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当今中国须正视明朝到底因何灭亡

大明的败落灭亡,根源在于汉人的内斗

更确切的说是封建土地兼并末期,固有的农民和大地主阶级的彻底决裂。

李自成、张献忠造反,吴三桂和李自成决裂,其实都是汉人内部阶级决裂的结果。而辽东的战事和辫子军,历次破关入侵的压力(年以前,后金-清政权已经多次入侵长城以内,不过都是抢劫杀戮后迅速退出长城。到年,才是正式入主中原),加剧并加速了这个过程。

农民起义军

笔者屡次强调:大明是亡于李自成农民军,而不是直接亡于满清。

大明末年,上层政治腐败透顶,宦官当政,厂卫特务横行,内外交困,一片末世景象。小冰河气候造成华北、关中严重干旱少雨,饥荒蔓延,而朝廷税源枯竭,财政拮据,救助机制失效,当时,中央政府全年收入不过数百万两。

辽东女真兴起,辽东方向防务开支巨大,而关内地主阶级垄断土地,但死活不出饷银。在全年无雨,粮食作物绝收,已经发展到人吃人的情况下,仍然在陕西向农民提前数年收“辽饷”,最终激发大规模民变。这正是李自成、张献忠造反的直接原因。

明朝末年,政府财政破产。但可笑的是,当李自成打进北京后绑架富户勒索现银,仅一个月,在北京一城就收了七千万两白银的肉票钱。关内的大乱、内斗,最终让关外的野心家赚了个天大的便宜!

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上,最高领导人的性格和情商也对历史的走向有关键的影响

年,即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才18岁。刚上台,就处死了人神共愤的魏忠贤。崇祯非常“勤政”,很想有一番作为。有人曾经把名妓陈圆圆(明朝灭亡,这个女人很关键)献给他,崇祯没有接受,但是崇祯年轻急躁,急于扭转关内关外混乱的局面,而又不信任朝中大臣,仍然在军队和政府中到处安插宦官当监督和眼线。一但局势不利,就杀重臣以泄愤。

崇祯皇帝

对付后金的最关键岗位——两任辽东统帅熊廷弼(年被杀)和袁崇焕(年被杀),先后被天启和崇祯下令残杀,这无疑是自毁长城。

而崇祯身边的文武重臣,也先后被崇祯杀的几乎绝迹。最后,由大明末年前面几任皇帝懒惰享乐的“强迫症”,变成了末代皇帝崇祯专制残暴的“狂躁症”。

结果就是:崇祯越“勤政”,大明的局面反倒越糟糕——这就像现今在股市的下跌大势中,操盘手操作的越勤,损失越大,是一样的道理。

年轻的崇祯皇帝(到驾崩也不过33岁),很像当代头脑简单的“愤青”,只想一个月就灭掉后金,而听不得任何不同意见。

本来在努尔哈赤时代,在击败明军对其根据地的进攻后,努尔哈赤曾经开出讲和条件,实质就两条:

一、承认他“草头王—地头蛇”的地位。

二、给黄金几百两,衣物粮食一批,好过冬。但被一向“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的明政府断然拒绝。

努尔哈赤画像

到了皇太极和多尔衮时代,清的实力已经更加强大,关外的明朝据点已经基本被清军拿下,而且还屡次入关抢掠。

但此时皇太极仍然觉得自己是一个“地方性的造反政权”,对明朝(中央)的来使仍然毕恭毕敬,出城远迎三十里(多尔衮打了胜仗,他哥皇太极也不过出城迎十里),开出的“讲和条件”比他爹当年,自然是狮子大开口,要价达到白银近百万两(具体数自然可以谈)。

本来,前线明军已经压力很大,作为缓兵之计,明朝本可以继续谈条件,但在“谁谈判,谁就是汉奸”的舆论氛围下,崇祯又断然拒绝了对方的条件。

实际上,明朝并非“从来没有花钱摆平事”。在和后金的作战中,明政府曾经给了蒙古的林丹汗30万两白银的“好处费”,希望能一起夹击后金。然而,后金屡战屡胜,林丹汗没敢动,到手的银子自然不会退。明朝的钱,也就等于打了个水漂。

反观历史上,真正成就大业的英雄人物——铁木真,在弱小的时候曾经认王罕当干爹。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的招待会中,也曾带头高呼:蒋主席万岁!

