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可以靠脸,却要拼才华的美女插画师

说起李晓林也许你并不知道是谁,但说起微博上的“林Caroline”很多人都不陌生。她被认为是用最细腻的笔法画出二十四节气的古典插画师,被调侃为“明明可以靠脸,却要拼才华的美女”——一头齐腰的如瀑黑发,一张南方古典美女的温润面庞,颜值爆棚,被很多人惊呼为真实版的“南湘”。

热爱民俗和旧物的古典美女

比她美的人没她有才华,比她有才华的人没她美,李晓林受到追捧可谓必然。她成名于二十四节气画作,笔法温润、画风古朴,惊艳了很多人。

目前,这套二十四节气的插画完成了13张,都放在了她的微博上。而完成13个节气的画稿,她已经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半个月画一张作品其实真的很赶。”李晓林说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背景调查上,“这个节气吃什么、怎么吃、为什么吃,有没有历史文献佐证。”

整个绘画的过程,在她看来是一场虐心的挑战。而她坚持下去的理由是:“我想尽量保持这套作品的单纯性,记录身边一些渐渐流失掉的、很美很有智慧的东西。”

作为80后,能发现节气之美实属难得。

李晓林身上有一种无法忽略的古典气质。意外的是,她并不是南方人,而是邯郸人,但在江南大学学习了四年设计专业的经历以及母亲的中医职业都影响了她。“母亲是比较尊重传统习俗的人,家庭对我影响很大,中医比较在意养生和调和,所以我对传统的东西一直心存敬意,比较偏爱。”

也是因为这套作品,她发现那些古老的智慧有着最吸引人的魅力,比如古人利用日晷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

她希望在画完二十四节气图之后,再画一套番外篇,比如对元宵节等不在二十四节气中但是很注重食俗的节日做一个梳理。

▲李晓林手绘的日晷和浑仪

除了民俗,李晓林还热爱古旧的东西。在北京,她喜欢胡同,“就是深深为它着迷,想读它的故事”。

“我喜欢老物件、旧场景,感觉里面藏着很多故事,很有魅力,而且很安静。现在很多新的建筑或设计会有一点侵略性,就是抢占你的眼球,吸引你的注意……但是老的物件和建筑不会。每次去博物馆我都屏气凝神,老物件就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带着含蓄的美和饱经沧桑的故事,像个低调的君子。”

“低调的君子”是她向往又希望成为的意象,但她也不苛求自己:“自己舒服最重要。如果你是热血青年,那就去展示自己;如果安静的环境让你放松,那就选择它。”

我就是个穷画画的

李晓林从小就是个安静的人。“小时候,我胆子特别小又有点腼腆,运动细胞还很差,和小朋友玩跳皮筋我是一直撑皮筋的人。”

她四岁开始学画画,搬着小板凳练习排线条,并惊讶于绘画的神奇:“有很多神奇的人,用五颜六色的工具,对着静物好像拍照但又不是那么刻意写实地呈现出来。”

因为性格内向,什么事情都喜欢慢慢磨,李晓林发现画画很对自己的脾气,就喜欢起来。但孩子都是爱玩的,后来觉得枯燥想放弃,“被妈妈抓住狠狠教育了一顿”。

小时候的她希望长大后当服装设计师,设计自己的婚纱。高考时,她觉得工业效果图很帅气:“有力度的线条,通过对美和功能的把控让产品有了新的语义,是一种美在生活中的塑造。”于是她进入了江南大学工业设计系读书。

四年的设计专业毕业后,她来到了北京。一开始,行政职员、设计师都做过,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那几年,是用很短的时间尝试了最多的工作种类,混乱得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几年。”

这段时期,因为要应付工作,绘画的欲望一直被压抑着,李晓林像一个失去表达能力的人一样觉得难以承受,最终她决定放弃稳定拿起了画笔:“罗洛梅曾经说,在我们这个顺从的时代,勇气的标志是人固守自己信仰的能力。而我很幸运地知道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

这个勇敢的天蝎座女生从此走上了自由插画师之路。

一开始辞职画画的时候,大多数人不看好。为了给自己打气,她写了这样的签名并一直保留到现在——“我就是个穷画画的”。除了打气,她还解释,“穷”字含义很丰富,可以理解为“穷当益坚”,也可以理解为对匠人“穷工极巧”的崇敬。

