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没想写这封信,但是寒假已至,正好有时间。我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将来回忆的时候为己留下遗憾。作为高三生的我无太多时间与精力去做过多的心理咨询,或者说更多的面对面的交流,现在把我的基本情况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以求把我的过去十九年的人生历程和如今的现状展现出来。恳请您对此作出分析指导。!(写这些东西时感觉很丢人,难以启齿,有的地方让现在的我感觉到当时的自己真的是不知羞耻!不想承认那是我的所想所做所为,更感觉写得不是我自己,但不可否认它们的确存在过或者正存在于我的身上和我的大脑中,若有何不当的地方,时间仓促,请您谅解!)
打开记忆的闸门,想起了儿时的痛苦事实,在我大概从记事的那时候我的父母就已经离异了,我跟着父亲一起生活,而父亲又外出打工,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跟着奶奶、爷爷一起生活,记得从小家里穷,那时候什么也不知道,好像也不知道什么是羞耻(这一段写得感觉很丢人,也一直是我难以碰触、难以接受的记忆,也从未对人提起过),我记得那时在别人的怂恿与物质的诱惑下,我竟然毫无羞耻的跪在地上给别人磕头来换取他们手中的东西,被爷爷奶奶知道后晚上就把我按在床上打了一顿。
那时候也受到过欺负,记得有一个大孩子让我去他家,我不去的话,他就揍我,我那时很害怕他。那个时候好像没什么自尊自爱、只是受到欺负、侮辱,但是之后还不敢对家里人说,也曾记得放学后我走在路上碰到村里一群妇女的话,身后会想起一片小声议论之声。
那时印象中好像就有了一点强迫吧,也不知算不算,记不起来了,大概在我六七岁时父亲又娶了一个极其严厉的继母,她来时带来了一个女孩,也就是我的妹妹,她不准我们出去玩,只要求我们在家写作业,累的话就做家务活,声称是劳逸结合。她的严厉现在想起来简直是变态,也许她的人格就存在着缺陷,有时我会怀念起继母没来前我在奶奶爷爷家生活的自由日子,见她就害怕,还总让我干各种家务活,记得那时候老师让写日记,我写在门口干活时看到天空中的大雁,它们是多么的自由,令我羡慕,令我向往。
那时我对此是极其怨恨的,在心中骂过她恨过她,盼望她出门走亲戚,这样我就可以去爷爷奶奶家或者出去玩,渴盼着他们能外出打工,事实上他们也经常出去打工,记得有一次晚上睡觉时我梦到他们从新疆打工该回来了,那时我就很害怕,害怕他们回来,害怕看到继母的面孔,结果几天后他们真的回来了,他们回来的那天晚上,我记得自己偷偷的在爷爷的被窝里独自流泪,因为好日子到头了,又要过那种害怕、恐惧的生活了!感觉那时就像犯人一样。
有一次,他们出去干活,我偷偷的在家看了一会电视,听到他们回来的敲门声后赶紧把电视机关了,没想到电视的余温还在那里,继母摸了之后知道我们看电视了,没好好学习,乘着怒气把我打了一顿,之后让我去跟着父亲干活,说是得让我吃吃苦。记得有一段时间他还曾经规定我不准进她的房间。(写到这里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那时上学时我不想回家,不喜欢星期六和星期天,因为星期天就得回家,所以那时我很少玩,也很少浮躁,一心在学习上,也一直名列前茅,而同学们都盼着星期天回家,我跟同学们说我不喜欢星期天时他们都很诧异。还记得那时上小学的时候他们去干农活,我在家做饭,我把她给我的文具盒弄丢了,我非常害怕,怕她打我。
傍晚时分、做饭之余,总是趴在桌子上发愁、害怕,看着夕阳,看着暮色,心中只有怨恨、孤苦。更是多么希望当有一天打开放文具盒的柜子时,它会在那里!我经常挨打挨骂,还记得那时期末若得不了奖状,回去等得就只有骂和打,在学校和同学们聊天时听他们说考不好的话也得挨打挨骂,也许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都如此吧。
