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八个月不够强迫症犯人要求判十年患有

强迫症不是吹毛求疵,强迫症是一种病,一种强迫性精神障碍。

近日,盘州市首起恶势力犯罪团伙案公开宣判,犯罪嫌疑人李某因与他人械斗,一审被判刑九年八个月。

当法官问他对此审判有什么意见时,李某竟提出:要求凑个整,判十年。

这条消息爆出后,不少网友评论:李某这种抢戏手法绝啦!敢这样公然蔑视法律,判9年11个月29天吧...

其中也有网友表示:可见李某的强迫症真的很严重!这样“好笑”的要求背后,大概也是病人的无奈吧...

说起强迫症,相信人们一定不陌生,然而生活中却很少有人把它当做一种病去对待。

人们通常会认为那些拥有强迫症的人群,只不过是看待事物过于挑剔。可对于那些患病人群来说,他们内心所承受的,一定没有你想象中简单。

强迫症分为不同类型,患有不同类型强迫症的人群又会有不同的特征表现。

▌仪式型强迫症

所有物品必须严格按照分类摆放,穿衣颜色必须严格规范,走路绝不允许踩到边缝。

▌洁癖型强迫症

反复洗手打扫卫生,过度在意卫生状况。

▌担心型强迫症

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不停查看电器是否关闭。

▌完美型强迫症

对任何事物过分追求完美,所有编辑的内容都要反复斟酌。

强迫症给患病人群带来的困扰看似微不足道,但长久下来,却会让患者感到精疲力竭,意态消沉。

有些患者说,“自己也曾尝试去克制那些刻意行为,但结果却不容乐观。”那么面对如此难缠的病症,治疗该从何入手?

俗话说,“治病要治根。”强迫症也同样如此,要想彻底根除病症,就要先找出患病诱因,再进行下一步治疗。

明确恐怖根源

很多患有强迫症的人群,他们之所以会强迫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实际是因为他们正在恐惧着某些人或事物。

就如一些反复洗手的人,他们恐惧的或许正是某种细菌,他们因为担心这种细菌会附着在手上,继而传染给身边人,所以他们必须不断洗手,以保证消灭这些病菌。

找出自己所有想要回避的行为

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一些患有强迫症的人群会故意避开那些让自己感到焦虑的行为,这样的做法看似可以减轻焦虑,实则却是一种讳疾忌医的表现。

为了可以更彻底地治疗强迫症,患者就要找出所有自己想要回避的行为。

尝试将自己暴露在恐惧中

长时间暴露在自己恐惧的情景中,可以促使打破原有的错误恐惧感,最终对恐惧点形成抗体,对过去恐怖的事情形成正确认知。

在训练初期,人们可以先尝试暴露在恐惧感最弱的情景下,再逐渐递增强度。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暴露在恐惧中的时间要足够长,并在暴露训练的过程中,随时调整自己的认知。

及时制止“回避行为”出现

如上述第2点所说,一些强迫症患者为了减轻自身焦虑情绪,会刻意避开那些让自己产生焦虑的事,显然,这种情况同样会出现在“暴露训练”的过程中。

在暴露训练过程中,一些患病人群不免出现极度不适感,因此这个时候,患者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制止“回避行为”的出现。

如果患者不能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个训练必将前功尽弃。

避免“错误行为”出现

强迫思维一旦出现,患者便会感到十分焦躁,在焦躁的左右下,患者就很容易做出错误行为。比如:反复洗手。

这种错误行为虽然会使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所减轻,但它却会严重影响病情恢复。因此患者就一定要用坚定的意志来阻止这种情况发生。

强迫症患者的诸多行为,在给自身带来困扰的同时,也给身边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由于一些患者患病时间较长,他们的身边人也会时常感到疲倦。

但是,强迫症的康复过程很难在患者一人的情况下进行,为此,家属的适当辅助真的尤为重要。

责编是猪图片源自网络,侵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z/121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