可见,懂得韬光养晦,能屈能伸才是真的大丈夫。一味的逞强,不知变通的“愤青”作风,古今都是要不得的。历史,还是会以最终的成败来论英雄。

重庆谈判

崇祯政权弄到最后,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到了紫禁城外,朝中连个敢劝崇祯迁都南京的大臣也没有了。崇祯只好仅带一个太监到煤山上吊,临死还说:“都是奸臣误国,非朕之过!”真的是,到死也没整明白自己究竟是怎么死的。

崇祯的太子、公主,被农民军一网打尽。因此,随后南京的南明政权,连个嫡系的皇族都找不到。一时出现几个皇帝并立,忙于争权夺利先于抵抗清兵南下,最终根本不堪一击。

崇祯煤山上吊

而当年,崇祯刚出生的时候,大明关外的主要对手努尔哈赤,已经是52岁的中年人,白手起家,身经百战。性格上,更有创业家的沉稳和老练。

早年,面对多路明军对其老巢的大举进攻,大战前夕仍然能安然入睡。可见,领导人的年龄、性格和情商,在历史的关键时期是多么重要。

另一个历史关键人物——李自成,和大明官军经过多年战争,到年初,已经消灭华北、华中、西北明军大部,完全具备打进北京,重新建立一代新王朝的架势。

若能在北京站稳脚跟,然后平定江南、四川,再进军西北,建立一个新的汉人王朝,是完全可以期待的。但当时关外的皇太极、多尔衮也虎视眈眈。这和中国建立之初,白头鹰就入侵半岛,窥伺东北和关内,态势非常相似。但结局完全不同,关键还在于最高领导人的素质!

李自成若真是一代真命天子,就应该无条件地团结山海关的吴三桂。尽管吴三桂手下的关宁铁骑,在袁崇焕被害后已经是残部,但仍然是实力相当可观的战斗集团,是当时大明官方唯一能拿的出手的一支主力军。

关宁铁骑和关外辫子军作战多年,出生入死,互有胜负,有相当惊人的战斗力。虽然只有四五万人马,却是仅存的唯一一支能堵住关外辫子军的汉人官方主力。若关外辫子军的战力指数是5.0,那么吴三桂手下的关宁铁骑残部战力指数至少是3.5。

关宁铁骑

直到多年后,康熙时代的年,吴三桂又造反,打算反清复明。年轻的康熙,先后用了5年才剿灭。而当年的吴三桂手下的悍将骄兵已经年老,仍然如此牛叉,可见青壮年时期的关宁铁骑的战力确实相当可怕。

清军入关后,追击消灭李自成,也是吴三桂的汉奸军当主力。吴三桂又亲手勒死了南明的末帝永历,以示死心塌地当汉奸,清廷才给他一个平西亲王的汉奸封号。

李自成与吴三桂大战

而李自成手下的农民军兵将,也是经过十几年的残酷战争,大起大落,死尸堆里爬出来的,战力也相当可观。而且兵强马壮,数量庞大(总数发展到近百万),连胜官军,志得意满,综合战力指数至少可以给个4.5(农民军骑兵的数量和作战经验不如辫子军,而且分散各地,因此战力指数稍低)。

因此,若李自成从政治上成功收编吴三桂集团,那么关内汉军的合成战力指数就是7.5到8.0。面对关外辫子军5.0的战力,明显占上风,完全有依托长城防御工事自保的能力,甚至等内乱平息。

国力上升后,收复辽东汉地(学当年明太祖北伐),击溃满人武装集团,也不全是幻想。关外政权,往往有“兴起猛烈,衰落也迅速”的缺点。若能耗其几代,辫子军也不复有先辈的勇猛。

事实证明,入关后的辫子军堕落的极快,到乾隆后期就腐朽到只会提笼架鸟,不能作战了。打仗,只能以汉人绿营兵为主。

有实证来显示,清兵的战力衰落之快——大清年,从皇太极到光绪(光绪帝热衷于说满语,若满族大臣说不好满语简历,就会被光绪帝罚俸禄。但一说到“戊戌变法”,现代教科书普遍同情光绪(进步派),并痛恨慈禧(顽固保守派)。实际在“汉化”这个问题上,事实足以打碎一大批现代人的传统有色眼镜),大清皇帝一直强调“国语骑射”。