记得那时动不动就要被打,在吃饭时还要去附和继母的话-----假装笑,怕她不高兴,那时感觉别人家的孩子都很自由,而我爸和继母对我们控制的很紧,还有很多事例在此就不一一列举,现在想起来才发现,当初由童心而引发的一点小事就会被打骂,真的很怜悯、同情、可怜那时的自己,真的不堪回首、不忍回想。现在才发现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是多么残酷,他们站在教子的立场上自以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把孩子当做发泄情绪的工具,缓解他们婚姻失败的不良情绪,来彰显他们并不完善、并不健康的人格。
现在才发现在如此残酷的成长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不产生心理问题、不得强迫症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对于我父亲我却有着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感激他对我十几年的养育之恩,一方面又对他的无能有着些许的怨恨与嫌弃,有时我会怨恨他给了我那样一个畸形的家庭成长环境,他至今一事无成,他性格有其狭隘性,我感觉得到,在家一件小事他都得说我,我很不愿意和他在一块。
我初二时我父亲和继母离异。好像也就从那时起我感觉不太喜欢自己了,嫌弃自己曾经太傻、太无知、太穷酸,开始注意穿着。记得初中考试时我就习惯上强迫自己把卷子做到极致,做到完美之后,我的内心很是满足,好像占了多大便宜似的。我发现了一个事实我从小时候就受过强迫症的干扰,记得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在打乒乓球前拿球拍时总会去看手指头,必须把手掌伸出来看一下,好像成了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不去看的话不行,记得还因此被同学们嘲笑,效仿。
那时也没把这当回事,之后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没有了,也很少出现这种情况。还记得六年级时我们离家去寄宿制的初中上学,我比较开心终于可以不用在家面对继母了,六年级时思想很单纯什么也不想,只知道学习,好像也没什么烦恼,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记得有一段时间父母外出打工,我们和爷爷、奶奶在一块生活,我好像非常想家,不想去学校,每当星期天下午去学习的时候,我情绪就非常低落,也不知老师要检查作业还是什么。
总有一种的恐惧,每次都是星期五下午兴奋地高兴的回家,星期天下午异常悲伤的来,曾经好像为想家、思念那个那时令我安逸、放松的家和慈祥的爷爷奶奶我还在上晚自习时流过泪,有几天上课时不想听课,老师讲的题也基本上都会,那时的我认为既然我身体回不到家,我可以把思想放在家里,于是就去有意的去想家里的一草一木、在家里玩耍的经历、场景,好像从那时起我开始学会了跑神。
每当来学校的第二天早上出去吃饭时,感觉很脆弱,别的同学都初三时,在没有继母的束缚下,我变得自由,和同学们玩,更跟着同桌学会了玩网络游戏。面临中考,我想把成绩搞到小学六年级和初一时的班级前五的水平,记得那时就给自己定计划,但总是完不成,于是每天晚上晚自习结束后看着那些未完成的计划,我会深深的悔恨,然后写总结,要自己明天一定要完成,几乎天天如此,中考虽然考上了重点中学但离我理想的目标实在差距太远。
曾经我天真的以为意识和意念等对现实具有不可估量的强大作用,我看过很多用意念或者说是信念创造奇迹的例子,我相信我也可以用它创造巨大的成功。曾经我不可一世的要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出类拔萃,在所有的方面都做到最好,我为少年的自己志存高远、器宇轩昂而感到自豪无比,拥有莫大的荣耀,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口号和青春信条,要自己性格变得阳光、开朗、大方、积极、向上等等一切在书本上看到的有利于成功的性格特质都是我追求的目标,并为此强迫自己多说话,多笑、多挑战自己,多勇于尝试。
