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布丨心理治疗警惕赤脚医生

泰能学校第83期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面授培训班于年12月3日正式开课,有意向参加学习的朋友,可以在后台回复关键字,查看详细的培训介绍。

心理治疗师怎样对待患者?

现在经过系统训练的专业心理治疗师太少,未能形成强有力的专业队伍,专业形象还不太清晰。

就象在一片田地里长满了草,好的那几棵苗也不容易被人看到。

偶然有人遇到了好的咨询师,就会感叹:为什么自己没早点见到这样的咨询师呢?

许多人对心理治疗师的理解,犹如文革时期的山民对赤脚医生的认识:以为只要有一张嘴能说会道,把人弄高兴就可以。

或许以为咨询师是有问必答的百事通,自己的困难只要经他明灯高照,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因为市场的需要,便有许多人伪装成专业咨询师的模样,自己立个招牌就可以说教训导他人了。

有的人对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都不清楚,把会谈认为是心理咨询,把用仪器治疗认为是心理治疗,这都着实可笑。

有些人不懂音乐治疗的基本适应症,给强迫症病人听音乐放松,号称自己是做心理治疗——这情形简直,就和给阑尾炎病人的肚子上抹碘酒差不多。

有些人自以为很有说服别人的能力,是无师自通的心理医生,其实他不知道自己在说服人时,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潜意识中无所不能的自我幻想。

说不好听他是在逞强、显能,他是把患者当成自己内心软弱的化身加以征服、战胜。他的每一次表现都使自己更高大,而患者更渺小,越来越背离求助着的初衷。

这种人,不能称为客观的助人者。

我想应该鼓励打算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人,提供个人的见解帮他们在选择学习时少走弯路。

从心理意义上理解心理障碍,症状往往联系着不良的情绪反应。这些情绪的背后总有着各种各样的内心矛盾和冲突。应对这些冲突的方式有些人成熟,有些人不成熟,因而就反映出各不一样的心理素质。每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又都和个人的成长紧密相关。

在成长的某个阶段曾经阻碍了人顺利发展的因素,是心理治疗中需要帮助患者去认识、领悟、修通的。

客观的治疗师不在于向求助者彰显治疗师的强大,而在于在帮助患者成长,让患者感到自己强大、有能力和自信。

我在学习心理治疗的初期,曾把”修通“理解为象接通断裂的血管一样,是一个治疗的操作步骤。

可每每在治疗中,当我与患者共同去面对了他的内心冲突、成长经历、应对方式后,准备挽起袖子,做这最后的“修通”——这一个让自己体验成功的步骤时,却发现患者的症状,早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解决了——是随着他解决现实困难的能力增强,而发生的。

这使我醒悟到,其实我们治疗的每一次、每一个交流都是为了“修通”添砖加瓦,但我们却见不到治疗师的直接力量效果。

修通是贯穿治疗始终的一个连续过程。

一位患者,在治疗结束阶段对我说:“你的最大功劳就在于,使我现在每当遇到焦虑的状况时,能够自己来面对和分析处理,而不是张皇失措。”

中德督导Elzer教授给我的解释很形象:

“治疗师不可以把自己当成拉动患者这部车的马,而是通过治疗为患者这部车加油,患者会利用治疗的能量开动发动机产生动力,自己轻松上路。”

令我惊讶又欣慰的是,就在这次谈话后的第二周,一位患者也说出了同样意义的话:

“我感到自己就象一辆汽车,每次到这里来与你聊聊,自己就好象是加了一次油。现在每加一次比以前能用更长的时间。我希望有一天自己找你时不再是需要加油,而是来看一个普通朋友。”

心理治疗师须有坦然接受这样事实的心态:

即在治疗中,患者的成长和改变是真正由他们自己完成的。

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的力量。他们是整个治疗的主角,而我们是一个帮助者,幕后导演。

就象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只增加反应的速度,而不改变反应的结果,当反应结束时我们以原形退出。

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可能被患者潜意识的置于曾经受到委屈或照料的角色上,所以会被怨恨或被喜爱而承受心理负荷。产生这种情况往往是治疗的一个必经阶段。正是这些曾经发生的痛苦问题,使得患者发生心理障碍,因此,把问题从这里解决了,患者就成长了。

