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写材料的rdquo一旦

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刀哥说

思佳同学给我投这篇稿件的时候,反复修改折腾了三次。第一次涉及文本,第二次涉及政策,第三次涉及论据。最后定稿时我不耐烦地说:“也是强迫症患者”,他回我:“就像刀哥所说,写材料出身的没有懒人。我是重度强迫症患者,同时伴有文字洁癖并发症”。这篇强迫症患者写的关于“强迫症患者”的文章,把写材料的重要意义、写材料的稀缺的原因、如何选拔培育写材料的、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材料汪”给讲透了。话说只有文字强迫症患者才会写这么长、这么面面俱到的稿子,没Sei了。

社会组织运转有三项工作,办文办会办事,办文是本文阐述重点。办事大家很好理解,不管是办单位里面的业务公事还是个人家里的私事,也是有很大的学问要领悟和实践。办会则更好理解,对于个人来说,比如家庭里面的各类大事,红白喜宴,自己搞不定了还要找长辈和司仪甚至策划公司,国家的大事喜事如奥运会、世博会、高端论坛,单位的大事如上市、庆典,都是需要周密策划和运作的。

疫情以来,“保运转”成为一个热词,笔者认为,在各级单位保运转中,除了人员和资金的正常运转,公文运转,通俗来说,就是写材料,是各级单位保运转的关键环节。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体制内单位,规范的说法是公职单位,《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所涉及的一切单位:比如,党政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政府媒体、文博、研究院等)、国有企业(国企又根据管理权限和影响力分为中央和国资委管理的央企)、省企(省管企业或部属企业)、市企(市委管理的国有企业)、县企(一般是县区的投融资平台)。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员即使不在公职单位,但是行使公权力,依然是公职人员,比如各个大学委派到独立学院(一般是民办)的党委书记,代表上级行使权力。

在这些单位,策划和总结是不可少的、个人述职是必须的,向上级书面汇报工作和向下级书面部署是必要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监督检查是难免的,稍微大点儿的单位,内部媒体(报刊、杂志、有线电视台和网站)是需要运转的,向外部宣传报道也是需要的,特定时期的调查报告和考察报告是要入档的,外部沟通的公文函件是需要的,很多时候,文件、纪要或者报道,代表着办事依据,你说这些能离开写材料吗?要是特大型企事业单位,比如一些钢铁、矿业集团和大学,那些单位的报刊、杂志都是有刊号的,不少还是核心期刊和重点报刊,但是报刊定期是需要稿件更新的,没有足够充实和高质量的稿源,这些机构怎么办?即便是在体制外的民企、外企,文件、纪要和邮件,也是经常要用到的工作技能。

但是,想把写材料这个事情做好,越来越难了。

一是愿意写材料的人越来越少。现在不少单位,写材料的日益减少,而愿意从事写材料工作且有一定潜力的人,越来越难找。正在从事写材料的人,在笔者经常接触和较为熟悉的为数不多的人员中(不到50人),不少也有一定的职业倦怠,毕竟干这一行“费心劳神”、“熬眼磨屁股”,且没有个人著书立说的快感与成就感。一些机关工作人员视写材料岗位为“大坑”、“天坑”,文来文往、案牍劳形,一心想要逃离写材料岗位。

二是重视写材料的人越来越少。不少单位都越来越专业化、业务化,特别是企事业单位,都是有一定的主营业务。一些领导干部也不太重视写材料,毕竟现在的领导干部都上过大学,有一定的知识水平,不少还自诩上学时也是文艺青年,但是一个文艺青年和一个优秀的写材料人员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而且文艺青年的领导大多有自己的主张,手下写个文章,他往往给你画得面目全非,于改进文稿质量无益,还较为挫伤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这种情况,有位兄弟向我咨询,我想了半天,只有一句话:领导虐你千百变,你待领导如初恋,看他还能怎么办?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重视文稿写作的单位领导,不少受到命运额外眷顾,走上更高的人生舞台,应付公文写作的单位大多得过且过,领导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以致于不少有为领导常常感叹,我的“邬思道”(见《雍正王朝》)到底在哪里?曾国藩在担任两江总督时,组织了很多秀才给其写奏章,两江总督的公文经常被朱批为督府公文范文,便是曾国藩作为一代枭雄,摸住了政府运转的关键。