以无上的勇气强迫自己上课回答问题、上讲台发言,以锻炼自己原本于是紧张的心理素质于心中订立一把标尺,若我不站起来发言是绝对不会原谅自己的,或者说这次不站起来下次也一定要站起来一次次的如愿以偿使自己积累起足够的成就感,培养了自己强大的自信,感觉自己真的无所不能,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以此成为自己超凡脱俗的标杆,那时的自己以积极、乐观、进取、昂扬向上作为自己的青春格调,在人格上不接受先前的自己,不接受自己的家世。
曾经的自己因为在街上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而羞愧无比,怕碰见熟人或者同学,碰见认识的人就想逃避。曾经的自己多么渴望改变命运,改变弱小的自己,改变过去懦弱、无知、懵懂的自己。从初二开始就开始想的多了,感觉过去的自己是多么的穷酸、多么无知,而如今却有点怀念小时候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高一开始要自己在性格上要自己形成那种大气、魄力的性格,于是一味的模仿,与那些人混在一起,强迫自己学习他们的话语、行为,把自己伪装起来向他们一样,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每个举动都在趋向一个心中那样的标准。
那时我认为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要想成为强者、改变命运,就要在生活中不断改掉自己胆,小怕事的性格,要成为向他们一样的强者,要变得霸气、临危不惧,要有出息,要有男子汉气概,要比别人优秀,要成为班级的中心,团体的中心,要做领导者要相信自己,没有自己干不成的事情,也总是开始在心中轻视身边那些我认为碌碌无为的人,那是我的心中只有奋斗拼搏进取强迫奋斗是我人生的主旋律,我为此而自豪,我极其注重他人的看法,极其看重他人的评价,我要自己获得每个人的喜欢,我认为人际关系很重要,所以我总是和每个人都打招呼,但是记得有时情绪很低落,感觉自己认识的人很多,基本上碰到的很多认识的同学都和我打招呼、说话,却感觉自己很少有知心朋友,也很少向他们倾吐内心,有一丝的孤独,一切的努力都没有徒劳,年终的总结会上,我成了全班最受欢迎的人,选班长时我的得票数最高,我更是获得了一个学生所能获得的全部荣誉称号,极其强大的成就感满足了我极其强大的虚荣心,也让我更坚信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我就是最棒的。我的努力是对的,我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是对的我阳光、开朗、活泼、大气的性格追求是对的。
这就是我的高一,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现在给我一种感觉就是高一下半期的我是最成功的,当初的胆小、羞涩,进老师办公室就紧张,经过不断的挑战,当班干部,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只要是活动我就必须得参加,只要是老师给的锻炼机会,我就必须得抓住我必须奋勇争先,勇做第一,不允许自己有退缩行为,不允许自己懦弱,因为那时书上的道理及墙上的励志标语都在告诉我们要挑战自己,战胜自我,拼搏进取,我所接触到的东西都是如此的富有激情,现在想想刚开始时对自己的期望也不高,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在各种活动中崭露头角,也渐渐有了自信,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让自己完美,让自己最好。
我担心将来的自己会懦弱,于是不断地强化这些信念。那个时候烦恼就有,比如见到漂亮女孩说话不自在,不知道说什么,之后反复回想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难以释怀。那个时候,和两个朋友走在一起,若他们两个一直在说话,我就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就很不舒服,情绪异常,有一丝的怨恨,感觉自己无存在价值,自己很无能。
