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一项最新研究指出,中国大约1.73亿人有精神疾病,包括焦虑、抑郁和强迫症等,其中1.58亿人从未接受过专业治疗。专家指出,失眠、焦虑、性格改变,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
抗疫期间,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提到过,在隔离病区,很多患者都出现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被确诊的患者,一度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他们被焦虑、恐惧、逆反的情绪所包围着。当我们的医护人看到那一张张焦虑的神情,内心很是难过的。为了缓解患者的情绪,每次接班后,医护人都会主动的和患者谈心,为患者加油打气,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区的一位赵阿姨,是体温恢复正常的第七天了,核酸检测连续两次阴性,医生告知赵阿姨今天可以出院了,赵阿姨高兴的和医生说:“谢谢你了,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和开导,等疫情过去了,欢迎你来我家做客”。看到赵阿姨脸上露出的微笑,听到她说谢谢的时候,我们医生的心里暖暖的,也更有干劲了。这就是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心理健康能够帮助身体快速的恢复健康。
在我国精神类疾病患者不断上升的形势下,医院康复科的康复师,我深刻的感受到要做好精神病人的康复工作,光有奉献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耐心、理解和包容。
记得我刚上班不久,有一名女康复员,是一名大学生,由于一些刺激得了抑郁症。第一次参加康复治疗的时候,她一直低着头不说话,做活动也很被动。于是我和其他康复师们针对她的问题做出了康复计划,重点培养她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自信心。通过一个疗程的康复治疗后,她有很明显的进步,不仅可以主动发言,还成为了康复师的小助手。出院的前一天,她说,很感谢康复师们对她的帮助,并希望出院后可以继续通过门诊的方式参与康活动。所以我们要用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就一定会帮助我们的患者恢复健康。
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而我也将在这条健康之路上继续砥砺前行,用自己的努力,成为精神卫生健康的捍卫者和精神卫生健康的摆渡人。
(董丹阳)
预约诊疗方式
(预约患者优先就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