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单有褶皱,重新铺!
进门顺序不对,出去重新再进一遍!
玩具没有按照要求排列,重来!
面包给半个,面条断了,不吃!
……
这说的可不是乖张任性的小少爷、小公主
而是可爱如小天使般的宝宝们
宝宝突然就变得无理取闹了
凡事都要按照他/她的方式来,否则就要发脾气
宝宝这被处女座附体的既视感,难道真得了强迫症?
原来是秩序敏感期“作祟”!孩子有这些类似“强迫症”的表现,其实是因为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有了主见,通常也被称为秩序敏感期。
“敏感期”是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的理论。所谓“秩序的敏感期”,即幼儿有一个阶段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并尽力追求和维护秩序感/规则。宝宝的秩序敏感期,还会表现为这样的三个阶段:因为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为了维护秩序而固执,要求一切重新开始。
影响宝宝一生的秩序敏感期!宝宝在秩序敏感期的种种表现,时常让爸爸妈妈觉得“不可理喻”,但事实上,秩序敏感期对孩子至关重要。
蒙台梭利提出,在幼儿的九大敏感期当中,秩序感是人的第一需要,它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习惯和品行。对于宝宝来说,秩序感是一种心灵需要,当它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快乐,从而形成安全感。像是形影不离的小熊玩偶、固定的玩具摆放方式、进门必须由爸爸开门等等,一旦这些秩序被打破,宝宝就会焦虑不安,不知所措。
对待秩序敏感期的孩子,父母要这样做不要让孩子秩序错乱对孩子来说,秩序会产生自然的快乐,也会因为秩序错乱而乱发脾气。比如一个不到2岁的孩子看到别人拿走他常坐的小椅子时,就会大哭抗议,指导椅子回归原位。其实,对正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只要物品改变了它们应该在的位置,孩子就会很快发现,并且要求回归原位,如果大人不理解孩子的这种敏感性,而是让孩子秩序错乱下去,那只会让孩子心理产生强烈的冲突,不利于孩子以后规则的建立。
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秩序的破坏会给儿童带来不安全感。秩序敏感期到来时,我们应尽可能给儿童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
幼儿的秩序敏感性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品的要求上,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缺少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然孩子的智能也无从建构。
因此,家里的日常用品最好摆放有序,每次使用后一定注意及时归位。孩子的东西更要注重摆放有序,家长不要随便去变换它们的位置。尽量不要对孩子居住的环境有太大的改变,尤其是长途旅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引导他们自己收拾玩具和日用品,这不仅能让孩子形成整洁有序的习惯,还能使孩子获得更完善的成长空间。
这些误区要避免×家长对于孩子敏感期的非常行为忽视甚至打骂孩子。这会破坏孩子秩序感的发展,更严重的会对孩子的安全感造成伤害。
×父母自己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注意孩子生活环境的秩序感。
×家长过度保护孩子,比如不让孩子自己做事,担心孩子与人交往吃亏等,这会阻碍孩子的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宝宝的“强迫症”,只是成长中的一个阶段,爸爸妈妈不需要担心,尊重宝宝的秩序感,就能尽快帮助宝宝平稳地度过这个阶段!大都会人寿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白癜风医院拉萨哪家好昆明治疗儿童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