一年级结束,我们分班,并上了二年级,才发现我苦心经营的人脉被分散到了各班,很多人也在逐渐失去联系,我自认为给他们带来的好印象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销声匿迹,而我却有了一种什么都没得到的空虚感,成绩也未得到提升。认识到那些广泛的人际太过虚幻,开始追求纯真的哥们义气,向往纯真的大气的兄弟真情,让自己去结群,羡慕那些能打架,看着厉害,讲义气,大气,霸气的人羡慕那些一有事一群兄弟就能上,希望成为向他们一样的强者,看不起唯唯诺诺的弱书生,不想让自己懦弱、无能,鄙视曾经自己的无知、幼稚、胆小、怕事。
在言行和行为上逼迫自己和他们一样,只有这样我才能成为向他们一样的强者,遇事才能不受欺负。强迫自己和他们在一块,却发现走在一块又没话说,感觉很尴尬、紧张、有压力,竭力去找话,又怕自己说的不够大气,说的不够好,很痛苦。于是我便以为自己交际能力不足,怕被那些强者看不起,把自己伪装的大气,有高原的理想,目标,追求,遇事习惯性的装出一副霸气的模样,能办大事的模样,很能混的样子,很桀骜不驯的样子,规范自己的走姿等等,自己是多么的优秀,多么的超凡脱俗。
吃饭时我们几个人围在一块,我就有一种压力、紧张,感觉他们都很厉害,更有一种荣耀,他们都有说有笑,我却默不作声,想让自己说,却总不知去说什么,或说什么更好。吃完饭后和他们走在回教室的路上,当和他们没话说的时候,就感觉很尴尬,认为自己不应该这样,希望尽力去调动起自己的积极性和交际能力,但还是不知怎么说,那是一种煎熬,更怕他们不和我在一块,不把我当成他们自己人,怕自己和他们无共同语言,怕被列入无能之辈的名单。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煎熬,我总会故意吃饭吃慢点,让他们先走我最后走,而在他们走的时候,总希望他们和我打一下招呼,这样我的心里会很高兴。又想起了一件事,那段时间吃过早饭,大脑中会出现刚才令我尴尬的事情的念头,然后去分析,自己为何会那样,是能力不足,是不够大气,等等,然后给自己作总结,要自己以后怎样做,怎样吸取教训,以后应该更加大气,更加胸怀宽广,但念头还会出现,让我感到自己不可以接受它们,又去分析、、、、、,那段时间每天上午第一节课都是在分析中痛苦的过去,根本不能去认真的听课。很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高雅、优秀的形象,很注重和别人说的每一句话,班会上发言时尽管已经上台上过很多次了但还是很紧张,竭尽全力去准备,如临大敌,把它做到最好最优秀,比别人的发言要好要精彩,要与众不同,认为自己很有潜力,不能和别人一样平庸,绝对不能,若比别人差的话,我是不允许的,潜意识中认为比别人差就是一种失败了,就算现在不如别人以后也要经过努力赶上以至超越。
只许自己更加优秀、不许退缩,若退缩心中就会很压抑,认为是颓废的开始是失败的开始,然后自己必须扭转败局,在班会结束后大力锻炼心理素质,以求在下次班会上雪耻。那个时候开始写诗来抒发我的多愁善感,,我的壮志难酬,喜欢用大漠来聊表我所追求的博大胸怀,喜欢用打排球等剧烈运动来挥洒我的激情。
我总站在阳台上,敏感多疑,看到走动的同学就对他们加以评判抑或批判,抑或羡慕,看他们是否符合、达到我的标准,这个平庸那个无能,另一个碌碌无为,好像这个世界上我是多么的有出息、多么的优秀、多么的成功,不自觉的去思考这一切,好像我的大部分精力都在人际上,都在怎样和他们说话上。颇具戏剧性的是,尽管我对学习有无尚的欲望,也知道应试教育阶段,无学习成绩一切都枉谈,要锻炼能力的话可以在大学,可总感觉在学习上力不从心,总有太多的俗务困扰,太多的思虑相困,总不能释怀,也总放不下,两天一小烦,三天一大烦,感觉都有周期了,可以说一切的一切都困扰着那时的我,根本不可能在学习上尽全力,所以也不可能有起色。