国语骑射

清初的主流战弓,拉力达到2石,相当于现在一百二十斤。到乾隆时期,拉力下降到了一石不到,相当于五六十斤。而到清末,战弓的拉力只有三十多斤了,相当于今天奥林匹克比赛弓的标准,成了娇小妇女都可以拉开的玩具。至于国语,就是满洲话,连慈禧老佛爷本人都一句不会,难怪有人一直怀疑老佛爷根本就是汉人,呵呵。

可惜,这一切都是假设。事实证明,李自成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流寇和强盗头目,根本没有一统天下的气概和真命天子的综合能力。他手下也没有萧何、张良、朱升、刘伯温那样的经天纬地的干练谋士,李自成的主要谋士牛金星,进城后的主要精力就是遍地寻访往日的同学旧友,以显摆他当时的权势富贵。

李自成亲征山海关失利时,他坐镇北京也不发兵救援。至于其他骄兵悍将,更是在京城忙于抢劫敲诈,吃喝玩乐,天天过年。这伙人进城,不是去坐江山,而是去抢劫富户的银子和女人!就是一帮实打实的进城土匪!

而皇太极和多尔衮却都熟读三国演义,深知汉人内斗内耗的缺点,大量利用汉奸势力充当先锋。八旗辫子军野蛮嗜杀,政治上、军事上却是号令严明,铁板一块。这就是“兵在精,而不在多”,表面最大的势力不一定取天下,而最团结的一定取天下!

若李自成想定都北京,成就帝王大业,就应该首先维护当时北京市民的身家性命,起码要维持初步的人心稳定和归服(即使想打击有钱富户,也要等江山坐稳后)。

很少有聪明的统治者,刚进城门就对将来自己的王都进行大屠杀和大抢劫的。即使多尔衮入主北京后,都没大抢劫和大屠杀。反而,马上出安民告示,制止屠城谣言,安定北京城人心,后来才把汉人赶到南城,腾出北京北城给满人兵将居住了事。

总之,李自成入北京后,应该立即争取北京上层官员士绅的支持,而不是只想着抢劫他们的银两和女人,这样才能在北京稳住局面,进而图谋全国形势。吴三桂眼看崇祯自杀而不救北京,而且向李自成写信表了忠心,自己也开始动身往北京赶。这说明吴三桂已经认栽,准备投降新主子了,他也不是生来就想当汉奸的。

但北京城内发生的一切,让他彻底绝望,父兄被收监拷打,特别是小老婆陈圆圆被抢,这种侮辱无以复加。阶级仇恨的怒火,超过了民族荣辱,让他回头下决心当汉奸。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三桂和陈圆圆

多尔衮连续两次收到吴三桂投降并求援的书信,起初还担心是吴三桂和李自成合伙导演的诱敌之计,是新时代的马邑之谋。8万辫子军主力做贼一样急行而进,路上还吃了粉条肉包子补充体力,直到年农历4月21日,过了中午才摸到山海关前,才发现那个3.5和4.5的两拨汉人,正从21日早晨一直拼杀到23日午后,相互消耗。农民军0.5的残余战力,也没有了。

这群满血战力5.0的辫子军遇到了千年难见的大便宜,一拥而上,结果可想而知。而关内上亿汉人,却再也没有一个战力超过1.0的抗清武装集团,满清顺利入关,入主中原。

辫子军

满清统治者入关后,对满人强调国语骑射,禁止满汉通婚,拒绝同化,实行民族隔离。对主体汉民族残酷镇压,改制易服,思想控制,文化摧残。说到底,都是落后野蛮的体现。

同时代的欧洲,已经兴起工业革命。满清在近代洋人的船坚炮利面前,其实根本不堪一击,实则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大明末期的热兵器技术,基本跟踪世界潮流,陆军普及火炮鸟枪,努尔哈赤都可能是被火器击成重伤而亡。大明水师,更是三百年没有打过一次败仗。

大明水师

而满清入关百年,中国的军事科技反倒大大落后了。到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完全落后于时代,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究可哀,被新的入侵势力打的屡次大败。

