低温会瞬间要命),除非穿上类似宇航服的防护服。无夜之城指的并非没有黑夜的城市。相反,这个城市因为雾霾已经没有了白天。没有了白天,那么夜晚这个词又有何意?所以才有无夜之城这样的标题。这个梗可以写得很深入,包含大量隐喻。

举例:

例1:人类在密闭的室内空间安居乐业,但他们不知道在室外,一些恐怖的事情正在发生。

例2:雾霾只会出现在低空,所以人类的建筑高度已达到平流层之上,贵族依然可以在室内享受窗外的蓝天和太阳。而那些建筑物的底部,低等阶级的人类没有钱住在能看见太阳的高层,长期雾霾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变异,成为可怕的怪物。主人公是类似警察身份的贵族,他的责任是巡视底层建筑,发现隐藏的威胁,以及消灭那些要对高层建筑地基产生威胁的怪物们。主人公的设定非常帅气而且自信,直到有一天,情况发生了反转……

标签:未来世界环境问题

梗7、眼盲点

核心:眼盲点,指人的眼睛视网膜上无感光细胞的部位,简称“盲点”,这个“盲点”也正是视神经穿过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没有视觉细胞,物体的影像落在这个地方也就不能引起视觉。

由于人眼的视神经是在视网膜前面,它们汇集到一个点上,穿过视网膜进入大脑,如果一个物体的像刚好落在这个点上就会看不到,称为盲点。之所以你平时感觉不到盲点的存在,是因为你的大脑会自动根据周围的场景进行脑补,推算出可能的视觉景象。换句话说,你的视线中有部分内容并不是你看出来的,而是你的大脑想象出来的。那么,万一你的大脑推算错误了呢?

梗8、强迫症

核心:强迫症

举例:主人公患有强迫症。走那种方砖路时,强迫自己每一步都要踩在方砖上而不是缝隙上。他会注意到路边的行道树,会提前猜测当到达目的地时,行道树的数量是奇数还是偶数,并暗自打赌,比如如果行道树的数量是偶数,那么明天的事一定能办成。主人公的生活充斥着类似的强迫行为。突然有一天,离奇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他开始不可避免的踩到砖缝,没有一次猜对行道树的奇偶。似乎有一种力量来挑战他的底线。

梗9、禁止睡眠

核心:以失眠症为梗可以创作出一些列精彩的惊悚小说。

举例:主人公患有严重的失眠症,24小时都是清醒的状态,无论吃怎样的安眠药和接受怎样的心理治疗都无效。长期失眠的摧残使整个人变得精神颓废。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突然发现,在某个时间段,所有人都会统一进入睡眠的状态,称之为集体睡眠时间。而因为主人公有严重的失眠症,因此不受这个统一失眠状态的影响。而在这个特别的时间段内,世界会发生一些可怕的变化以及发生一些可怕的事情(举例:一种称之为采集者的神秘生物会出现,在人的大脑上钻孔,似乎在采集着什么东西)。当这个时间段过去,所有人都不会知道曾经发生过什么,因为当时他们都在睡觉。主人公的特殊能力最终被盯上,并被追杀。主人公必须查明真相,为了自己,也为了全人类。

结局1:主人公因为长期失眠导致精神障碍,产生幻觉,把正常的人当成怪物。他干掉的怪物其实都是人类。(老梗,不推荐)

结局2:故事可以向精神错乱方面引导读者上当,但最后要揭示的,却是关乎上帝和人类起源等的巨大真相。比如说,人类其实是上帝在玩的电脑程序中的虚拟人物,服务器需要定期维护。维护时,服务停止,人类集体睡眠。上帝的程序员会升级维护系统(体现在小说里的,就是那些被称之为采集者的怪物。)而主人公毫无疑问就是个bug。可惜的是,主人公无论如何努力,始终只是段电脑程序,都是处在上帝的掌控之中。

标签:宇宙真相心理疾病

梗10、后视镜里的怪人

核心:开车的朋友们在堵车的时候可能都会有意或无意地透过中央后视镜去观察后车的驾驶员是男是女,年老还是年轻,他正在做什么。然而,如果后车的驾驶员跟本就不是人类,而且已经注意到你的偷窥行为,会发生什么事情?