我一直感觉着自己很聪明,很有潜力,一直以为以自己强大的心理调控能力可以找到学习和学习以外的平衡点,可以处理好这一切,可是最终一直是失败,也十分不解,为何对学习的动力不小,也渴望名列前茅,但就是学不好,总是感觉有太多的东西牵绊着我,做不到专心致志,一直以为自己意志力太差,一直想在考试中一鸣惊人,从几十名一下子到第一,来证明自己,一次次的从考试的失败中奋起,以强大的自信告诉自己挫折只是暂时的,自己是终有一天可以在学习上一鸣惊人。总体上仍然自我感觉是乐观向上的,是激情自信的,那时的天仍是蓝的,事情仍是美好的,我仍然是阳光、帅气、颇受人喜欢的。
时光流逝,同学情也渐深,我逐渐喜欢上一个女孩子,我们经常聊天,关系很好,现在也理不清那是什么样的关系,要好、谈的来,每当和她四目相对,内心就美滋滋的。我那时不想早恋,所以在此间是纠结的,彷徨的,于是为此写了一首诗并在元旦晚会上念了出来,她知道后给我说好像也有点喜欢我的意思,让我们都好好学习,于是我希望和她保持这样的关系一直到高考。
一个很好的哥们也很喜欢她,并热切的去追求,她当时没同意,可一段时间之后就默许了,当时心情异常复杂、矛盾,我也想追而且对自己很有自信,一个朋友对我说过如果我去追的话我可能就没那个哥们的事了。我表面上口口声声称自己为了名校梦,在高考前不早恋但内心其实韩纠结的,更有着些许的自卑,在身高上有着弱势心理,在外面和她站在一块,我就紧张,并竭力保持身板的挺直,以让自己高点。看到他们逐渐走到了一起,口口声声称不后悔,但是对那哥们仍有怨恨,但理智告诉我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所以和他们仍然每天照常,只是每当看到他们在一块,我就有一种莫名的心酸,更升腾起在学习上要洗刷这一切的强烈冲动,还夹杂着一丝的委屈,每次都躲着他们,感觉尴尬,我自认为那是我人生青春的挫败,我认为我放弃这些东西,是为了追求我的梦想,所以必须竭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当一匹黑马杀出重围,由现在的普通班杀进尖子班,以向世人证明自己并不是失败的,以向世人宣告我为了梦想而放弃这一切,我是多么的优秀、多么的伟大。
我发誓要在学习上做到最好,口口声声称为了学习,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其实内心还有一丝的欣喜,我找到了在学习上更为强大的动力,更能增强我的意志,舍弃了爱情是为了将来的更远大的未来,我用文字和诗词来表达我的我悲痛,总是沉浸在消极与愤恨的情绪中,在她面前我更加的伪装,我装自己看破了红尘,伪装自己舍弃了与她的早恋是为了更为远大的志向、梦想,我很少再说笑,把自己沉默下来,把自己沉浸在伤感之中,令现在的我可笑的是那时当听到别人在她面前说我变成熟了的时候,或者看我忧郁眼神的时候,我竟在心里有一丝安慰,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格!难道我的生活全是伪装吗?(用文字进行回忆的时候,对症状进行描述,才发现是多么的荒谬,好像自己被骗了,接受现实、承认现实,活在当下是我应该好好做的一个命题。写这些的时候感觉很丢人,那是的自己怎么会这样,太让现在的自己感到不可思议,不过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那时的自己内心深处确实是这样想的,不管自己承认不承认也不管现在的自己认为那是多么的无知、幼稚、可笑,它确实存在于我那段时期的思想、经历、人格中)
现实总是残酷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不会因为你有多么强大的动力、多么强烈的欲望,多么正当的理由就看重于你而有任何怜悯的改变。每次考试我都要求自己进步几百名,可每次都事与愿违,每次都给自己列上满满的计划,并强迫自己一定要完成那些超额的任务,可最后总是失败,从此在高二下半期时总是越来越频繁的陷入消极情绪,但理智告诉我自己是最优秀的我一定可以战胜这些。到了暑假又总是听一些伤感歌曲,无形中哀悼那些我所失去的东西,以激发我向上的欲望、斗志,有时听着伤感歌曲一连几个小时,好像有一种故意让自己沉浸在伤感情绪中的感觉,有一种哀兵要奋发的感觉,有一种世界都为英雄哭泣的感觉,有一种莫名的崇高感。
