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特奖得主刘硕告诉你坚定地走下去吧,

近日,年度宝钢教育奖评审结果揭晓,东南大学共有11名教师和学生获奖。其中,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胡仁杰教授获得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刘硕获得年度“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这也是东南大学师生第六次同获“宝钢教育奖特等奖”。

宝钢教育基金始于年设立的宝钢奖学金。基金所设立的“宝钢教育奖”是由国有企业出资设立、政府支持指导、专家咨询策划、高校积极参与的全国最具知名度的教育奖项之一。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近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4级博士生刘硕,听听他的青春故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4级博士生刘硕

人生的旅程中总有一座座山峰耸立,总好奇山的那边是什么,额头的汗水、身上的荆棘、仆仆的风尘、队友的帮扶……奋力翻过一座山后才发现,山的那边还是连绵不断的山,所以继续攀登吧,其实咫尺既是顶峰。

当今天的主人公刘硕拿出照片和我分享他登山的乐趣时,我才深感这位被无数光环笼罩的28岁博士的淡然和谦逊,因为他深知学术的道路永无止境,未来还有很多挑战等待着他。

沉淀

在东大十年的累累硕果

  当秋意正浓的四牌楼再次被染上金黄色,收获的时节也频频传来好消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4级博士生刘硕获评全国最具知名度的教育奖项之一“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并第三次斩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年刘硕进入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东大一待就是十年,从磅礴大气的九龙湖到历史悠久的四牌楼,十年里看遍东南大学的春秋冬夏,而他也不断在时间的沉淀里收获自己的累累硕果。

近五年来,他在新型人工电磁超材料这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19篇高质量的SCI文章,总影响因子共计.,引用次数达次。第一作者文章14篇,影响因子总计76.,其中11篇为JCR一区刊物。

  第一作者文章中多数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在超材料领域具有极高的国际影响力,两篇文章发表在目前位居所有光学类期刊第二名的自然出版社旗下子刊《Light:ScienceApplications》(IF=13.6)中,在Wiley出版社的《AdvancedScience》(IF=6.0)上发表的文章得到了编辑的高度评价,被选为封面。值得一提的是,有三篇文章均入选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ESI)高被引论文,即指在特定学科领域被引频次排名在世界前1%的论文,表明其研究成果得到学术界大量   除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外,他的研究成果也频繁应用于产学研一体化的产品中,他说:“好的科研成果不单单体现在高水平的SCI论文,更重要的是做到理论研究与产品实践相结合,要能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年,他通过与深圳桑达集团合作,将所提出的串并联可调式的无线能量传输结构应用于一款手机无线充电样机的研发,完美地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目前已申请14件国家专利,其中获得授权9件,其中无线能量传输专利获得了由南京市科委、南京市知识产权局等联合主办的南京大学生成果专利展上的“优秀发明奖”的荣誉。

除此之外,“东南大学三好研究生”、“东南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创业微波企业奖学金”等荣誉称号也纷纷被他收入囊中。

足迹

将科研融进骨子里

  很多人将科研作为一份职业或者一件苦差事,对刘硕而言,科研已经渐渐融进他的骨子里,已成为一种信仰,而这融合的过程从儿时懵懂到本科时的清晰再到如今的坚定。

  刘硕坦言小时候是一个好奇宝宝,对自然界的各种物理现象总爱问个为什么。童年时最爱看的是父母买的自然百科全书,小学时经常想为什么地球对面的人不会感觉自己是倒立的,初中时候经常提出一些如“为什么在冰箱冷冻室里面撒盐就不会结冰”这种让老师愕然的问题。小时候接触电脑比较早,对各种软件和电子产品像玩具一样爱不释手,喜欢研究它们的工作原理,小学五年级就自学PS,经常帮亲朋好友制作修复照片。

  高考报志愿时,一心想学习个“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穷究事物原理的专业,好继续延展自己的好奇心,于是便坚决地填上了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上了大学后,对数字电路、模拟电路、计算机逻辑与结构等专业课很感兴趣,可算解开了小时候的科学疑问,进入了原理的世界。关于本科毕业后为什么选择读博这条路,刘硕谈到,是父母给了他走下去的勇气和决心,父母都为高校教师,希望他能够继续深造学习,于是选择了硕博连读。而让他在这条道路上拥有越加笃定走下去的信心,是源于导师崔铁军教授的言传身教。

  刘硕说:“当初选择做崔老师的学生,是我求学道路上做的最重要、最正确的一次选择。崔老师在科研工作上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勤恳踏实的作风鼓励和要求我取得更大的进步,让我对科研产生愈发浓厚的兴趣。我觉得通过博士阶段的训练和努力,将来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对待什么事物,都将具有科研思维和品质。”科研从一个标签变成了融入他骨子里的气质。

  除了在本领域刻苦钻研,刘硕还不忘记摆弄自然、社会等多领域的学术魔方,他经常在维基百科、果壳网、知乎等科技类网站上浏览各个学科的常识。

  他说:“像小时候一样,现在我仍然很喜欢探究生活中各种常见事物的原理,学习了解各学科的基本知识,这让我的知识面不局限于电磁、物理这一个层面,而扩展到生物、医学、土木等其他领域,科研上极需要宽知识面、跨学科的能力,这样可以将本领域已有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其他学科,进而产生潜在的重大应用。”

