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别把孩子当牺牲品

咨询的家长请注意文尾的“   最近某明星打起离婚官司成为舆论焦点。不过众多妈妈其实并不关心谁对谁错,而是更关心受到伤害的孩子,自己的父母对簿公堂,会对他们产生怎么样的负面影响。

  现实生活中,离婚的确实也不少。而孩子因为父母不和、离异被伤害的个案屡见不鲜。

  昨天,记者采访了多起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个案。

  希望这些个案对争吵的父母们能够起到警示作用。

  ?[案例]

  女孩长大了,越来越讨厌男生

  小佳两个月前过了18岁生日,她很开心自己成年了。

  在同学的鼓励下,她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小佳是单亲,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不过似乎她妈妈并不知道小佳已经知道自己离婚的事情。“其实就是没有捅破那张纸,大家都心知肚明。”

  小佳的父母是在她六岁的时候离婚的,原因很简单,爸爸有了其他喜欢的人。可是,小佳妈妈并没有接受丈夫的离开。在任何场合,她都表现得有一个贴心好丈夫的状态,包括在小佳面前,她就是撒谎“爸爸出差啦,爸爸要加班啦”,年幼的小佳很好哄骗,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她很快知道爸爸妈妈已经离婚的现实。

  可是,她不敢识破妈妈,所以母女俩就开始联合起来欺骗外人。小佳的妈妈看起来很坚强,在家里其实很脆弱,不是暗自流泪,就是把自己弄得很狼狈,小佳总感觉需要去照顾自己的妈妈。日子一天一天过,她慢慢发现自己开始排斥男性。

  “和我一起玩耍的女同学都会暗暗喜欢男生,而我却越来越讨厌男生。”她这样说。

  接受多次心理咨询后,她渐渐明白自己的缺失,“我的生活里,太缺少男性的支持”。

  其实,原本小佳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只要她妈妈能走出来,小佳妈妈可以重新交男朋友,或者寻求亲戚朋友的支持,但是她都没有。

  虽然学习刻苦,却有强迫症

  小成小学初中的成绩一直都很好,不过他依然很自卑。

  “我的家庭一片狼藉,唯有成绩让我有点自尊。”小成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就是在父母的争吵声中度过的。

  “妈妈骂爸爸没有用,不会赚钱,只会打麻将;爸爸骂妈妈,长得难看,穿着土气。他们用最恶毒的语言,相互攻击厮打。情况糟糕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发生混战。”

  小成这样告诉心理老师。

  小成如愿考入重点高中,小成妈妈很欣慰,总算放心,和丈夫协议离婚。殊不知,自己儿子表现出来的勤奋刻苦都是一种病态。

  重点高中高手如云,小成虽然依然努力但还是经常在中游徘徊,没有以往的第一第二。

  他很难过,却不知道如何排解压力。他习题做了一遍一遍,每天通宵看书,每天每天,就这样,他患上了强迫症,痛苦不堪。

  [专家]

  做夫妻不成功,努力做成功的父母

  “离婚了,孩子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其实很多人是不知道的。他们不会怪父母,只会怪自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童燕娜说:父母离婚,很多孩子都认为是自己犯错,要不然怎么好好一个家说散就散了?很多孩子会表现得更加乖巧更加用功学习,潜意识里觉得如果自己做得足够好,就可以留下一个完整的家庭。

  有的父母在离婚过程中,争执不休对簿公堂,互相揭露,很多时候甚至夫妻双方的亲戚都加入了战斗中,真的是把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都赤裸裸地展现在孩子面前,孩子看到这么难看的父母,内在的自卑不可避免地被诱发出来。

  有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孤僻不合群,有些孩子则出现较强的攻击性,内心充满了对父母、对自己的厌恶。

  对于孩子来说,最大心愿就是把父母的手拴在一起,但是争斗中的父母,往往都是怒火中烧,很少留意到夹在中间的孩子是多么的绝望和无助。

  孩子不知道向谁靠近,支持谁?反对谁?无论他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孩子都感觉自己被利刃割成两半,因为孩子来源于父母,无论背叛哪一方都是撕裂的痛苦。