并不断的发现曾经一个积极、阳光、帅气、向上的精神面貌正在逐渐失去。就这样,暑假在家也没学下去,想去学也知道必须的去学,但就是伏不下去身子,感觉很浮躁,往那一坐就想着玩,这就涉及到我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个人素质了吧,管不住自己,校长说高三开学第一次考试若考好可进尖子班,结果可想而知,那次机会我又没抓住。高三开始了。
也许在我走进新班级教室门时就意味着我高三的噩梦才刚刚开始。我不甘心就这样留在普通班,还是老样子希望一鸣惊人进入尖子班,却发现生活和学习越来越脱离自己的控制,当发现国防科技大学不在河南招收文科生后我也郁闷了一阵子,之后一时兴起把目标订在了北京大学国防生,既然军中最高学府进不了,我就进中国最好的重点大学。
那时只想要最好、最高,每天吃饭时凝视着北大的字眼出神,像《你凭什么上北大》的作者舒婉婷和《奇迹是为了信念牺牲一切》的主人公等等这些励志文章的主角一样创造奇迹、竭尽全力、想尽一切办法、激发自身最大潜力,让成绩突飞猛进,想尽一切办法激发自身最大潜能,要自己抓紧每分每秒、高效每分每秒,不能有一丝的懈怠,可烦恼还是很多,高三的上半年使我最痛苦的时期,也是强迫症的出现期,由于之前的纠结、彷徨,烦恼一直阻碍我的学习,妨碍我学习效果的提升、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为了更好的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我要自己抛弃一切杂念,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所有的烦恼都放到大学去解决、所有的能力培养都放到大学去锻炼,现在自己必须全力以赴去学习、也只能去学习,其他的不能干,不能耽误学习,目前先把高考考好。
那段时间我看了一个晚上两点之前未睡过觉早上五六点钟有起床学习的人经过只有半年的努力考上由一个三本分数考上了厦门大学,还有一个人一年时间提升四百多分等等这些通过非人的努力创造奇迹的例子,我就认为我学不好还是自己拼的程度不够,于是强迫自己去熬夜,因为白天总集中不了注意力,晚上安静、自己一个人在寂静的宿舍楼道里还是很能集中注意力的,效率也比较高,可是一星期后我就有点受不了了,记忆力减退,精神恍惚,白天瞌睡,学习效率更低了。
我怪自己意志力太差,总是管不住自己,于是用各种小纸条写下自己的誓言,告诉自己、提醒自己一定什么都不能想,一定要忘我的投入到学习中,绝不能再跑神,在浪费时间了,我发现自己动力不足,于是每天都给自己强化北大国防生的目标,让自己时时刻刻充满动力,不停的告诫自己,要以最好的状态、最好的方法、最科学的计划、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效果一定要把自身潜力、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只有这样我才能创造差生一年考上北大的奇迹,我才能像那些励志文章的主人公一样在将来某个悠闲地下午,回想起现在拼命地自己,一定会热泪盈眶,无怨无悔。
(现在才知道凡事留有缺憾、方得永恒,完美根本不存在,追求完美就等于追求毁灭!曾经也太强迫自己,在潜意识之中,在无形之中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和目标,并强迫自己达到那个标准,每每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心理习惯,刚开始还有可能为自己带来一些成功,进而满足自身成就感,转化为自信,可长久以往逐渐耗费了自身的支持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心中的标准会随着不断的成功带来的自信也随之变高、变大,于是各种负面效应开始出现,越聚越多,恶性循环,再加上高三的人生转折点,强大的压力加上突然的情感挫折,还有一个不合实际的目标,使自己拼尽自身全力去追求不可能存在的最高标准的完美程度,结果伤痕累累,强迫症终于爆发!)
