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圣诞节后扯个淡

突然意识到今天是圣诞节,平安夜已经过去。

陈奕迅的歌是这么唱的:落单的恋人最怕过节。

纯粹扯淡,对落单的恋人来说,根本就没有节日。

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像今天这样无法入眠,整夜睁着双眼,即使困得感觉眼皮上像是涂了胶水,也依然不肯睡去。

没有缘由,就是单纯的不想睡觉。

又或者是不知道原因究竟在哪里。这种行为将强迫症发挥到淋漓尽致,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妥协。

上周没有更新,在春节逼近的12月,迎来了我们这个行业最为忙碌的两个月。终日疲于工作,也无心写字。

眼看着这周又要临近脱更的边缘,又觉得不该让放任自己这样无耻下去,于是在这个细雨的清晨为你们写点什么。

既然今天是圣诞节,那不如这期的内容就让我和你们在节后扯扯淡吧。

1.代价

前段时间曾经的超女何洁离婚事件又被闹的沸沸扬扬,朋友圈里又一次的被泛滥刷屏。现代人的一大重要特征便是吃饱撑了没事干,没点八卦花边当下酒菜,生活就好像没放辣椒索然无味。

由始至终我都没有去看过这件事的起因过程结果,说白了何洁离婚与否对我的影响还不如烟草涨价(虽然她在当年参加超女的时候我还发了1块钱一条的短信给她投了票),更何况这件事无论搁谁身上都不会好受,不谈对错与否,自己的婚姻被评头论足,无疑是放大这种痛苦。

或许是因为公众人物的身份,让这其间的渊源纠葛被放的更大,但这终究是他们的爱情。谁伤害了谁,谁对不起谁在这一刻都已经不重要了,在这件事儿上他们所付出最大的代价不是婚姻、金钱、时间、名望,而是“对方”。

曾经那个深爱的对方,却变得面目可憎恨之入骨了。

人的一生总会经历大大小小的事儿,就像烧饼上的芝麻,有大有小。

芝麻越多,烧饼越香。

但事儿越多,付出的代价越多。

从外面回来的时候下了小雨,不远处有火车进站(或是出站)拉着长笛,在雨中的空气更为轰鸣。

“雨时的空气密度要低于晴天,所以声音的传播更为愉悦。”

这是在初中时学习的物理知识,也是我能记住为数不多的知识之一。

现在回想起来,恐怕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时期,将会是我整个人生中对世界认知的巅峰:会背牛顿定律,熟背元素周期,了解海洋洋流,通晓上下五千年,认识细胞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反观现在,饭越吃越多,路越走越长,头发也没见有多长,见识却越来越短,。别说让我画电路图点个酒精灯用个显微镜了,26岁的我甚至连“九九乘法表”都背不清楚,一遇乘法要掰着手指才算的出来。如果现在把我扔回小学,参加他们的期末考试,不见得能比小学生考的多好。

不知这算笑话还是凄凉:我曾经花费大半个青春去学习这些知识,如今却将它们忘得一干二净。

这感觉就如同用所有青春去陪伴个姑娘,临到婚龄,姑娘却不见了。

实际上没有人会太过于在意它们的丢失,因为它们溜的实在是太静悄悄了,很难让你意识到这其中的改变。

又或者是因为这样的改变也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千万种改变的冰山一角,所以不值一提。

你还能记得你小时候的傻缺样吗?

反正我是不太记得了,但有许多零散的回忆,可以让我在和朋友喝酒吹牛的时候拿出来炫耀一番。

俗语说,人越缺什么越喜欢炫耀什么。

这句话一点不假。

这些拿出来在和朋友吃饭喝酒吹牛的事儿,真真切切都是些我曾经拥有但现在却被丢的一点不剩的东西。

譬如生吃蜜蜂,将蜜蜂的头扭下,把断裂处送进嘴里吮吸蜜汁;而现在见到蜂蜜惶恐程度亚于08年大地震。

又比如坐在六层楼高的房顶边缘(是真正的边缘,房顶防雨屋檐上,宽度不足一米,坐上去双脚就悬空在六楼住户的窗口)吹牛;而现在连在商场坐个观光电梯都不能直视窗外。

从出生直至今日,个子长高了,声音变粗了,力气变大了,见识变广了,情感更丰富了,能力更大了,处事更成熟了,价值更大了。

人们通常将这些变化称之为成长,而似乎成长都是向阳的方向发展,变得更优秀更成熟,更适应这个社会。

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成长也总是需要付出代价,在无数成长的背后,也有着许许多多在我看来好的东西悄悄溜走。

勇气,果敢,情义,傻缺与白日梦。

就像九年义务教育的那些知识一样,突然有一天,就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已经很久没有过过儿童节了。

2.人潮

去年的圣诞节是怎么样的?前年又是怎么样?大前年呢?

