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搭配該BGM食用本文
上次推送好像還是夏天的事,一不小心就又到年尾了,跑著來陪你們過冬了。
年一路慌慌張張的狂奔著到了盡頭。這一年裡大部分的時間我都在焦慮和掙扎,而消失的小半年裡,這種情緒一度飆至峰值,最終暫時平息在幾場大型動盪之後。過程就不必提了,我也不知道決定正確與否,未來還有多久的困頓迷茫,但如果它屬於我自己的人生,我還是願意與它共處的。
這個平臺閒置許久,除了因為忙於處理自我鬥爭和其他一些棘手問題,也因為覺得比起微博這種隨手能抒發任何情緒的地方,這裡要更多謹慎和正式,於是有時候即使想表達,強迫症刪刪改改之後也不了了之。
但今年似乎極其魔幻,尤其這小半年裡,有許多我很喜歡的,想要分享給其他一些可能會喜歡它們的人的歌,從各大音樂平臺上消失了,連同一些名字,一起變成"notfound"。
,這句歌詞,沒想到也成了眼下的現實。
題圖和這張照片都攝于成都來福士廣場地下通道最近的展覽。在成都的朋友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策展方是成都言幾又書店,主題是用文字展示生活,歌詞部分大多來自神奇女俠焦安溥。因為這個展覽,覺得成都這座城市又格外溫柔了一些,雖然霧霾是極不溫柔的。
音樂、文字、影像這些其實都記錄的是創作者很私人的情緒,但又因為他們無私的分享才使這些記錄成為無限大的容器,裝載了更多人的情緒和記憶。
我無法擁有他們的創作力,也少有機會直接向創作者表達這份感謝,或者說我不知要怎樣才能完整而不突兀的表達這份感謝。
僅僅是為了他們伴我度過的數個漫長黑夜,一句感謝就已經太淺。
能與這樣一些人遙遠的同行,能收藏這樣溫柔自由的陪伴和勇氣,是我覺得生於這個時代最大的幸運了。
因此趁著一些契機,恢復這個平臺的推送,想以一個“受益者”的角度儘量保持每週至少一次的分享,希望你恰好也喜歡。
更名“竟可以支撐到目前”,出自我私心很愛的粵語歌《親愛的瑪嘉烈》。
“慘綠青年”早被搶注(頭像保留慘綠青年四個字是我最後的倔強),於是選擇了這首歌中我最喜歡的一句。
,是過來人的感慨和最樸實的祈願。
同時我覺得這句詞剛好也可以視作另一首我很喜歡的歌的註解——HOCC的《艷光四射》。這首歌同樣是黃偉文作詞。
一定是我見過最熠熠發光的支撐到目前了。
確實有些不可思議,也有不少心酸,但這份光足以教更多人捱下去,而不至於失去希望。
最喜歡的liv版《親愛的瑪嘉烈》是年
ConcrtYY黃偉文作品展上,黃耀明和林宥嘉合唱的版本。
當時還很青澀的林宥嘉小朋友,和他的愛豆,魅惑妖嬈傾倒眾生的黃耀明先生,完成了對這首歌最完美的注釋。
尤其是最後一句時,一個對視,一個鞠躬,是支撐到目前的“慘綠青年”前輩代表對後生的祝福,是接力一般的鄭重儀式。
誠心祝福你,捱得到,新天地。
前段時間看了一部日劇《寬鬆世代又如何》。
“所謂寬鬆世代,指的是年以來在新的寬鬆教育體制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當這一代人進入社會,卻被詬病自我中心、能力不足、不求上進。”劇中對寬鬆世代的定義,略等同於我們所謂的90後。
因此雖然劇中三位均是生於年的“寬鬆第一世代人”,但許多感受我都覺得似曾相識,也覺得以後踏入社會和職場,大概會面臨不少與劇中主角們類似的困惑(仿佛膝蓋被射穿)。
劇中上一輩的社會人總是說:
“所以說寬鬆世代真是不行啊。”
聽來很熟悉吧。
就像我們總會接收到來自長輩的恨鐵不成鋼:
“你們這些90後/獨生子女,就是不懂事/不聽話/自私/不上進啊。”
但其實大部分時候也沒有誰不對,無非是互相無法理解。
看這部劇時我也常想起《親愛的瑪嘉烈》。
誰不是那個倉惶孤獨但只能越行越遠的慘綠青年呢。
本期BGM來自陳柏宇演唱的《乜青》。
“乜都好”是粵語,意為什麼都好,有一些消極的,無所謂的態度。
滑動以下部分查看完整歌詞
我有時努力有用有時愛亦愛不到
有時晚上有夢有時瞓亦瞓不好預算春風卻有風暴就算幾多不足卻說現在最好
不喜歡空氣更污濁不喜歡都市傳惡毒喜歡過了十歲乜都過到不擔心失去再哀悼不擔心追悔而憤怒擔心這裡就面對乜都好
看鐵路醞釀變綠少年暢遊到荒島世代撇下我們我們跌下卻不倒尚有天空會有彩虹尚有一天青春會說現在最好
不推測工作欠出路不推測知覺誰撼動推測再過十歲乜都過到不擔心失去再哀悼不擔心追悔而憤怒擔心這裡就面對乜都好
戰鬥及愛情聖人跟廢青邊一次最好而邊一位知道信有大計劃信做小角色乜都信可以最好
不喜歡空氣更污濁不喜歡都市傳惡毒喜歡過了十歲乜都過到不擔心失去再哀悼不擔心追悔而憤怒擔心這裡就面對乜都好
不推測工作欠出路不推測知覺誰撼動推測再過十歲乜都過到不甘於失去再哀悼不甘於追悔而憤怒生於這裡就面對乜都好
填詞人周耀輝前段時間在一個專訪上對這首歌作了這樣的解釋:
我寫《乜青》,初衷是大家不要對時下的年青人有太強烈的定義,例如他們是“廢青”。我覺得年青人很多變,很多樣,這也是我接觸我的學生的一種感覺。我也不想說他們“不是廢青”,因為這也是另一種定義,“非黑即白”。所以我就想他們“乜都好”。我們做大人的,往往對年輕人會有很多的批評;但這個世界是他們的,就該讓他們好好過自己的人生。
在粵語區裡面,“乜都好”其實是帶著一種消極的態度。但粵語有趣的地方在於,“乜都好”,也可以解作“什麼都是好的”。就算是負面的,也可以轉變為豁達。
——CITYZINE專訪丨周耀輝:你無法真正瞭解一個人
其實所謂“寬鬆世代”也好,“90後”也好,都只是時代給的標簽,而它又同時給了人們不同的選擇,於是才有了各種各樣的“青年”。
但希望每個人的人生體驗都會是獨一無二的,不要被定義,不要被選擇,慢慢摸索著捱過困頓,捱過瑣碎平凡的日常,成為大人。
○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