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季|正是起跑时》
陈三明|桂林理工大学多媒体软件开发与应用研究所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十六日。
儿子,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你大学毕业了!
你能顺利毕业,真不容易啊。
小鲜肉们认为,学生有三个级别:学霸、学酥和学渣。儿子,你说自己是学酥:看起来不渣,也像个蛮强的样子,但事实上手一捏,立马就碎得一地都是,不够硬。
唉,小时代,新文化,真形象,让老爹听得耳目一新,立马全身也酥了。就好像为了与你们接轨,我也去看了“爵迹”和“小时代4”,一个清醒的人,愣是看完后出来竟迷失了下楼的方向,不明播放的什么东西,晕得我根本不知南北,真是坑老爹啊。
撇开应考勃勃鸡血型的学霸不说,一般普通“学酥”级别的,国外高等教育能顺利毕业不挂科、优质专业能爬着毕业出来的,还不是很多。
我为“学酥”的你,竭尽了全身之洪荒力气,而点赞、鼓掌。
我生怕你挂科、重修而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因为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时间上的耽搁,最可怕的是,是给你自信心的打击。
一个学生,在奋然前行的过程中,自信心的建立,那是重中之重。因此,哪怕有一点点优点,我总是鼓励晚辈,你也体会得到。
有星星优点,放大十倍去鼓励;有显著缺点,也轻描淡写地引导。优点的从微而窥大,缺点的大事而化了,这是老爸一贯坚持的个性。
我总觉得,任何人都会成长反省,认知维度在不断提升。当他进步之后,会反思总结之前的行为,是事教育人,而不是人教训人,孩子、学生都有一个自我迭代的漫长过程,有些孩子过程长点,有些孩子路程短点。
急躁,往往于事无补,教者反受其害,也反映出自身不自信且不淡定,只能通过强迫症一样的过激行为,抑或是用冷暴力语言,对受教弱者的一种精神迫害。
宽容孩子或学生,就是修炼自身。对任何人、或事、或物,亦如此。
看到莫拉什大学的校长亲手把毕业证书给你,你接受“拨穗礼”,一种极其正规的庄重仪式感现场里,此情此景,思绪远飞……
儿子你可能不知道,在爸爸的心里,有两幅情景一直让我不敢说、很心酸。
勤勉无结果|依然不卑微
一是在小初阶段,晚上做作业因为慢,而完不成任务,怕第二天又写“问题说明书”(实际上就是两百字的检讨书),很晚还睡不成觉,你憋着嘴,忍着泪,用小手在捶打自己的脑袋,自虐纠结的情景,我很难过。
我也帮你做过很多作业,没有办法,因为你慢性子,与我一样,“奥特慢、特别特别慢”,你我的智力都属中等偏下,我对自己对你也没有过大的奢望,只有下狠心多花些时间学习,再学习。
人一能之我十之,人十能之我百之,勤能补拙。
当时爸爸在工作室里录下了一段声音,今天找出来又再听了一遍,摘其中的些许句子,或许你有新的认知:
我们总能以十倍的努力,获得别人一倍的成绩,而倍加珍惜;
我们总能以足够的汗水,获得不被老师的惩罚,而欣喜若狂。
只要勤奋地努力过,即使是末等成绩,也是最高的奖赏,并不卑微。
看似弯曲路|却是新风景
还有一次就是中考节点,应考国度,中考害死人,早早地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是教育的悲哀与不实。
想当初,你不敢查成绩,又想得知分数,当得知结果时,你很无助地坐在墙角流泪,呆坐在墙边,抱头捶胸。初中没有考好,只能读一个很普通高中,你似乎觉得前途渺茫,你和妈妈在流眼泪。
我不知如何安慰你,因为过多的怜悯,似乎更加深了你们内心的伤痕。
爸爸也是相当难受,我想到彼时读中学的我,也是差不多地成为优等生的陪读生,在读书时受到有些老师或同学的歧视,因此很能体会到差生的心态,弱势群体的感同身受,知子莫若父。
但在时间长河中,往往中下游的学生,日后都倔强地成长为社会建设的中间力量,而且珍惜幸福,他们知足常乐,懂得感恩,心怀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