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看了不少电影,最为之震撼的是《血战钢锯岭》。
一开始没认真看,没有注意这是一个“truestory”。所以在即将看完影片之前,我在心里喊了一百遍“玛德,怎么还没死”,认为蜘蛛侠的主角光环笼罩全片。看到片尾才知道这是一个真实事件,那一瞬间脑中闪过无数个惊心动魄的镜头,突然的反差导致我在离开影院很久后内心都不能平静,但要说些什么,可能最终还得归结于显而易见的“信仰”二字。
影片一开始的画风还算轻松,俩兄弟追逐打闹,倒让人想起《燃情岁月》里辽阔、自由的气息。但无意间对弟弟的伤害和父亲的暴力行为让男主角DesmondDoss逐渐成为一位虔诚的教徒,拒绝一切理由的杀戮。为了国家,他选择参战;为了信仰,他绝不使用武器。身上中了15处弹片的男主角,在战场上徒手救了75人,有些还是敌军,编剧是编不出这样的剧情,而事实却比戏剧更加戏剧。
反战和信仰是片子的主题吧。男主角有他的信仰,战败的日军也有。日军效忠他们的天皇,在地道里剖腹自尽。在战争开始之后我一直用双手抵着嘴巴,因为太震撼了,不论是战争的残酷还是信仰的力量。电影把这一切从一方并不算大的荧屏投射到身处太平盛世的世人眼中,也许并不是想提醒人民牢记历史和战争,而是在讲述无国界无政治无目的的大善。
而谈到信仰,国人往往不太自信,总是自嘲现在的中国人哪有什么信仰。有时我也问自己,我有信仰吗?我要信仰什么?我必须要有信仰吗?在我看来,有没有一个明确的信仰并不重要,世界上几大主流宗教的核心也是行好事存善心,如果一味地纠结一个有名目的信仰,会不会把自己囿于一方天井呢?你相信科学,你就会不断追求未知,寻找真理;你相信所谓的无所不能的真主,你也许会一辈子在呓语中束缚自己。
但如果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这是不对的。因为宗教的三跪九叩吃斋念佛只是信仰的外在包装,甚至可以说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强迫症。进到寺庙总归是要学着大人拜拜的,我并不能说这一定是无意义的,因为这个世界未知的事情太多,但以神为标杆,规范自己的行为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又或者,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国人的“信仰”。这些价值观也许不能强烈到让每个人都舍己为人、舍生取义,但能规范一些小心思,让人们在萌生恶念时想到头上三尺有神明。它根植于世俗的生活,对于精神世界的指导性更强,更具备可操作性。
当然,有信仰并不是褒义,没信仰也不是贬义(特别指宗教信仰、偶像崇拜)。信仰加无知才是可怕。在一些地区,几乎全民宗教信仰,也许他们中大部分是淳朴善良的,但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与外人沟通困难,也不愿接受更多的思想,贫穷落后的一代又一代把今生都用在祈祷来世。又如几十年前的红卫兵,现在的自干五,为了信仰,高喊万岁,甘当炮灰。信仰不能当饭吃,更不能保证明天有多美好。
又跑偏了,我想说,不戴3D眼镜看大片真棒。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医院武汉哪家好预防白癜风复发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