但自由职业并没有想象中“每天睡到自然醒,没事了画两张,日子过得很娴静”这般轻松。“要靠它养活自己,你就要有让别人认可你作品的能力。那种压力,其实可能比坐办公室还要大。”

好在凭勤奋和才情,李晓林很快就进入了状态。除了一般的插画,她也画商业稿。有次她参观了一场宝格丽的珠宝展,觉得非常震撼,被珠宝魅惑又曼妙的设计所吸引,于是她开始兼职做签约珠宝设计师。

▲李晓林的珠宝设计作品

但是,在画画上,李晓林依然很谦虚:“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不算个合格的商业插画师,充其量算个女画匠。第一,我不是科班出身,手艺不够。绘画对比很多其他行业已经算公平了,真的是靠手艺。画得好、技艺高,找你的人自然多;画得不好、功夫不到,就还得磨砺。第二,商业插画一般数量要求比较多,时间周期上比较赶,对于我这种只会抠细节、磨洋工的人属于致命短板。”至于珠宝设计,她说:“需要很广泛的知识积累,包括对原石加工工艺的了解,我也不是很成熟。”

当然,在这种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要求之外,她也渐渐明白,画画这种拼耐心和技法的事情,在执着之外,更重要的要享受它。

而二十四节气图,就是她享受画画的一种释放。

女神也要接地气

说起哪些东西给了她画画的灵感,李晓林说:“我在北京‘出勤率’最高的地方是国家博物馆、PAGEONE书店、植物园和。”她喜欢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而真实的植物也会告诉她最美的配色方案。

晚上一般是她的灵感爆发期,但现在她尽量要求自己早睡早起。为了早一点起床,在八点半的闹钟之后,她每隔五分钟定一个闹钟,标题都是“要懒死吗”“大家开始工作了你还在这儿睡”之类的强迫式用语。

她的典型一天,是起床后到工作室泡杯咖啡啃面包,翻画册找灵感,然后根据甲方的需求想方案。

▲李晓林在手绘作品

“其实每天过得不太一样,但整个周期的过程都是:调研、走访、查找文献、搜集图片、草稿、线稿、润色、成稿。”

绘画之外,她很恋物,“我想再添一个大画架子,可以尝试练习大幅了,把我摇摇欲坠的小画架子替换掉。”工作室里她最喜欢的是大书桌。有时候她在微博上发出自己的书桌照,总是能看到一个英国米字旗的箱子。

她的工作室也让人艳羡,简洁明亮的装修,有大大的窗,摆满了书和画稿。“我在一点一点地完善它,攒一阵子钱添一样,这种感觉其实比一步到位更棒。”

工作室风格是她和男友共同设计的。他们在微博上偶有互动,一组两人有爱的照片被网友评论“这是我第一次对别人秀恩爱不反感”。李晓林也为图片大方配文:“任何小细节都能暴露大恩爱,因为唯有被感情浸透了整个生活,才可能会有每一刻的心平气和。”

但让她讲讲男友,她却话不多,“确实是灵魂伴侣吧。他是巨蟹座,居家好男人。”

私下,李晓林是典型的文艺青年,并不拿自己的美貌当回事。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她爱棉麻的宽松LOOK,常常一身白色文艺装扮,这也加深了她古典美女的气质。

她还爱看书看展看话剧,“什么展览都看,明清家具、青铜陶瓷,或者的画展,很杂的涉猎,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国博或者溜一圈。”

关于书,她说自己看书很杂,有工业的、文学的、美术的、国学的。“最近在读《小窗幽记》《谈美》,天蝎的占有欲呀,哈哈,看到好书就一定要买下来。”

当然女神也有女神经的地方:“我有很多时候很粗心啊,上班的时候把公交卡当工卡刷,刷牙把洗面奶当牙膏挤……还有一点强迫症,有一次吃完意大利面,把剩下的面条一根根码齐在盘底,闺蜜嫌弃了我很久。”

嗯,有一点点不完美——这样的女神才最赞。■

(《青年文摘·快点》,摘自《女友·校园版》)

看世界,读生活

《青年文摘·快点》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疾病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yfyhl/50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