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7年,脸上终于有了笑容62岁的她说

退休以后想过怎样的生活?很多老年朋友都会说,管管孙子,跳跳广场舞,偶尔出去旅旅游……这也是周女士(化名)早就做好的打算。

可帕金森却限制了她所有的憧憬。退休已有七年,周女士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潇洒晚年,自己却一件事也没能践行。帕金森让她的行动变得越来越迟缓,尤其是两只脚常常像被粘在地板上似的动弹不得。

图片来自SOOGIF

两只脚像被粘在地板上

难以动弹

周女士今年62岁,因为帕金森,她看起来要比同龄人苍老许多,脸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淤青,还缺了半颗门牙。

据周女士的女儿介绍,母亲以前是个雷厉风行的“女汉子”,做事的风格就是说干就干,总是要求自己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可退休后不久,女儿发现她做事慢了下来,走路不带风了,说话语速也变缓了。

起初,家人们还庆幸周女士是快速适应退休后的“慢生活”了。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又发现周女士的一侧手脚总是出现不自觉抖动。一家人这才重视起来,医院检查。

图片来自SOOGIF

接诊医生高度怀疑是帕金森。于是,周女士根据医生建议尝试吃上了药。一开始,效果还是蛮明显的,可没过多久,原先的药量就不够了,她只能不断加大用量来控制症状。而半年多以前,她的病情已到了加药也缓解不了的地步。

“她做起事来比以前更慢了,简直就像是不用特效处理的慢镜头。尤其是起身刚要迈步或是走狭窄过道时,双脚就像被胶粘住一样,迈不开步、难以动弹,要原地踏步或小碎步才能迈开腿走路。有时,一着急脚没跟上身子,整个人就直直的往前摔倒,轻时蹭破皮肤,严重时门牙磕断,肋骨、股骨骨折。”女儿看着母亲心疼极了。

为此,家人不得不24小时轮流照顾周女士。可即便如此,大家依然胆战心惊。不堪重负的他们慕名找到医院神经内科章晓英医生,想着能在杭七院找到一丝希望。

经详细检查与全面评估,章晓英认为,周女士有严重的帕金森冻结步态,考虑多种药物调整效果都不明显,建议尝试一种比较新的治疗方式——经颅磁刺激治疗。

看似简单的“放电”

却隐藏着大学问

治疗看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安静的躺着,可以闭目养神,也可以闲聊。治疗师给周女士脑袋上戴上一个线圈,然后持续“放电”20分钟,不痛也不痒,就像给头部做按摩一样。整个过程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舒服的时候还能微微睡一觉。

一个疗程(10天)之后,神奇的变化发生了。周女士感觉双脚变轻盈了许多,走路的速度也变快了,连脑子转得都比之前快了些。她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甚至想尝试跳广场舞。

事实上,每天“放电”治疗里隐藏着大学问。电流通过线圈,在线圈正下方的局部区域中引起磁场脉冲,脉冲有足够的强度通过颅骨进入浅表脑区,使皮层神经元去极化,反复刺激能强化基底节-脑干环路,从而改善冻结步态。

“经过数年的经验积累,从治疗前的全面评估、靶点和刺激频率选择,到治疗后的再次评估,我们已经总结出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治疗体系。从目前已接受治疗的患者来看,一般一个疗程后都有明显改善。”章晓英说。

除了帕金森,杭七院还将经颅磁刺激作为辅助治疗,应用于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强迫症、物质成瘾(酒或毒)、非物质成瘾(网或赌)、抽动障碍、幻听等精神疾病的治疗中。

未来,经颅磁刺激治疗与脑功能检测技术联合应用,基于脑功能评估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将为诸多精神疾病和神经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活动○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9日,医院将举行大型义诊和健康科普公益活动。

4月9日上午,章晓英、迟淑梅、陈洁芳等专家在4号楼1楼门诊(、、诊间)义诊,有需要的朋友可前往与专家面对面咨询。

4月9日上午11时,杭七院2号楼8楼清心园还将举办公益讲座,章晓英主讲《揭开帕金森病的面纱》,何俊主讲《帕金森病患者及家属用药指导》,薛闯主讲《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病人中的应用》。

供稿/医院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z/13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