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儿童中有10%左右的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或好动问题,其中有部分可能被诊断为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业表现,伙伴关系,长大后的社会交往等。这在儿童期看上去仅仅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或者好动的“小毛病”,由于会影响到孩子的“执行功能”发展,很容易给生活和学习带来困扰和影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上课好动,会影响课堂纪律,影响自己的学习效果,影响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进而影响自尊心的发展。
一、什么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俗称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欠集中,过分好动和行为冲动;以及情绪波动大、遇到困难挫折时易放弃、易招惹小伙伴、言行较幼稚等表现。
二、孩子不好动,为什么也是多动症?
ADHD分为不同的类型:注意缺陷为主型(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易走神分心,丢三落四等);多动冲动为主型(主要表现为过分好动,小动作多,话多,易插嘴,难以等待等);以及上述两方面表现均明显存在的混合型。所以,如果孩子是注意缺陷为主型的话,那么可能并不好动,但仍然符合ADHD的诊断。
三、ADHD的孩子多不多?长大了会自然好吗?
大约有3-7%的学龄期儿童存在ADHD,最新的研究提示患病率是8%,因此大约10-20个孩子当中会有1个孩子遭受着ADHD的困扰。
在ADHD的儿童中,只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症状会自然缓解,还有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在进入成年期后症状会自然缓解,仍有三分之一的ADHD症状会一直持续到成人期。
四、哪些治疗方法是有效的?
药物治疗在ADHD的干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减轻ADHD的症状;但是无法解决儿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及自我行为管理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因此,药物治疗联合执行功能训练等心理行为治疗,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改善症状,提高功能。
五、执行功能训练对ADHD是否有效?
ADHD儿童核心特征是执行功能的损害。此类孩子表现得注意力欠集中,过分好动调皮,是由于疾病造成的执行功能不足。例如:
工作记忆欠佳,就会丢三落四,前面学后面忘;
抑制能力不良,就会表现得言行冲动,外面有点动静就分心;
缺乏组织条理,就会东西放得乱七八糟,做事没有头绪;
情绪调节欠佳,就容易情绪波动,爱发脾气,影响人际关系。
由于药物不能帮助建立技巧,所以在使用药物管理症状的同时,促进孩子执行功能发展刻不容缓;不仅有助于改善儿童注意力欠佳和好动的表现,更能帮助孩子改善学业成就、同伴交往和亲子关系。
六、多动症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影响呢?
执行功能训练是一套提升儿童执行功能的治疗方案,基于家庭中的训练(系统的亲子模式指导和家庭任务练习),通过教导孩子所缺乏的执行功能(以有趣的任务或游戏形式呈现)来帮助儿童的执行功能发展更加完善。
学龄儿童执行功能训练模式
治疗方式:8-10人一组(儿童和一个家长同时分别上课),每周一次,每次90分钟左右,共12次。
适合对象:符合ADHD诊断的学龄儿童(7-10岁)。
注:心理科现开展针对多动症儿童的执行功能培训课程,结合药物治疗,取得明显疗效。
专家介绍
李雪莉
心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导、儿童发育行为心理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音乐治疗师、广东省脑病学会自闭症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康复学会自闭症康复常委,广东省儿童发育与康复学会理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高危儿管理委员会委员,曾于医院临床心理科进修学习。
擅长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症、语言发育迟缓、口吃构音问题、抽动症、自闭症、学习困难、情绪问题、饮食睡眠问题诊疗和干预,亲子家庭关系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王亚静
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临床执业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沙盘心理治疗师。
善于孕产妇焦虑、抑郁的诊疗、儿童心理行为诊疗,以及运用沙盘心理疗法协调夫妻关系、成人心灵成长及儿童心理行为矫正等,多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及组织团体心理健康活动。
蔡素平
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医院心理科主管,接受过中德精神分析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游戏治疗,团体治疗系统培训。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儿童与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婚姻家庭等心理问题的评估与治疗。
来源: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