梗11、旋转楼梯

核心:旋转楼梯本身就有一种能让人心生恐惧的力量。

举例:几个学生在学校安排的旅行中走失,迷失在一大片荒野之中。荒野漫无边际,几乎没有什么标识物,所以他们全都迷失方向,走了一整天还在荒野中找不到出路。

突然,一个人发现远方的景象出现了不同,走近一看,是一个灯塔。

有人提出走进去寻求帮助,但也有人提醒在荒野中出现灯塔是很奇怪的事,一定要小心。

最终大家决定走进灯塔。

灯塔内部是装修华丽的旋转楼梯,似乎一直通到塔顶,但太黑,看不清塔顶。

大家决定顺着旋转楼梯走到塔顶,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无论怎么走,都走不到塔顶。凭感觉,他们的位置早都超过塔的高度了。

恐慌的情绪开始蔓延。

突然有人发现,每个人的样貌都发生了异常,似乎老了不少。但不知道是否是错觉。

然后他们决定做实验,结果发现,时间会随着他们的攀爬而加速飞逝。他们在变老!

恐慌的学生们决定往下走,离开灯塔。但他们绝望地发现,无论怎么往下走,始终没有尽头。而他们的年龄却不会变得年轻,相反,他们却依然在加速变老。

怎么办,呆在原地会饿死。攀爬或往下走会变老。

他们必须做出抉择!

标签:宇宙真相时空错乱灯塔

梗12、镜像理论

核心:雅克·拉康提出的镜像理论认为,在6-18个月的婴儿照镜子的时候,虽然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然而他却能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我。其具体过程是,刚开始,婴儿认为镜子里的是他人,后来才认识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在这个阶段,婴儿首次充分认识到自我。

而在此之前,婴儿还没有确立一个“自我”意识。从镜像阶段开始,婴儿就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换句话说,婴儿只有通过镜子认识到了“他人是谁”,才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谁”。“他人”的目光也是婴儿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他人”不断地向“自我”发出约束信号。在他人的目光中,婴儿将镜像内化成为“自我”。

拉康的镜像阶段从婴儿照镜子出发,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都称为镜像体验。

举例:某作家,是一个鳏夫,隐居于树林深处,以写作为生。有一天,他发现了镜子里的异常,那就是镜子中的景象似乎不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反照,在细微的地方有着细微的差别。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的眼花了,但慢慢发现,不一样的地方越来越多,甚至镜中的自己都和本人不一样。事情越来越严重,到最后,镜子中的人竟然独立活动起来,似乎对自己也产生了好奇。于是作家必须找出事情的真相。

结局:鳏夫其实是镜中的影像,而镜中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梗13、怪脸

核心:老梗了。结局能否反转成功是小说是否脱俗的关键。

举例:我独自坐在沙发上,朋友出门去了,我看着窗外雾气蒙蒙的世界。朋友家在10楼,雾气中,我什么也看不见,除了一个小黑点。那个小黑点像是窗上的一个污点,但看起来又不是。

我靠近时,才发现那个黑点来自窗外很远d地方,而且正在靠近,随着它越来越近,黑点也越来越大。当黑点变得跟乒乓球一般大的时候,我看清了,那竟然是雾气中漂浮的一张怪脸。只是在这一瞬间,那张脸已经有篮球般大了。

我跳下沙发,试图开门逃命。但门却卡住了,我回头一看,怪脸已经充斥着整个窗户,正在窗外看着我。

门终于打开了,我发疯一样地从楼梯上跑下,逃出大楼。

回头一看,蒙蒙的雾气中,什么都没有,包括朋友家的那栋大楼。

我以为这是一场噩梦,谁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梗14、安静

核心:这是生活中的一个常见情况。大家坐在一起聊天,无论多少个人,无论话题多火热,总有那么一瞬间,大家都不说话,气氛陷入尴尬,然后可能由某个人再度带动起聊天来。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总会有大家都安静下来无话可说的时间端,这仅仅是巧合吗?

举例:同学聚会,大家在热聊。聊着聊着就会在某个时间点同时无话可说,本来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其中一个人却觉得奇怪,因为他在大家都不说话的时候,听见了一种奇怪的声音。其他人则没听见,对他说这可能只是幻听。

他则坚持那个声音出现了,“你们难道不是因为听见了那个声音才安静下来的吗?”

大家都不曾听见,他也以为自己是幻听。然后大家继续热聊,可聊着聊着,又都安静了下来。

他再次听见那个声音,隆隆的,又像是在呻吟。

作为唯一一个能听见这种声音的人,他必须找出答案。

梗15、视线之外

核心:你也许没有注意到,当你看东西的时候,任意一个时间只有视线的注视点是清晰的,而注视点之外的所有画面都是模糊的。你早已习惯这个特点所以并不觉得异常。当你在看电视的时候,任意时间点上,你的视线注视点只会注视到你







































白癜风医院惠民活动
白癜风症状图片及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l/91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