日夜

享受为之奔波的快乐

  

  至年,刘硕在海外教育学院担任流动助管,为了早日融入实验室的科研,提前夯实基础,每天下班后,他就跑去实验室科研。两年的时间,不仅保质保量完成应有工作,还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参与无线能量传输的课题,提出了串并联可调式的磁共振型无线能量传输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了一套远程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样机,可以实现以50%的效率在一倍线圈直径距离下传输20瓦功率。

  还记得那时,与深圳桑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基于磁感应式的无线充电样机,可以为手机无线充电。因为项目时间节点紧张,白天一有空就打开电脑看看电路图、做做仿真,晚上去实验室调试电路,其中有很多次为了点亮接收端上的灯泡,各种拆了焊、焊了又拆,一级一级的排查电路各节点的电压电流。为了找到合适的高压高Q值电容,找遍了华龙电子城、买遍了淘宝商家、问遍了各个电容厂家。

(基于串并联可调式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样机)

谈到这里,刘硕笑笑说:“可能因为有点完美主义强迫症,很多次因为一个问题始终没有排查出来,折腾到晚上一两点,不解决心里总觉得有一个疙瘩。其实,就像玩游戏一样,总觉得这一关没这么难,肯定能过。但当找出问题所在的那一瞬间,就能感受到肾上腺素急速分泌带来的兴奋感,以至于回去睡觉时,大脑里还是徘徊着刚刚那一刻,激动的半天睡不着。”

  年末,崔老师主持的一个项目即将结题,但其中有关太赫兹吸波器的部分一直没有寻求到合适的加工合作方,需要亲自去苏州纳米所学习并摸索加工流程,刘硕毅然接受了这个任务。然而纳米所的旅程远比想象的要艰辛,由于课题组之前丝毫没有微纳加工的经验,各个课题组设备不同,同行给的工艺参数和经验大多时候也很难奏效,刘硕和师弟只能背水一战,摸着石头过河。

  在超净间里,需要全副武装,穿超净服、超净鞋,戴口罩、头罩、手套,从上到下捂得严严实实。手上因为带着两层不透气的手套,经常会感到很痒;每次在黄光区里做上两三个小时的匀胶及光刻工艺,出来后发现世界都是绿色的。说到这里,刘硕笑着提到:“每次在光刻间里不仅会吸进去各种光刻胶气体,而且据说用于增强硅片粘附性的六甲基二硅胺烷(HDMS)还是绝育好帮手;在百度了氢氟酸的恐怖事故后,每次操作都要带两层乳胶手套加一层防酸碱手套”。

(刘硕在黄光区制备太赫兹样品)

  由于纳米所预约系统很繁忙,很难预约到合适的加工时段,同时为了减少在外出差时间,节省组内经费,加快项目进度,很多次他们都一口气从中午一点一直做到晚上十点。超净间是个与外界完全隔离的空间,在里面完全感受不到外界的天气变化,很多次都是太阳当头进去,月亮当头出来,进去时艳阳天,出来时狂风暴雨。年上半年,几乎隔一周就去纳米所一次,很多次都是坐一大早七点的高铁,赶在九点多到纳米所。虽然已经尝试过很多方案,但是摸索的过程一直进展的很不顺利,加工出来的样品存在很大问题,测试结果不好,曾经一度感觉到项目无法达标了,不知是否是老天眷顾,离项目结题还有一个月的时候,终于神奇般的加工出了具有完美图案的样品,并以高性能指标顺利完成了项目。

  回想起那时,刘硕还记忆犹新,他说:“从不迷信的我竟对微纳加工抱起了‘敬畏’之心,那些发生在科学家身上的看起来离奇的故事或许是真的,我因此更加相信不到最后不放弃这一道理。”

发声

国际前沿并轨齐驱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科研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需要时刻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拥有全局性的国际化视野。

  刘硕一直活跃在国际超材料学术前沿领域,先后在11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他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先后连续两年被国际著名电磁学术会议META和MTTs-NEMO邀请做大会特邀报告,所报告的内容引起了在会人员的广泛兴趣,并得到了同行的正面评价。他还完成了近30篇来自国际一流期刊稿件的审稿工作,这使得他可在第一时间了解同行的研究热点,拓宽视野。

(刘硕参加第一届中日韩三国超材料论坛)

  在国际科学前沿发声,保持并轨齐驱,展示东南大学的学术成果和东南大学的学子风采是刘硕一直追求并为之努力践行的。

  他关于编码超表面的一系列工作因其开创性被美国光学学会《OpticsPhotonicsNews》遴选为年全球光学领域最重要的30个系列工作之一(Opticsin),在过去5年里,仅有5篇大陆的工作入选,这也是东南大学首次以第一作者单位获得该奖项。超表面信息熵被中国科学院《NationalScienceReview》(IF=8.0)主编遴选为ResearchHighlight。

