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强迫症是完美主义的另类表达,
有人说,强迫症是体内一股失控的洪荒之力,
反复地清洗双手,
出门总要不停地检查门锁,
家里的所有物品一定要排列整齐,
……
这些表现是强迫症吗?
真正的强迫症,
在看似滑稽的行为和心理背后,
往往伴随着内心巨大的冲突、痛苦和压抑……
当尝试过心理学、医学的方法后,
可否想过再试试佛法的“心”药?
佛法中有强迫症的概念吗?
它又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人们摆脱心灵的困境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于芮老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方昱南老师再次做客最新一期的《慧灯·问道》,带领大家认识强迫症。
指当事人不断地重复去做一件并不重要,而且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并因此严重影响到当事人的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
一类是强迫行为,即当事人被迫做出各种重复行为;一类是强迫思维,即有一些无法控制的念头会重复不断地出现。
每次出门都感觉没关家门,一遍一遍地返回确认、检查;
每次买了新衣服后,不管什么情况下都急着一定要先把标签揭掉;
看见大楼的玻璃窗时,不由自主地要把窗子的数量数清楚;
如果弹琴时一个曲子的中间弹错了一个小节,一定要从头开始再弹一遍;
……
以上是一些强迫行为的案例,有些人可能会有类似的倾向,但判断是否是强迫症,还要看是否给当事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是否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等。
强迫症的核心是完美主义,没有完美主义就没有强迫症。此外,当事人一般都会有一个特殊的压力源,这种压力造成了其内在无法解决的巨大冲突,随着冲突的越来越严重,冲突外化就变成强迫行为,形成了强迫症。
强迫行为主要来自于强迫思维,如果能够控制强迫思维的话,那么强迫行为基本可以得到解决。
其实佛教里并没有强迫症这样的名词,但它有一些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其中之一就是禅修。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上遇到了挫折,或者是工作压力超过了他的承受能力,导致精神崩溃,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觉,比如“抑郁症”“强迫症”等,都可以通过禅修让一个人的精神从崩溃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学藏传佛教禅定的修行人。在实验室中,实验者一边用脑电波图测量脑波的变化,一边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测量脑部活动的位置。最后得出结论:通过禅修,不但能够短期改变脑部的活动,而且非常有可能促成脑部永久的变化。这就是说:通过禅定,完全可以断除人的焦虑、哀伤等很多负面情绪,创造出心灵的幸福感,甚至可以重塑大脑。
即使没有信仰的人,也可以每天静坐一会儿。不思忆过去,不迎接未来,把当下的所有杂念都放下来以后,人就会进入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在这个状态当中停留下来,就叫静坐、禅坐或禅修。禅修一方面可以减轻压力,同时也可以提高智商、消除疲劳、控制嗔恨心等。
很多数人都比较重视身体,比如会去做体检、生病了要吃药等,而不重视精神方面,最后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其实强迫症早期的时候非常容易解决,佛教里的方法就是提供另外一种思维模式,慢慢地就把强迫思维忘掉了,用这种方法成功一两次后,以后随时都可以用它去控制。
比如当出现强迫思维的时候,直接针对这个思维进行控制。简单地说,当有强迫洗手这样的念头出来时,用一种方法让他在这个时候不去想它,而去想另外的事情,暂时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这时强迫思维就不会再继续了。当然,这并不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只是暂时不让它继续,因为如果它继续的话,就会越来越严重。
另外一个稍微高级一点的办法,就是不管是强迫思维,还是正常人生气,或者对某一个东西起贪心,当念头冒出来时候就直接把它消灭掉,但这个需要一点点禅定的功夫。
在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里,都有一个等待发现的东西或等待开发的力量。彻底了解自己,是世上最自由、最轻松、最快乐的境界。
——慈诚罗珠堪布微博
推荐观看
·《慧灯·问道》第二季心理健康篇第4期
我好像病了,你有药吗?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