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焦虑背后学校减负最终还得学生和家长

海明心理—成为你自己的光

-

喊了多年“累、累、累”之后,各地针对中小学生的“减负令”纷纷出台。下课早了、作业少了,考试的方式也变了,可孩子、家长仍是“累、累、累”。焦虑,成了形容当下家长心态最常见的一个词。

他们为什么焦虑?其他国家的家长有没有同样的焦虑?在激烈的竞争中,可能减负吗?人民日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剖析教育焦虑背后的原因和认识误区。

孩子减负、家长增负,

负担从课内转向课外

最近,广州一位三年级小学生的妈妈在网上发的一篇吐槽帖火了。

“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在逼着其中一个家长辞职回家!”这位妈妈很无奈,在帖子里提到了两件事。一件是学校组织孩子们去海洋馆,回来之后让每人画一幅“海底世界”。她的女儿花了一整晚作画,没想到第二天放学回家却撅起了嘴:“你为什么不帮我?好多同学的作业就是爸爸妈妈给画的,有的同学是爸爸妈妈在网上找到图片然后打印出来的,都特别漂亮。”一问才知道,这些同学的作业都被贴到了墙上,女儿的画却被还了回来。

第二件是本学期开学初,老师让每个同学都交一份记录假期生活的“小报”。老师要求,把孩子假期里的活动做成PPT,分成几个系列。三年级的孩子无法完成,万般无奈之下,作为PPT菜鸟的她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做出了3个PPT。第二天女儿告诉她,她做的PPT连同另外两个家长做的一起作为他们班优秀寒假作业交到了学校。

听到这个消息,这位妈妈“脑袋‘轰’的一下”!两件事一对比,她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已经不是学校布置的作业过繁过难,而是逼得家长深度介入甚至亲自操刀的问题。她无比困惑,“我一直觉得教育的原则首先是教会孩子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教育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帖子发出后引来许多共鸣。很多家长都觉得,现在学校布置的文化课上的作业减少了,但手工、绘画、制作等任务却多了起来。许多任务与其说是布置给孩子的,不如说是布置给家长的,需要家长的全力投入甚至是越俎代庖。

广州天河区东圃某知名幼儿园一位幼儿家长说,诸如元宵节做灯、中秋用彩色布纱和针线做饺子等的作业几乎每天都有。“每天下午4点,我都会准时收到老师发的任务,开启‘白天上班、晚上做作业’的规律生活。”她感慨,







































白癜风吃什么药好
白癜风的治疗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ysybj/79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