潇洒

兴趣充盈的多面手

  生活中的刘硕有很多爱好和经历。是一个兴趣丰富的潇洒多面手,他还有业余七级单簧管资格,偶尔也会吹两曲放松心情。而通过对他兴趣爱好的深入了解,眼前呈现的是一个潇洒的多面博士。

(瑞典斯德哥尔摩群岛边)

登山客

超喜欢户外活动的他尤其喜欢登山,因为家在西安,一年总要爬几次秦岭。他说,“爬山的过程很像科研。刚开始的时候很艰辛,山脚下的我总觉得顶峰遥不可及,但是通过不断的努力,每到一个新的高度,再回望山下,视野就开阔了,成就感油然而生。”

(秦岭鹿角梁)

“横看成岭侧成峰,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会随着观察角度不同而不同,也会随着经验的累积而改变。有时候经常会发现山峰就在不远处,可当你爬到那个山峰后,才发现这根本不是最高点,后面还有一座座更高的山峰等待着我去探索,去挑战,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登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才能看到更美丽的风景。”

(秦岭太白山)

摄影人

科研的道路上虽然辛苦奔波,但他平时很喜欢摄影,在户外活动留下大自然的原生态的美景,在平时生活中记录下走过旅程中每一个美丽的瞬间,他说:“摄影就如同写作,对于不善文字表达的我可以通过摄影定格下快门那一刻的故事和情感,当紧张科研道路上休息时,回忆那一张张摄影作品中的记录下的喜悦、感动或是悲伤,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南京新庄立交夜景)

(青海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我国内地海拔最高的高山湖——秦岭太白山大爷海)

(青海湖边公路)

(青海湖边)

(秦岭翠华山雪景)

志愿者

在两年工作期间,他接待来自世界各地多个国家的访问交流团体,成为为世界青年讲好东大故事的靓丽名片。为了开拓农村孩子们的文化视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他曾带领多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与江苏广播电台一同前往江苏省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初中,开展了英语支教活动,并获得了“金陵之声志愿者ABC”称号。

(刘硕接待韩国忠清南道公务员访学团)

感谢

师恩润泽青春

  

  师恩润泽刘硕的青春生涯,他最想要感谢的人就是导师崔铁军。他说崔老师不仅给予他科研学术上的悉心指导,也是他人生指南上的方向标。

(刘硕与导师崔铁军教授)

  刚开始读研的刘硕,并没有像现在这样雷厉风行,也是个轻度“懒癌”患者,写论文经常一拖再拖。记得第一篇论文花了将近两个月写好发给崔老师,由于文章有20页,本觉得崔老师工作繁忙,至少要看半个月,可是不到一周便收到了崔老师的改回邮件,打开一看,通篇都是密密麻麻的红色修改和批注,不仅每句都做了修改,全文结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就连标点符号都没漏掉,这是他第一次被崔老师一丝不苟、雷厉风行的态度所深深感染。

  刘硕说崔老师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有很多次在凌晨1点左右会收到崔老师的邮件,回复后,崔老师竟然秒回,与崔老师往来邮件,犹如QQ聊天一般。不止一次早上起来打开手机后,发现邮箱里蹦出好几个崔老师七点多的未读邮件。刘硕笑着说道:“我每天睡的比崔老师早,起的比崔老师晚,真的感觉很‘惭愧’”。后来他逐渐适应了崔老师这种快节奏“科研生活”,养成了当天计划当天执行的习惯,这也是他博士期间能发表多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崔老师的严谨细致、百折不挠的工作态度和气度不凡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刘硕,并使他终身受用,他很感谢有崔铁军老师这样的导师,使他不断追求卓越崭新的自己。

寄语

愿我们一起拥有自己的量子跃迁

(秦岭主峰太白山顶峰日出)

谈起未来,刘硕希望能够再出国深造,进行博士后研究,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科研水平。回国后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员,像自己的导师一样也能够拥有和培育自己的团队,不辜负导师的期望,在电磁领域取得一番成就,做出更多的原创性成果,为母校争光,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做出一份贡献。

在对刘硕采访的最后,深感到人生需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才终能享受“咫尺既是顶峰”的成就感。而刘硕在对广大学弟学妹的寄语中却更想用到他所熟悉的“量子跃迁”原理。快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吧~

科学研究并不是工厂加工产品,工作一天就有一天的收成,科研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并不能保证你努力就会马上看到结果,因此我觉得科研很像一个量子态的过程,连续付出的努力并不会带来连续的成果产出,只有当努力积累到一定量时,你才会像原子中的电子一样,发生量子跃迁,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

所以很多时候当自己没有成功时,可能并不是因为路没有走对,只是因为你离跃迁还差那么一点能量、一点努力,要坚持下去,就会发现惊喜,甚至取得的成就会超过你本来所预期的。

衷心希望刘硕和越来越多在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的东大青年们能够坚持不懈,实现自己的量子跃迁,到那时你会发现,无数山峰翻越过后,咫尺既是顶峰。

采访撰文:叶菁、刘硕

图:刘硕

责任编辑:刘腊月、叶菁









































哈市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能否彻底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z/72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