一次在做历史试卷时我突然发现自己难以理解那些字句了,找不到做历史题那种熟悉的手感了,害怕、恐惧,怕自己没了历史感觉之后就少了我在历史上的优势(我的历史科目是我擅长的,我以前做题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去靠自己的兴趣去分析、思考,好像形成了一种历史感觉,很难得选择题一般也能琢磨对,强迫自己去反复琢磨、反复研析,不想出个所以然来一般不会善罢甘休,要让我讲我可能将不出来,感觉对就选那个选项了)就反复的去体会这种感觉,去探究自己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去反复的证明自己能看得懂那些字句,所以集中不了注意力去做题,焦虑、担心害怕,那种感觉难以用语言和文字描述,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在牵绊自己,是我不能把我的全力用在做题上,总感觉自己的思维被悬在半空中。
那时的自己害怕高考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还要考名校啊,这种状态怎么在高考考场上尽全力!之后让我纠结的东西逐渐增多,轮番上演,让我应不暇接,那些症状都被我在高三的痛苦之际用文字记录了下来,现在重新找出来把它们用电脑打印出来,原文呈现如下
1·我发现自己读书的时候变的难以理解书上的东西了,总在想自己是否在心读。以前感觉读书是一种享受,可如今简直变成了一种痛苦,我感觉对那些文字理解不了,好像是眼到心不到,集中不了全部注意力去阅读。我发现现在读那些文章的时候总在心里念出来,有时一些念头在心里重复,控制不了,感觉以前不是这样的。如今阅读的时候很纠结,很痛苦。那种感觉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好像飘在空中,根本无法深入理解下去,感觉读的时候心里得默念,否则无法专注,速度很慢,自己也好像被什么东西控制住了一样。我知道我有强迫症或强迫性思维,强迫性穷思竭虑什么的,还是潜意识中的什么冲突。我对它害怕,苦恼,每当想起它就会产生恐惧。
2·做题的时候总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担心,恐惧,因为有时候集中不了注意力,有时感觉理解不了书上的字了,很纠结,感觉总有一种东西缚住自己一样,根本不能全身心投入,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那种憋屈有可怕的感觉,甚至感觉自己丧失了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思考能力。我懂得这一切都是子虚乌有,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3·写数学题的时候频繁走神,不知不觉就发现自己在想别的事情了,次数很频繁,干什么事都专注不了,外界的一个小的声音,人影的晃动都会对我产生影响。
4·背书的时候我喜欢激情大声,感觉那样非常尽兴,充实。但如今却发现背书的时候也走神,并且有时感觉怕别人听到我的声音,怕自己哪里读错了,每当想到此心情就一落千丈,背不下去了。我比较有好感的一个女生坐在附近,因此更是不行了,我竭尽全力去适应,去强迫自己大声激情投入,高效去背,但总是口到心不到,根本投入不进去,最后没一点充实感,还很憋屈,难受我无数次的安慰自己,别人都在学习,没人会在意,人家有的声音比我还大,都无所谓,读书就是这样,不用顾虑太多,无数次提醒自己就剩这几个月了。有了这种意念之后,当时获得了短暂的解脱,但归根到底还是集中不了精力去激情地,尽兴地高效的去读。我也无数次去提醒自己高三毕业都各奔东西了,谁也不会在高中有真正的爱恋,但还是会在意她,面对她还是会有些许的紧张。还有老师站在我附近我也不能投入的去读,感觉他在听就好像那个内在的自我恐怕大声,恐怕被听到,而外在的自我总有那种想要激情释放的冲动,因此可能潜意识的冲突,把我弄得筋疲力尽。
5·有时候感觉别人在看自己,然后就感觉别人在看自己,然后就感觉浑身不自在,不随意,动作很拘谨,手脚不知该往哪放。
6·对一些事情不住的回忆,不尽的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