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华电不插电的火爆程度还历历在目,对于这个华电最热门的音乐会,大家知道当初它是怎么诞生的吗?
这一次,不插电的创始人带着自己的DIY专辑《独立》再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今天我们要采访的,是一位一直活在华电音乐传说中的人物。
那我们先听他推荐的歌吧
选自《独立》
「一句话说明推荐理由」
「喜欢。」
(强迫症患者要求注明,QQ音乐音质较差)
现在情况大家都明白了
不瞎扯了
对没错
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就是
孙飞
一位华电乐界的传说
迷妹.jpg
先来唠唠嗑
当初为什么创办音乐协会?
「其实它的前身是吉他协会,从前吉他协会会长孙宁的接班人,也是我的朋友张斌手中接棒了会长职位。希望可以包容一切,不局限于吉他,所以把它改名为音乐协会。」
有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当时的乐队为什么会叫胸大肌?
「因为斜方肌太专业了怕大家听不懂,所以叫胸大肌。哈哈,然而乐队成员都没什么胸大肌。」(我果然听不懂斜方肌。。。)
胸大肌的成员是不是都工作或者留学了?
「对,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sigh...
来碗鸡汤
那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着手做自己的独立音乐呢?
「初中时代产生的疑问,高中时代摸索,大学时代解决,后本科时代创作。但是年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写歌录音,但是做不出来达到自己要求的音乐,所以那时候算是在练习音乐技能的阶段。」
电力系课程繁忙,平时做音乐会影响学习吗?如何平衡这两者呢?
「我认为没什么影响,也不需要平衡。更需要平衡的是那些经常泡网吧包夜和不去上课的同学,我只是把他们打游戏的时间用来练琴了。」
大部分人进了华电就觉得以后就一辈子与电做伴了,但是学长你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当中会有一些压力挑战,你是怎么克服并且一直坚持下去的呢?
「人生短短几十年,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真正过一生的时候,其实很长很精彩,并不是墓志铭上一句话就能概括的。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就应该把握住现在。每天2.74个小时,一年就是小时,十年就是0小时,这0个小时可以让你写一手上乘的毛笔字,画不俗的画,或者弹动听的琴,跳帅气的舞蹈,练一身线条感的肌肉。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会因为环境而改变自己的初心。」
最后可以给华电的学弟学妹说几句话吗?
「希望大家可以心平气和,毫无压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会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而找借口就此埋没它们。」
还是得关心一下学长
做《独立》是有什么契机吗?
「没有啊,就像人家平时喜欢写日记,而我录音出专辑。」(一脸懵逼......)
这一次《独立》的众筹做的怎么样啦?
「没做过这个之前,第一次想试试看。这次众筹只有数字版的高清MP3和无损WAV文件下载。更多元的我会慢慢再做起来,和搞音乐协会一样,继续探索。」
你有想过做一个专业的音乐人吗?还是毕业后直接投身于伟大的电力事业了。
「一定会做一辈子音乐的。我会尽可能做一个职业音乐人。」
(其实当时学长发的是『我一定会尽力做专业的音乐人』后来他说措辞不对,改成了职业音乐人。因为专业对应的是不专业,而职业fulltime对应的是parttime。)工科男的严谨真是可怕。
那可以一句话形容自己吗?
「一个独立、善良的人。」
哦,我信了。
(你们猜哪个是他呢)
一开始看到孙飞学长发专辑这件事,我心里想的是「哇塞,这么NB,华电人玩音乐还能玩得这么。」再接着是「WC,竟然还是不插电的创始人!!!去年我连票都没抢上。」不行,我得赶紧去学习学习。
曾经进华电的时候,以为未来就这么定了。不出意外毕业之后就进电厂或者电网或者与电相关的任何行业,然后一辈子就这么与电相伴着走完人生。从来没想过,其实我们还能继续那些看来只是消遣的爱好,并且将它当做自己的目标来做,走一条与电,与专业截然不同的道路。
喜欢看剧,就去学习当编剧;喜欢追星,就学习当经纪人。人生那么多种可能,不要因为学了不同的专业就把自己的未来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谁说电力人就不可以是音乐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