  曾经有学者对离婚家庭的孩子进行研究。用仪器测量离婚家庭的孩子在面对父母争吵时候的生理反应,发觉即使三四岁的孩子,也可以有很大的波动。

  最明显的是目睹父母的冲突,他们心跳速度,往往由一般的每分钟上下,跳到每分钟多,甚至接近,试想这些小小的心脏,如何负荷如此激动?长期生活在父母矛盾中的孩子,长大后患癌症和心脏病的比率,也比常人较高。

  童燕娜说,婚姻走到离婚这一步,最好能够有成熟的处理方式。告诉孩子,虽然父母分开,但是我们依然爱你,而且要注意和孩子强调,离婚是父母的责任,不是你的错!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分开以后,孩子依然能够和非养育一方保持足够的联系,能够保证对父母的良好认同,而不是被撕裂。

  离婚后,最好能够放下对彼此的仇怨,接纳这个失败的婚姻,而不是否定自己的人生,放对方一条生路,也是放下自己的执念,允许自己开展一个新的人生。

  婚姻的失败,无论多么让人沮丧和不忿,请记得孩子正在看着、聆听着。即使婚姻完结,我们仍需感恩,因为它给你带来你最宝贵的孩子,单凭这点,我们就要珍惜、尊重、排除痛苦,重塑失婚后的精彩人生。夫妻做不成功,努力学习做成功的父母!

  好聚好散莫伤子女

  夫妻离婚,已经无所谓对错,但是对于夫妻双方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也许只是一方解脱了,另外一方却陷入痛苦当中。

  而对于已经有了孩子的夫妻而言,在父母失败的婚姻面前,他们没有解脱,只有痛苦。

  尽管一些影视剧中宣扬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可以快乐、健康地成长,还有人说在国外父母离婚,孩子一样可以和父母做朋友,但影视剧难免有虚构的成分,而国外的情况也不能用来指导国内的我们。

  一旦父母的离婚大战对孩子的伤害已经造成,那么影响也许就是伴随终生的,就像案例中的女孩,从内心讨厌男生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离婚不可避免,最需要做的也许不是争执谁对谁错,不是在财产分割上斤斤计较,而是如何保护好暴风雨中的孩子,把对他们的伤害降到最低的程度。

  办法当然有很多,暂时的隐瞒是一种,让孩子早日明白真相也是一种,但无论怎么样,我们都要让孩子明白,离婚前后的父母,仍旧是爱着孩子的父母,婚离了,家散了,但是对孩子的心,还在。闹离婚,别把孩子当牺牲品。

来源:家庭导报

声明:凡本号摘录的文章版权属原作者和来源方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图片拍摄者。

家教能力实操班

学什么?

专业领域普遍认同的三种管教策略:民主训练策略、沟通策略和父母效能训练。

民主训练策略

现代家长普遍认可民主的教育观念,但实际操作的结果却是不民主,原因何在?怎么才能做到真正的民主呢?

沟通策略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父母不期望的行为?与父母的个性和行为反应有关。此训练会暗示父母的问题,帮助父母自我完善,并通过智慧的沟通,既改善亲子关系,又促进亲子共同成长。

父母效能训练

很多父母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也很想帮助孩子成长,但效率低下,往往事与愿违。此训练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指导父母帮助孩子解决实际问题。

怎么学?

每种策略通过三个步骤完成学习:

1、方法讲解课:周五晚上7:30-8:30,通过案例,实际讲解练习方法。家长学员可利用双休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做起来。做得不完善的地方,可在下个双休日再予以改进。

2、完成作业:家长学员将实施过程写成作业,于周二20:00之前提交。

3、集体指导课:将学员的作业汇总、分析,在此课上进一步讲解,以学员能够切实学会技能为目的。

6节课,历时3个月。报名已开始,额满即开课,前20名享8折优惠。

课程咨询及报名,长按下方







































治白癜风南昌哪家医院好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ysybj/96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