已经记得不太深刻了。

记忆中最深刻的圣诞节是在初中一年级的圣诞晚会上,那时成绩尚还优秀,作为班级代表上台表演一场英语话剧。和小伙伴们前前后后排练了整整一个月,还自己动手制作了服饰与道具。

圣诞那一天,在全校的热烈掌声中,我们班级的节目获得了全校第二的高分。

但我在剧中没有一句台词,甚至没有一次走动。

我饰演的是一棵树,一颗不会动不会说话的树。

那时的圣诞,我更像个观众,站在一旁孤独的看着他们吵吵闹闹,唱唱跳跳,在纸糊的树皮里,就我一个。

晚上从公司出来后,我把车子开上一环,又途径太古里、春熙路、王府井,节日的气氛仍旧浓厚,人们两人成对,三五成群的走上街头,相互笑着。路过红星路口的公交站台,有一对外国情侣,金发碧眼,看不出国籍,并排安静的站在站台边,戴一对耳机。他们没有说话,但我能感受到他们步调一致的呼吸和相互依存的身体,在异国他乡恐怕身旁的这个人便是所有。

不知是不是初中那次卖力的表演给我带来的后遗症,直到今天我仍旧有些喜爱在节日的时候把自己关起来,去观看,与世无争。

前些日子,偶然在知乎上看见一个关于“孤独”这样话题的回答,问者问:如何正确的处理一个人的孤独。

一个问题却又把孤独这样的一种主观感受放在了对与错的对立面上了。

与孤单不同,孤独的本源在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如果你看见有个人独自在餐厅吃饭,可以称之为孤单,但他却不一定孤独。反而言之,也许你看见有个人终日前拥后簇朋友如云,而他依旧孤独无比。

毋庸置疑,孤独时常会让人产生许多的负面情绪,诸如沮丧、难过、暴躁、虚弱、自卑与哀伤,特别是在这样甚至任何一个节日的时候被无限的放大,感觉自己就像是一条被全世界抛弃的咸鱼,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究其根本,在于人类的社群社会结构,就像是蚂蚁一样,总需群居方可生存。当然,虽不至于像蚂蚁这样严重到影响生存的地步,但社会关系的网络已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正确”的系统:父母、爱人、子女、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及同事。

所以,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网络中占有足够的空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存在感。一旦认为被抛弃,孑然一身的孤独也就随之而来。

所以,由始至终,孤独这件事儿都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就像心里养了一个小人,时常给他喂食,逢年过节还喂的更多一些,渐渐的他也就越长越大,孤独感也就越发强烈了。

有点像是自己给自己画了个套,然后再让自己钻进去,再大骂全社会全人类的意思。

但我却觉得这没什么不好,虎毒不食子,更何况他更是自己所创造的,甚至可以说他就是你自己。

我有两个朋友,一个是香烟,另一个便是孤独。

香烟让我的嘴巴和手不用闲着,孤独让我的脑子不用闲着。

所以,身感孤独的朋友大可不必为他所带来的负面情绪造成太多的影响,小打小闹无伤大雅,但日子总还是要过下去,既然已经创造出来了,何不去欣然享受。

爱默生说:按照世人的观念在这世界上生活是件容易的事;按照你自己的观念离群索居也不难;但若置身在世人之间,却能完美地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只有伟人才能办得到。

第一句是人潮,第二句是孤单,最后一句便是孤独。

可见孤独也并不是全无好处,他赋予的创造和力量无人能及。与他交谈,可以让你更清楚的看社会;与他玩耍,可以让你更为清晰的审视自我;与他相爱,可以让你拥有整个世界。

其关键就在于怎么与他相处了,是剑拔弩张终日醉生梦死奋力驱赶,还是握手言和坠入爱河相生相伴,孤独就像个小痞子,他不会嫌贫爱富也有些死皮赖脸,但他却很讲道义,你怎么对他,他就怎么对你。

有个这样的尾巴卓然十分头疼,但如若有个这样的哥们儿,也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3真扯淡

圣诞结束,天就要亮了,我也该睡了。

见。

*****************************************

时至一月有余,感谢所有读着的人。

有你们,我便不是一个人在这里。









































白癜风医院成都哪家好
白癜风治疗那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qpzzz/84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