满清对大汉主体民族的残酷压迫,让这个庞大民族整体愚昧懦弱,苟活于世。汉人的铁血精神荡然无存,更缺乏现代民族国家的爱国思想。

当清末西洋或者东洋人再来入侵的时候,一批愚昧的汉人甚至会看热闹,因为他们认为压迫自己的满清统治者和入侵的红毛鬼一样,都不是什么好鸟,根本没有必要去保卫朝廷。

“红毛鬼”

甲午战争,鬼子入侵中国,就曾大力利用满汉矛盾、地域矛盾,进行挑拨,离间官民关系、派系关系。以至于淮军系统的北洋水师,在威海卫苦战半年全军覆灭,而附近不到百里外的数万烟台地方陆军,不闻不问。南洋水师、福建水师,也坐看北洋水师覆灭。

北洋水师

泱泱数亿中华,一盘散沙。这是近代多年,深重国难的重要历史和思想根源

土地兼并严重,贫富极端悬殊,国家财税枯竭,政府公权力衰落,外敌乘虚而入,从来是历朝历代国破家亡的根源。摆脱不了历史兴衰的怪圈,将是民族的悲哀。

补充话题:

大明末年,内部经济和社会阶级结构的大崩溃,与小冰期气候直接关联。

全球性的小冰期,造成极地冷高压实力增强南压,北半球全年平均气温全面下降(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明末是同一时期,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查理一世,穿着厚厚的冬装被处决,也是气候异常寒冷的一个证据),无霜期缩短,雨带南移,农业产量全面下降,华北和关中连年干旱,北方大面积饥荒,朝廷还提前收未来三年的辽饷,除了造反,别无生路。

天灾年年有,人祸还是主要的。总而言之,这是末世的祸不单行。

这里有一个历史概念,必须强调一下:满清入关,是国内民族矛盾。这和后来的日本鬼子侵华,有本质的不同。

满清统治者命令汉人“剃发易服”

首先必须说,在大明朝,整个东北地区一直到现在的库页岛,都是明朝的固有领土。东北地区的大明领土其实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大体现在的辽宁省,是长城内的汉族实际控制地区。明朝的长城,其实山海关以北的辽宁境内还有一段,一直延伸到现在的鸭绿江口。

现在的沈阳、辽阳、铁岭、锦州、抚顺,都在东北长城以内,这段长城以土木结构为主,早已塌毁。

这个地区在明朝时,居民以汉人为主,还有部分南迁的建州女真人和朝鲜人。汉人从事农业生产,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都是当地建州女真人的部落首领,是明朝政府任命的小官和向导,拿明朝工资的。东北长城外,再往北,现在的吉林、黑龙江,一直到外兴安岭至海,还有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人,属于明朝奴儿干都司羁绊管理,都在明朝的版图之内。

女真人

南迁后的建州女真和汉族杂处,汉化最深。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东海女真部,一直有矛盾和争斗,明朝官方也经常雇佣建州女真来平定其他土著的动乱。

就算努尔哈赤本人,也当过明朝的官员,拿过明朝的工资。因此,建州女真人生活的土地,本来是明朝的固有领土。努尔哈赤反明,只是因为明末的辽东都督李成梁在扫荡中,误杀了努尔哈赤的父祖,最终逼反了努尔哈赤。

从这个意义上说,后金造反和李自成、张献忠造反区别不大。李自成,当过大明驿站小办事员,失业没饭吃才造反的。有人研究,他很可能也不是汉族,或是汉化党项羌人。因此,清兵入关,严格意义上不能算外国入侵,归类为一个国家内部的民族地区造反进京更合理。

最重要的一点:后金在造反独立前,并没有其独立的皇族和政权,只有部落和氏族性质的社会组织。当地的汉人比建州女真人还多,部落头人都是明朝的土官。受明朝羁绊和统治,拿明朝俸禄,因此不能算另外一个国家。

而日本岛国的政权、体制、皇族,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完全是海外敌国入侵中国。

END

文字

瀚海狼山

图片

网络

军武酷出品,转载请至后台询问

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来源和立场与本公号无关

打开淘宝搜索店铺"军武酷"

更多精美模型等着你









































鍖椾含濂界殑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
涓尰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柟娉?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ysybj/750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