三是写材料没有专门、系统、科学的培养渠道。虽然不少大学都开设了公文写作或应用写作之类的课程,但是过于理论化,任课教师也没有相当的公文经历。一些在国企分支机构、乡镇街道和县直委局等较为一线的单位,本来写材料的人可能就两三个,还承担着大量的业务工作,一些年轻人即便工作之余有心学习,但是连一个合适的公文写作教材都很难找,大多数都是之前前辈的只言片语或者过去本单位的文书材料,等着使用时“照猫画虎”、“比葫芦画瓢”。笔者工作十年来,也经常在本地市到北京的各类书店“徘徊徜徉”,也经常看淘宝、京东上面的社科书目,但是理想的公文写作教程真的很难找,大多数公文写作人员只能靠日积月累的积累,今天记住一个句子、明天记住一个观点,后天看到一些好的内部资料。通过“每天进步一点点”和水滴石穿的韧劲,达到“功到自然成”的状态。在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很受“悟性”的影响,成长成才有较大的偶然性。

写材料是很有市场的。在副处级以上公职干部可以较为顺畅交流的今天,不少上市公司经常发布一些公告:来自省发改委、财政厅、国资委、工信厅、地方金融局等单位一些处长、纷纷成为一些上市公司的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也有一些虽然没有进入高管团队,但是成为上市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战略发展部部长、党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从事证券事务代表或新闻发言人的。这对于个人和企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在官场这一金字塔结构中,能够冲上政府系统市厅级副职的人,基本都是“人中龙凤”且需要一定的幸运指数,而如果能到企事业单位担任相应职级、享受待遇且发挥个人对社会运转、政策法规和公文写作的专长,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去处。再比如说任泽平到体制外的恒大,收入也是很高的,恒大为什么给这个价码呢?因为任泽平长期在国家机关写宏观经济的报告,对于很多事情有自己的一套认知体系和预测办法,对于提高恒大的可研报告质量也必然妙笔生花,不少民企、外企找人写一篇可研报告,都需要支付不菲的稿酬,作为金融领域高端职业的金融机构投资银行部,有相当的精力也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且容易过会的申报材料。曾先后担任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的彭文生,本身就是一位获得过孙冶方金融创新奖的学者教授,也是著述等身的资深专家。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办公厅副主任胡森林说过,“写材料的”一旦有机会干别的工作,会非常厉害!这句话我是非常赞同的,写好材料的过程就是一个“关门当领导”的过程,有一位在大学工作的笔杆子,谈起自己写好材料的经验,就说写材料时,你就要当自己是书记。二月河说起写东西的体会,有一句名言“拿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是呀,要是二月河没有那样的气魄,又怎能写出脍炙人口、激荡人心、数英雄论成败的帝王系列呢。写材料要提高自己的站位,站在单位大局着眼,认真思考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个字,在未来本单位本地区的工作实践中将要产生的反响和复杂的工作反应,不断修正、完善和提高,这代表着执笔者和使用者的格局。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瓶颈了,或者领导想要指点了,一不小心还会成为上级的“关门弟子”,登堂入室、耳提面命,得到上级的悉心指导。不少大学领导担任所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博导,各公职单位的领导何尝不是文秘人员的应用写作博导呢?

且不说各个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的一把手,大多数转岗都是担任市厅级正职甚至地市书记,各市县的办公室、政策研究室人员转岗去向也都不错。如此事例,不胜枚举,工作过几年的人,都知道本单位本系统那么几位大拿。笔者在一家中央企业驻豫子公司工作,公司所在城市的市委办公室、宣传部、政策研究室的科长,大多五到八年后再见到时,已经是副县级干部,有担任副秘书长的、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也有到县区担任副县级领导岗位的,发展都是很不错的,但也是相当辛苦的,工作五到十年之后,不少血压都不稳定了,还有一些都开始有白头发了,至于有没有什么慢性疾病,就不得而知了。有不少吐槽怀才不遇的工作人员,我的意见第一句就是你愿意写材料吗?答案往往都是不愿意。更有直接说自己不会用电脑的,在每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yfyhl/119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