心理治疗师需要专业督导

作一个心理治疗师,良好的医学背景、系统的心理学知识是必备的。每一个治疗师都要经过系统训练。

还有一个内容非常重要:自我体验,象患者一样的接受督导治疗。

在这种治疗中,首先对自己进行分析、体验、领悟,成为一个个性相对和谐的人,才好去客观的帮助别人。

如果把治疗师喻为患者自明的镜子,这面镜子既要能照见人,而且要如实客观的照清人。

哈哈镜中照出的人影变了形,不是因为人本身是变形的,而是因为镜子有问题。

治疗师对病人的分析和理解,既可以是病人的情况,也可能是治疗师未能自明的内心。

经过自我体验,对自己有清晰查知的治疗师,在反映时能将自己的影响区分出来,留给患者一个客观的影子。

治疗师把自己当作一个现实的人来看待,就能够像常人一样的接受帮助,更需要督导治疗这样的专业帮助。做为职业的心理治疗师,在完成学习阶段的督导治疗之后,仍需要不断的得到督导,成为一生的必修课程,就象机器需要保养维护一样。

在缺乏督导支持的环境里,孤独工作的治疗师会发生两种危机:一个是迷失,一个是耗竭。

所谓迷失,有人形象地比喻说是在前进的路上走着,不知不觉间脑袋就没有了。

我在治疗一位焦虑障碍的患者时,前20次的治疗有效的解决了患者的焦虑症状,在接下来对个性的探讨中,有一段时间我们的治疗不见进展,虽然双方仍在坦诚的交流。

我对此思索良久,未得到答案。

突然有一天,患者的一句话使我恍然大悟。他说:“…你好象在表扬我…”。是的,这正是治疗没有进展的要害。

这位患者是一个很有道德责任心,积极进取的人。他承担着重要的事业和家庭责任。而我在不自觉中欣赏了他的为人,或许正同我自己的做人处世原则相共鸣。可恰巧就是他的那过分要强的责任心,才使得自己在事业和人际关系的重压下不堪重负而发生焦虑的。而我是因为上了自己的当,才使得治疗发生困难。当我坦诚的和他讨论了这种情况之后,治疗进展了一大步。

第二是耗竭,虽然治疗师内心清楚自己在作什么,应该如何做,能够如何做,但他会因为治疗中被深深地卷入而很辛苦。

在对一位社交恐怖症患者的治疗中,由于退行作用的发生,使得她在感情上把治疗师当成自己儿时的父母一样来对待。所有童年未曾满足过的委屈、怨恨和喜爱都会不断的在治疗师身上表达出来。治疗师需要清醒地察知治疗关系中,什么是因为过去,什么是因为现实,要慢慢的将这个陷入童年心理状态的人,导向成年人的心态。

但有时间患者毫无理性的怨恨和喜欢,让治疗师不断经受考验。

直到有一天,患者说:“......我觉得我对你的要求好象是一个孩子在找妈妈。我总是任性的提出各种要求。而你每次都是如常的耐心对待我…在以前的现实里,我总是感到厌恶、恐惧别人。只有在治疗师面前我才会感到真正的安全。我想象你一定象我希望的妈妈一样喜欢我。但你又不是妈妈,你是治疗师,为了要使我成长、自立,你便又用心良苦的拒绝我。正是你的拒绝,才使得我真的感到自己需要成长,我不能继续像孩子一样的再去害怕别人,要求环境。你就像是一个真正的好妈妈。”治疗师听后,才感到一丝轻松和宽慰。

难以得到高年资治疗师的督导,可能是大多数治疗师目前最大的难题。

在专业发展较薄弱的地区,交流也是一个困难。虽然网上讨论和电子邮件可以与国内外的导师同学交流,但方式和时间总是有限,仍无法代替面对面的交流。

为了不迷失和耗竭,每年利用学术会议和中德班集训得到督导和交流的机会,对我显得优为重要。

传染科大夫因暴露于污染的危险环境中,需要消毒隔离;

放射科大夫因受到射线干扰,需要防护和休假;

心理治疗师因为需要与患者不和谐的自我相接触,并把自己当成工具用于治疗,是处于一种高危的心理环境之下,更容易感到疲惫和耗竭。

建议对心理治疗师也能给予必要的劳动保护。这种保护的方式,可以用提供接受督导的机会来实施。

我们的国家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对心理治疗的要求还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做心理治疗师虽然有许多困难,但毕竟一步步的都在向前走。如果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各方面对此事业的理解和支持更多一些,相信我们的心理治疗工作会有更好的发展,人民会更幸运、幸福。

作者丨张天布

来源丨网络

编辑丨泰能心理(ID:Tainengxinli-)

各位同仁,因新疆地区的特殊性,新疆通信管理局发布新规强化各个网站的备案资料,故近期泰能学校的网站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saw.com/ysybj/9800.html

当前时间: