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李颖
先问个小问题,你手上长过倒刺吗?怎么处理的?是很粗旷的直接用手撕或拔?还是很优雅地用剪刀仔细的剪掉……
“谁出门随身带着指甲刀呀?有了倒刺马上就得撕下来,要不心里难受。”自喻为强迫症的冯汶说,看见倒刺必须撕,不然呢……
温柔娴静的郁金也有此“爱好”。“我就经常拔倒刺,而且次次都成功。”郁金总结说,拔倒刺是个技术活,不是在于力气而是在于巧劲儿和方式方法。虽然拔的瞬间有些疼,但拔完就再无后顾之忧了。“所以,手指上的倒刺非拔不可。”晓蕾和她俩不同:“我都是咬掉的,因为撕掉会很痛。”
说起处理手上的倒刺,回答几乎是一边倒,不是拔就是撕。可是你知道吗,撕倒刺一时爽,撕完后却很酸爽哦……
手撕倒刺容易撕出大麻烦小小的倒刺,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把它看做是疾病的一种。但数据显示,95%以上的人都有过手指长倒刺的经历。有的人还因为倒刺而“生病、感染、疼痛”。
“不知为什么,我的手指上总是在长倒刺。”30岁的女教师章璐提起手上的倒刺就一肚子的不痛快。“我曾经就拔过倒刺,结果‘悲剧’了。”
“以前我真的都是拿指甲刀细致的剪掉,但‘春风吹又生’的倒刺让我很不爽,于是我就尝试将它‘连根拔起’。”
章璐说,前几次都成功了,谁知有一次用力过猛,竟然把倒刺撕裂了!尽管当时钻心的疼痛,但也没太往心里去。结果感染了,又红又肿象根儿胡萝卜。最后实在没办法了,章医院。无独有偶,年仅4岁的女孩娇娇,也是因为拔倒刺弄伤了手指,姥姥姥爷简单地进行了包扎,以为万事大吉了。谁知因为包得太紧了,娇娇的手指差点因为缺血性坏死而被截指!
在网上搜索“倒刺”,瞬间跳出N多网友狂晒自己或撕、或拔、或咬的血泪史……
很多人都说手上张倒刺是因为缺乏维生素造成的,应该多补充些维生素。真的是这样吗吗?
“没有证据表明手指长倒刺和缺维生素有关,更多的或许是由于物理摩擦或洗手过多所致,还有就是和自身因素有一定关系。”医院皮肤科主任刘永生教授幽默地说,手指上的倒刺大家肯定不陌生,它的官方名称是逆剥,是指甲甲根周围的表皮被撕裂后,局部形成的三角形剥离。而且,倒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不论男女,老少“通吃”。既然和维生素没关系,那么,形成倒刺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说起来有点惊人,我们皮肤最外层都包裹着一层已经死亡的细胞(角质形成细胞),一个成年人体表约包裹着约2kg的死亡皮肤,最终每天都有几十亿的微小组织从你身上脱落。刘永生解释说,如果反复的摩擦表皮或洗手过多,比如,经常用肥皂、洗涤剂等洗手,或是物理摩擦等原因,就会让角质层失去保护,再加上皮肤干燥,不仅会让倒刺“层出不穷”,还容易起湿疹;还有就是,最近参加了球类体育活动、用手洗了很多件衣服以及参加了劳动等,都会引发甲周倒刺;另外,有些儿童喜欢咬指甲,也是起倒刺的原因。
处理不当累及其他器官“倒刺一碰就疼,是因为刺激到了末梢神经,此时不能生拉硬拽,撕拉只会导致伤口变得更大,加重皮肤表皮的损伤。”浙江市二院皮肤科陶诗沁医生介绍说,在门诊中经常遇到拔倒刺引发甲沟炎的患者,因此这种小伤口千万不能小看,不注意护理轻则容易引发甲沟炎,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败血症等可怕的并发症。长了倒刺,最忌讳的就是用手撕。那是因为甲上皮的结构向下、向后连接,生拉硬撕会导致倒刺的进一步撕裂,结果越撕越大,越撕越深,造成皮肤深层的进一步损伤。临床实践中,来求诊的患者中,有20%的患者因倒刺发生过感染,大约有90%的人在拔掉倒刺后,都出现了红肿胀痛的表现。
倒刺虽然创口小,但是一样能形成皮肤破溃,手部接触细菌本来就很多,它们又特别会“见缝插针”,如果不及时处理,一些自身免疫力差的人,就很容易出现加重感染,严重者还会累及身体的其他“沉默”器官,甚至出现严重败血症等。
“败血症可由局部感染引起,病原体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病灶。”医院感染病科黄英男医生解释说,患者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等;重度感染时还会出现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死亡。
看到这儿你会问了,同样是拔倒刺,为什么有些人会感染,有些人就不会呢?刘永生表示,这可能与个人体质有关。
一般来说,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发展成败血症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对于“防御系统”比较弱的人群,就存在“中招”的风险。
有没有正确处理手上的倒刺的方法呢?必须有啊!
如果是小倒刺,只需将手放在温水里面浸泡大概5分钟左右,让皮肤的角质层软化,然后再用消过毒对指甲刀,顺着倒刺的方向齐根剪掉即可。记住,不要剪得太狠。剪掉以后,最好在涂上一些润肤露,给它做个保湿。如果倒刺比较大的话,那么最好不要自行采取措施了,医院皮肤科,接受医生的专业处理。
这几个坏习惯你有吗?
生活中有很多人的手很碎,不是动这儿,就是抠那儿,一时片刻都闲不住。但是,真心提醒您一声儿,不管手多欠,也别干这几件事,伤身又毁容!
挤脸上的痘痘说说吧,有多少人,无论是看到自己脸上有痘,还是别人脸上有痘,第一时间就是忍不住要挤掉。似乎,在痘痘里的东西被挤出来的一瞬间,会有一丝莫名的快感。
殊不知,挤痘不仅容易留下痘坑痘印,导致破相;还可能引起脑膜炎、败血症以及肺脓肿、等疾病,尤其是“面部危险三角区”这个地方,这个部位有不少血管通向脑子。一旦损伤或感染,就有发生脑膜炎或脑脓肿的可能!
所以,管好自己的手,不要乱挤。
爱咬手指甲咬手指甲的人,不分性别、老幼、地点,只要他/她想咬,随时随地,伸出手就开咬,投入而忘我。
研究发现,即使每天用抗菌洗手液洗好几次手,也难以避免细菌侵入。如果习惯咬指甲,就等于为细菌敞开了大门。
另外,咬指甲时可能咬破皮肤,导致甲床炎等炎症。需要强调的是,长期如此还会带来牙齿或牙龈问题。
食物卡牙缝,用指甲剔吃完东西塞牙了,又没有牙签怎么办?
很多人的做法是简单粗暴地直接用手剔,这种做法当然不妥。要知道指甲上的细菌数量比手指上要多很多啊!而且稍不注意还会抠伤牙龈,从而引发多种牙周疾病。
撕嘴巴上的皮天冷的时候,嘴唇非常容易因为缺水而干燥起皮。于是,又忍不住要开撕了。其实,不只是冬天,即便是炎热的夏天,也挡不住他们乐此不疲的撕皮活动。
快快住手!知道吗,稍微撕不好就会连着真皮一起撕掉!这样不仅会导致嘴唇流血发痛,还很容易发生感染,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
还有,不要用舌头去舔嘴唇,不仅起不到滋润的作用,反而会越舔越干,最后会把嘴唇四周都舔成绛紫色。你想想,那好看吗?
眼睛不舒服用手揉长时间看书,看电脑或者视频后,很多人会习惯性地用手揉一揉眼睛来缓解疲劳。
这种做法虽然的确能缓解眼部疲劳,但是健康隐患也多多。
手上细菌多,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将细菌带入眼内,造成眼部炎症;诱发结膜炎,甚至是角膜炎;有时还会揉出麦粒肿。甚至有的人还因为揉眼睛患眼结核,导致摘除眼球!
闲来没事抠肚脐很多人看到自己的肚脐眼有泥,就想抠干净。它安安静静地待着,你动它干嘛。一是如果力度过大,容易弄伤肚脐娇嫩的皮肤,有可能引起炎症还可能化脓,使细菌侵入腹腔内重要的血管。二是用力抠肚脐可能会对小肠造成刺激,引起消化系统的不适。所以,不要动不动就抠肚脐。
另外,也不要随便抠鼻屎,掏耳朵。其实,它们并不需要你这么勤快地为它们做卫生,有时候反而邋遢一点更好。
美甲不当引发甲沟炎天一热,很多爱美女士就给外露的脚趾美甲,在美甲过程中,可能由于处理不当引发甲沟炎。另外,高跟鞋的挤压,也是诱发大脚趾甲沟炎的主要原因。
甲沟炎不治疗一般不会自行痊愈,若未能及时治疗,很有可能转为慢性甲沟炎,导致甲床破坏,影响趾甲的生长,导致趾甲部位的免疫力降低,甚至出现趾甲脱落。即便趾甲未受严重影响,其周围皮肤也会越长越厚,更易遭受鞋子的挤压,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不要轻信网上流传的用醋涂抹自行治疗甲沟炎的方法,因为引发甲沟炎的是细菌,而醋对杀灭细菌无效,对抑制真菌感染也起不到根本作用,所以发现问题,还应及时就医。
新闻多看点两招预防倒刺,加强手部皮肤护理
每天坚持用温开水(可加几滴白醋)浸泡双手20分钟,可改善手部皮肤的血液循环,使皮肤变得柔软。经常轻轻按摩双手,保持皮肤弹性。在用洗衣粉等化学物品洗衣或做家务劳动时戴上手套,保护双手;同时,最好定期用热水或磨砂膏等来护理双手。
别再用碱性肥皂许多人在洗手的时候都喜欢用古老的肥皂,觉得这样洗得干净有没有异味。但是,大家都知道,我们手部皮肤是属于弱酸性的,如果用碱性很大肥皂来洗手的话,就会直接伤害到手部的皮肤,加重手部的粗糙程度。
选择适合的护肤品皮肤干燥者可选择含油脂较多的护肤品,如含胶原蛋白的护肤品,对皮肤可起到滋润、锁水、抗角化的作用。每天出门之前在手部涂抹上防晒霜和保湿霜,晚上睡觉之前也别忘了涂抹护手霜哦。
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的甘油溶液在空气特别干燥时反而会吸取皮肤水分,起不到保湿作用,因此对于常起倒刺的人,不推荐单用甘油溶液保护皮肤。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陈小柒
审核:王小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